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9.13

一、长知识

1、为什么单纯的人在进入社会之后总会很不适应?

答:因为他们还拿学生时代那套“对与错”的逻辑来生活,而社会却按着“强与弱”的逻辑在行事。

越晚醒悟的人,生活就越悲剧。

(还有,隔壁武志红老师介绍的“亲密原则”和“权力原则”,一个单纯的人也很难会区分开。再者,也很容易被“企业就是你的家”等等“阴谋论”误导……)

2、你相信“仁者无敌、正义必胜”之类的话吗?

——所谓仁者无敌、正义必胜之类的话,要么是一厢情愿的自欺欺人,要么是教育少年儿童的善意的谎言,和历史现实很难印证。

3、如果卖豆浆,你是坚持质高价高,还是质低价廉?

——商品(豆浆)的本质就是买卖,卖得动才是硬道理,所以品质好坏不重要,卖得好坏才重要,而品质和销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同理,荀况坚守着心里的品质标准,李斯同学却醒悟得很早。)

4、儒家在战国时代(历代)为何“吃不开”?

答:太“认死理”。

这个“死理”就是:仁、礼。

事实上,如果只论成败的话,乱世就是拼下限的时候。谁更没下限,谁的赢面就更大。

比如朱元璋,多管齐下的策略: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情怀来凝聚广大人民群众、认干儿子,用亲情笼络能人、把重要将领的家属扣留下来当人质,谁叛变就灭谁全家。……

二、《荀子》的语言技巧和军事思想

——简言之,语言技巧就是:先表示理解你,并且部分赞同你,然后提升维度击溃你。

军事思想就是:“礼”治

1、以李斯的提问,荀况的作答为例。

2、第一,并不讳言利益;第二,先顺着对方说,赞同对方的一部分观点,然后提升一个层次,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高维打低维”。

3、李斯既然谈利益,荀况就会说:“没错,我们就是应该追着利益走,只不过你讲的利益都是蝇头小利,我讲的才是大利益。”

4、这番话是讲纲领,讲结论,接下来该怎么解释才是最要紧的。

5、荀况要想纠正李斯,首先必须承认李斯讲的是现实,但他接下来提醒李斯:一个国家追求富强,无异于饮鸩止渴,最后一定倒霉。

6、举例:远的,夏商周朝代变换,近的,楚国灭亡。

7、如果李斯反驳,依照法家的思想,赏罚难道不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吗?

8、荀况会这样回答:“赏罚政策确实立竿见影,但它只会培养人们的商人心态,做事之前先算计一下,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如果是在打仗的时候,敌人给你开出了更好的条件,你就会想,投降才有最大的利益,还能逃避本国的惩罚,何乐而不为呢?只有信念才能形成最好的凝聚力,而要形成共同的信念,就要靠礼。礼,才是治国的最高原则。”

9、总结:荀况的回答只是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短期效益不佳,故实用性不强,不受待见。

乱世治国、强国必须“王道”加“霸道”多管齐下,方能成就。(具体方法可参见后世朱元璋)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