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我为什么读书

每日一读——我为什么读书_第1张图片
暗淡蓝点

万维钢先生的《高手》一书,还剩最后几页就看完了,多少感觉有些不舍,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领域里的一些前沿的说法、看法和精英圈子里的思想。每篇虽短但是感觉看完都是颇有感触的,至少让我明白,我离一个精英的思想还差多远!

自己曾经兴起,看过不少贤人所著的各种书,看完总是感觉非常的高大上,自己想学习却发现根本无从着手,总有一些形而上的感觉,没有可以实操的步骤。这种感觉尤其在各种论述人性、道德的各种书籍中,你无法找到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路径。但是略微的看了一下亚当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他从人的自利的角度出发,经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符合自利的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道德上的选择,一下子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就有了可操作性。也有人曾问我读那么多书,到底有没有用?那时我只是知道应该有用,但是怎么有用,我无法表达,至少是没有坏处吧!

现在我终于可以尝试着表达出来:其实每读一本书,就是与一种不同的思想在碰撞,它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多了一个视角就相当于多了一个自由度,我就不容易被限制在一种情景里,还记得决策吗?我也许能为我多提供一个选项,从而做出优质的决策。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不因你存在,也没有义务解释自己。

当你知道的更多,就可以让我们更加谦卑一点。比如小孩子,小孩子总是把自己身边的一点小事当成天大的事情。玩具坏了,就哭闹;身上擦破一点皮,就大喊大叫;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因为他们经验太少,知道的太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比这大的多的事。那作为大人的我们是不是也会有同样幼稚的想法呢?我们是不是也不自觉的认为世界应该围着自己转?

前面的图是,在1990年2月14日,正当时旅行者1号太空船刚完成其首要任务之际,在距离地球六十四亿公里的时候,也就是大约相当于42.7倍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时,美国国家航太总署发出指令指示太空船向后看以拍摄它所探访过的行星。地球在这张从40亿英里外(64亿公里外)拍摄的照片中,只是在粒状照片里的一个渺小“暗淡蓝点”来,也就是这个被圈出的中心的一个稍微小亮点。这是人类从迄今为止最远的位置上遥望自己的家园。关于这个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有段著名的话,正好可以做结。可以说是震撼人心。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小点。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想想所有那些帝王将相杀戮得血流成河,他们的辉煌与胜利,曾让他们成为光点上一个部分的转眼即逝的主宰;想想栖身于这个点上的某个角落的居民,对别的角落几乎没有区别的居民所犯的无穷无尽的残暴罪行,他们的误解何其多也,他们多么急于互相残杀,他们的仇恨何其强烈。

我们的心情,我们的妄自尊大,我们在宇宙中拥有某种特权地位的错觉,都受到这个苍白光点的挑战。在庞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们的行星是一个孤独的斑点。由于我们的低微地位和广阔无垠的空间,没有任何暗示,从别的什么地方会有救星来拯救我们脱离自己的处境。

有人说过,天文学令人感到自卑并能培养个性。除了这张从远处拍摄我们这个微小世界的照片,大概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可以揭示人类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对我来说,这强调说明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处,并且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惟一家园。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一读——我为什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