烂泥也扶得上墙,几十道工序后,价值翻了1000倍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在唐宋是皇家贡品,武则天称赞它“如抚童肌”。清代乾隆皇帝极爱澄泥砚,赞其“扶如石、衔如玉、呵可生津”。

烂泥也扶得上墙,几十道工序后,价值翻了1000倍_第1张图片

图为蔺涛大师仿制的清乾隆御题诗云龙澄泥砚

好泥是制作澄泥砚的关键

对于澄泥砚制作传承人蔺涛来说,技术不是问题。1991年,他和父亲在此前十年不间断的尝试,已经复原了失传300多年的澄泥砚工艺。

烂泥也扶得上墙,几十道工序后,价值翻了1000倍_第2张图片

小小的一方砚台售价上千元

采泥

他最大的忧虑是,优质泥越来越少了。

制作砚台要选择最纯净的,粘结度、含沙量适中的汾河泥。

二十多年来,小煤窑、小化工厂等等,一直默默地向汾河注入化工废料,汾河早已不纯净。

泥土成了黑色,而上游的植被水土保持不够,致使泥土中的含沙量过高,根本不适合做砚。

最后,他们在数丈高的古河床断崖层,才找到了最佳的泥土,欣喜之情如获至宝。

烂泥也扶得上墙,几十道工序后,价值翻了1000倍_第3张图片

过滤

即便是采回的优质泥料,仍然含有大量的杂质,需要用细密的绢箩进行数遍的淘洗、过滤,至少得过滤五六遍以上。

烂泥也扶得上墙,几十道工序后,价值翻了1000倍_第4张图片

蔺氏绛州澄泥砚独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泥砚制作技艺

雕刻

砚坯阴干之后,就可以在上面刻画图案了,要用几十种雕刀来精雕细琢。

砂磨

砚坯雕好之后,在砚台背面、侧面等部位,要用不同的砂纸进行打磨,使其光洁。

工到此时,离成功只走出了第一步。

烧制

窑炉烧制是澄泥砚制作工序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

因为砚坯的厚度大,有的可达7-8厘米左右,是一般陶瓷坯体厚度的5—10倍,它比烧制磁器、紫砂的难度都大。

总的来说,窑炉控火可概括为三个字:稳、慢、匀。

澄泥砚烧制一般得一周时间,这中间的阴晴雨雪,都得十分留心,因为这些都会改变窑炉内的温度与气压,稍有不慎就产生次品。

好的情况下,成品率仅有35%左右,最好也不过40%,惨的时候甚至连10%都达不到。

这也是历史上澄泥砚为何少而珍贵的原因。

烂泥也扶得上墙,几十道工序后,价值翻了1000倍_第5张图片

精雕细刻

水磨

烧制出炉的成品砚要浸入水中,再用水砂纸将砚的各个方面打磨光滑、细腻。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曾为蔺涛颁奖,并题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以上是绛州澄泥砚生产制作的最主要工序,而其中每个环节都还有一些细碎的小工序,共计几十道。

2010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100方荷塘月色系列绛州澄泥砚在清华园展

澄泥砚最神奇的是色泽。砚面能呈现各种色泽如朱砂红、檀香紫、绿豆青、鳝鱼黄、蟹壳灰,多样的色彩,是随机出现的,无法掌控。

烂泥也扶得上墙,几十道工序后,价值翻了1000倍_第6张图片

蔺涛的作坊采用的是古法的间歇式倒焰窑来烧。因为目前通过电窑、气窑烧出的砚,色泽普遍单一呆板。

但是,凭借人工经验的传统窑炉,不可能达到精确控制,既有可能“窑变”出精品,也极有可能出现次品。

这也是每一个制作者在等待时,既紧张又期待的原因。

烂泥也扶得上墙,几十道工序后,价值翻了1000倍_第7张图片

就像历史的前进脚步,每一次入炉,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你可能感兴趣的:(烂泥也扶得上墙,几十道工序后,价值翻了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