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教育怪现象之职称

诏安教育怪现象之职称_第1张图片
图片源于网络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师的职称实行了评聘分离。也就是你手里头拿着一级教师的证书,但绝对可能领着二级教师的工资。不是因为自己资质不够,不配拿一级或是高级教师的工资,也不是因为学校不需要那么多的一级或高级教师,归根结底是因为财政负担不起那么多一级教师或者高级教师的工资。

从绩效工资演变成为讥笑工资后,我们不难看出要在工作上彻底改变低收入的状态就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去争取更高的职称。而高职称从何而来?如果你天真地认为教龄长就可以被聘上高级职称,那么你错了。如果你想当然地以为工作量大就可以被聘上高级职称,那么你也错了。如果你固执地认为只要教学成绩优秀突出就能被聘上高级职称,那么你还是错了。高级职称跟教龄,跟工作量,跟教学成绩其实并没有半毛钱关系。真正决定教师职称的是你在学校行政职务的大小。就像政府部门的领导权力按照官职大小来编排一样,教师职称的聘任也是按你在学校官职的大小来决定的。

四年前,省里头一份教师聘任职称需按照“优先原则”的文件,在教师队伍里掀起了千层浪。所谓优先,就是按照官职的大小来排资论辈,谁的官职大,在位时间长谁就先拿到高职称。很多教龄很长的老教师就因为在学校里没有混个一官半职而使自己的职称输给了一些刚步入教坛没几年却又官运亨通的年轻教师;也有很多整天一心一意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干着全校工作量最大的教师因为不懂得拉关系走后门去弄个领导当当而败给了那些不必每天费劲心机与学生斗智斗勇的小头目。“优先原则”所引发的结果是整个教师队伍风云四起,大家都忙于奔走寻找各种关系买官卖官,为的只是那一劳永逸的职称聘任。

也许是因为买官的教师多了,触犯了领导的某些神经,让领导左右为难吧。于是在“优先原则”的过后,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领导又紧接着推出了“积分原则”。也就是教师职称聘任不再按官职大小排资论辈了,而按照各种微弱的积分去竞聘。这种做法其实比原来的“优先原则”更让人感到恶心。因为“优先”起码赤裸裸地体现了照顾的原则,告诉人家有本事自己买官去。而所谓“积分”则打着以工作量和教龄各种幌子,走着优先的路子。此法无异于既要当婊子又要立贞洁坊。举个简单的例子,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所有工作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是走在最尖端的高风险,学校的积分原则上规定,班主任工作每年的积分是1分,优秀班主任1.5分(要获得优秀班主任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而所有的行政领导不论大小,他们的行政积分是13分。也就是说一个普通教师要当上13年的班主任才有可能追上行政领导。而我们的职称竞聘按规定是每三年一次。

平日里在各种教育教学工作中领导天天屁颠颠地要跟你要教学成绩,到了职称竞聘时他们从来就不会用教学成绩去说话。所以不管“优先”,无论“积分”,在教师职称竞聘上最终获利的都是行政领导。我们整天高呼“法制”最终依然是“人治”。权永远大于法,哪怕在看来很是单纯的教师队伍。

                                                2014年8月7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诏安教育怪现象之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