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要“颠覆”的是什么

没有从背后需求出发高喊的“颠覆”,都是在耍流氓。

一夜之间,路由器——那个家中从不起眼的闪着绿灯的小盒子——成了巨头们争夺的市场。百度、360、小米甚至果壳都从推出了路由产品,有主打便捷的,有主打体验的,也直接号称即将带来一场革命的。无怪乎,几周前极路由自称受到众多巨头威胁,被迫提前推出了“极路由2”。

除了老老实实做产品的极路由,各家巨头都号称自家产品是极客鼓捣出来的有希望“颠覆”上网现状的产品,东西还没拿到,“革命”的口号就已经随着巨额的推广费飘得漫天飞舞。然而这些“革命性”的变革,无非是诸如外形更“炫”更适合携带App下载速度有一定提升广告自动屏蔽端口建议配置等一些TP-Link都在想的功能。

极客要“颠覆”的是什么_第1张图片
luyouqi

我想请问,这路由器的“革命性”有多少价值体现在在研发和设计上?又或许“革命”、“颠覆”仅仅是从商业“卡位”的角度考虑,作为换了个壳攒出的东西的宣传的噱头?这种延续了上世纪90年代中关村装兼容机思路的产品,到底算哪门子的“颠覆”?

什么样才算真的“颠覆”

假的颠覆容易识别,而真的颠覆却极难判断。关于颠覆,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也许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颠覆”。我们可以用那个著名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当用户买电钻的时候,用户想要的其实是一个洞。这个时候,电钻生产得再犀利、再耐磨、再轻便、再环保、再静音,都只是对工艺的改善,能够在用户恰好希望的位置提供一个大小适中的洞(就算是猜的),才可能算是真正的“颠覆”。

回顾一下那些公认的“颠覆”之作——鼠标颠覆了人机交互方式,Amazon颠覆了零售,Google颠覆了搜索,Facebook颠覆了社交,iPhone颠覆了手机……让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看他们是不是有一些共性可供挖掘。

沿着时间轴往回看,这些旷世之作都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让人们知道原来要满足原先的需求,还可以有如此想不到的解决方案。他们的影响范围至少延伸到整个产业,甚至让整个市场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反过来,沿着时间轴向后看,这些真正的颠覆,都不是朝发夕至的。鼠标之前有轨迹球,Amazon之前有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服务,Google之前有Yahoo!等巨头,Facebook前有Myspace,iPhone前有Palm、meegoo……随着一次有一次的技术演进,颠覆才能够得以发生。颠覆的质变由量变引发,而且难以事先预测。

极客要“颠覆”的是什么_第2张图片
dianfu

也就是说,仅仅从优化现有产品出发,既没有量变的积累,也没有能力改变人们认知,还没等市场检验就高喊的“颠覆”,都是不折不扣的耍流氓。(比如某个以工具作为名称的rom,比如某个效果不佳还大摆喜宴的移动IM,比如某些匆匆完成的电视、手表、冰箱……)

极客精神,在于“颠覆”

“极客”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舶来词,指那些对技术有着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并相信技术能够改变世界人。而在“极客”之前,崇尚科技、自由的“极客精神”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中国的墨翟、毕昇,外国的特斯拉、莱特兄弟,都是历史上拥有极客精神的代表。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这种极客精神,用一次又一次的“颠覆”,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让我们来看看最近流行的比特币:有限的总量和有限的产量,平等的挖矿算法,完全去中心化的管理等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金银的天然货币属性,并获得了当前社会的一定认可。相比于目前以债务作担保的货币体系,算得上是一定程度的“颠覆”。尽管在经济规律面前,比特币由于其通缩性质只有可能沦为大妈热爱的投资产品,但它对于逻辑的重新思考和对技术带来自由的追求,正是“颠覆”的极客精神的一个缩影。

极客要“颠覆”的是什么_第3张图片
bitebi

极客是一群有着强迫症的完美主义者,对于让自己不舒服的事物,时刻抱着一颗改变的心,并且醉心于对技术的实践和对现状的改变。极客精神在于自由,更在于颠覆。不破不立,在极客看来,颠覆不是目的,而是必要的过程。

极客要“颠覆”的是什么

乔布斯认为,周围的很多东西都“糟透了”,于是他重新设计并颠覆了它们。而极客要颠覆的,正是那些困扰着人们日常生活、浪费着人们生命的“糟透了”的东西。

然而,就像当年使用着Nokia,也并不会觉得有何不妥一样,我们对于周围“糟透了”的东西,缺乏敏锐的感知能力。那么那些极客需要颠覆的东西究竟在哪?答案是,无处不在

为了形象地说明我的观点,让我以最近自己的一段经历来描述一下“颠覆”的过程。十一期间,我和朋友在新疆完成了一趟有趣的租车自驾游,回北京一个月后,才得知在新疆有超速违章,需要交付罚款并办理相应手续。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违章并不能在北京在线办理,无奈我只好通过找租赁公司、代办公司等方式处理了此次违章,多花了500元和不少时间精力。

那么,这段经历和“颠覆”有什么关系?首先,不支持异地办理的规定完全与现实脱节,市场自发产生的代办服务是第1次演进;这些代办公司的服务信息可以到达千里之外的我,那么作为信息媒介的搜索引擎、分类信息服务算第2次演进;为了保障我的权益,分类信息服务公司提供了合法商家认证服务,是第3次演进;为了交易得到保障,商家使用了淘宝提供的支付体系,是第4次演进。到目前为止,一切仍然显得很平常,并没有达到“颠覆”的程度。

那么对于异地处理违章需求的“颠覆”是什么?很简单,一个全国联网的关联交通系统、银行系统的解决方案,将使得用户只要在国内、能够上网,就能顺利办理手续。(第5次演进,目前已在部分省市推出了这样的服务。)

如果做到了这个,还不满意呢?进一步分析用户需求,司机更希望的是,能够有足够明确的违章提醒,使得违章的几率变得更小,驾车也能更安全(第6次演进);再进一步,是智能交通和智能驾驶的普及,使得司机不用手动驾车,将违章的可能性降到趋近于0(第7次演进);再进一步,用户驾车是为了更快捷的到达其他地方,那么对交通方式的革新(飞行器、时空门等)将完全使得最开始的“处理异地违章需求”变得完全无需考虑(第8次演进)……

极客要“颠覆”的是什么_第4张图片
yanjin

经过了8次演进,你会发现原始的需求已经变得毫不重要,因为当初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得到了改变。在我看来,这就是极客所期望的“颠覆”。

除了无处不在,“颠覆”还是永无止境的。看了上面的过程,谁又敢说理想的交通工具就是颠覆的终点?人们就好像藤子不二雄画笔下的野比,拿到了竹蜻蜓,有随意门可供使用,桌下的抽屉可以穿梭于时代的任何位置,却还是希望有更多更有趣的道具来改善原本了无尘埃的生活。

人人都是“颠覆者”

如果希望像真的极客那样,把“颠覆”的基因融入自己的每一个细胞,或许我们可以采用程颐格物致知的办法,尝试着发挥想象,今天颠覆面前的桌子,明天颠覆身下的椅子;或许需要真正思考,穷尽天理人欲,之后来一次伟大的龙场悟道;又或许,仅仅是打开尘封的心灵,用心仔细地观察这个世界。

虽然我并不喜欢历史课本充斥的非黑即白的叙述,但我对其中这个结论是非常同意的:无论伟人多么光辉,拥有多少功绩,推动时代发展却并不是他们,而是每一个籍籍无名而又兢兢业业、努力劳动着的普通人。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够成为像极客那样的“颠覆者”。

那么,如果可能的话,你是否愿意加入到“极客”的行列,不断“颠覆”这个并不完美却值得努力的世界呢?

极客要“颠覆”的是什么_第5张图片
heikediguo

你可能感兴趣的:(极客要“颠覆”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