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以教育题材为切入点,揭示了印度社会等级观念、教育弊端等等沉重话题,捎带思考了中产阶级的焦虑以及尴尬社会处境。
文 | 书影斑斓
一提起孩子的教育,恐怕每一位中国家长,内心都有说不出的复杂滋味:期盼、纠结、焦虑、愤怒、喜悦、疲惫。多种复杂心情纠结于心,贯穿于我们教育培养孩子的始终。
最近上映的一部印度宝莱坞影片,也将印度家长关于子女教育的这种纠结心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就是豆瓣评分8.2分的印度影片《起跑线》。讲述的是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
提起印度影片及影星,国内观众熟悉的肯定是今年热映的《摔跤吧,爸爸》以及主演阿米尔汗。其实,本片的主演伊尔凡·可汗在国际影坛的影响力毫不逊色,比如举几部他参演的片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中年派;《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警察;《超凡蜘蛛侠》中的奥斯本集团管理高层等等,其他还有《但丁密码》、《侏罗纪世界》、《东京审判》一系列大片,他都有参演。可以说是一位走国际化路线的影星。
01
影片中的主人公拉吉(伊尔凡·可汗饰),是出身于印度低端市场“月光集市”的服装店老板。夫妻俩虽然经营多年后资产颇丰,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但妻子米图(萨巴·卡玛尔饰)坚决不愿让女儿上公立学校。
米图的逻辑很简单:“在公立学校什么也学不到,女儿就会害怕跟别人沟通,如果别人说英文她就会惶恐,便会不适应社会,然后就会孤独与沮丧,如果她开始吸毒了怎么办?”
妻子米图的教育逻辑,其实也是许多中产阶级的家长异常焦虑的潜在原因。英文是印度上层社会阶级的代表语言,能流利地使用英语,是一个印度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在妻子米图看来,女儿人生的命运如果要改变,那么自己所处的阶层必须改变,而上名校,就是进入上层阶级的敲门砖。
这一系列看似严密的逻辑,让拉吉哑口无言,只好开始计划女儿的求学之旅。但拉吉出身平民,从小受的是公立学校教育,英语蹩脚,总是由此受到一心希望女儿能进入上层社会的妻子米图的嘲讽。剧中,夫妻俩多次就一个英文单词彼此展开揶揄与争论,显示了他们在受教育水平上,先天就低了其他上流社会家长一头。
但为了女儿皮雅能进入当地的名校,他们还是想尽了办法、出尽了洋相、吃尽了苦头。
02
印度德里的名校只招收住在学校附近三公里范围内的学生,为了达到要求,他们搬离了旧居,购买了名校附近的富人区住宅,也就是中国家长熟悉的“学区房”。为了达到名校对学生父母身份的要求,拉吉和米图也召开家庭派对,广交身份富贵的邻居朋友。却由于出身普通,对上流社会的所谓礼仪规则一无所知,导致在宴会及日常相处中处处露怯出糗。
为了在面试时显示身份,夫妻俩从头到脚一身名牌,仿佛两个移动的名牌商店。但却被他们聘用的入学顾问告知,真正的有钱人,是低调的,根本不会像他们这么张扬。在最终女儿的入学面试中,因为他们夫妻俩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店铺老板,职业不是那么体面高贵,学校于是便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他们不会对女儿的教育重视,从而拒绝了皮雅的入学申请。
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由于父母的血缘出身,即便家庭经济条件丰厚,但女儿依然无法进入名校,取得挤进上层社会的机会。
沮丧之余,拉吉又无意中得知,为了教育公平原则,名校有25%的学位预留给辖区的贫困学生。于是拉吉通过种种手段,弄齐了一系列证明家庭贫困的虚假书面材料。但还有重要的一关需要通过,即接受学校的家访。
经过艰难的抉择,拉吉和米图一家三口,瞒着邻居,偷偷装扮成穷人,住到了贫民区中,开始与臭水沟、垃圾、蚊虫、老鼠为伴。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拉吉一家在努力融入贫民区中的生活中,不出意料地充满了曲折和笑料。好在有一对贫困的好心夫妻邻居,一直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真心帮助拉吉夫妇。邻居教拉吉夫妇如何抢水挤公交车,如何学会贫穷的生活、帮他们应付提出身份质疑的学校调查员。甚至为了帮拉吉凑上学后要交的课外费,在马路上“碰瓷”挣钱送给拉吉,底层穷人的善良与狡黠的复杂性格跃然于画面。
虽经历了层层曲折,拉吉的女儿终于通过面试及抽签,但真正贫困的邻居家的孩子,却在抽签环节落选了。
这,让拉吉一家陷入了道德的自责之中。
03
影片中表现的,看似子女教育问题,其实更深层揭露的,是印度社会阶级固化以及中产家庭的尴尬境遇。拉吉一家想努力通过女儿上贵族学校而挤入上流社会,却因为出身平民的身份而被拒之门外;他们一家想重新回到贫民阶层,却又因为脱离太久同样再也无法被接纳。
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中产阶级,每一天都在对自己身处阶层的自满与自卑的矛盾心态中纠结焦虑。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纺锤形状的,两头细,中间粗。即上层权贵阶级与底层赤贫阶级同样是少数,而中产阶级占绝大多数。在这种社会结构之下,中产阶级作为稳定社会的中坚力量,可以有效地平衡两个极端,即阻挡了上层权贵阶级的利用权势地位财富而对社会肆意妄为,又使得底层赤贫阶级有一个“只要努力便可改善”的信心,不至于因为身份地位财富的天地悬殊,从而使底层贫民阶级产生对于社会的绝望乃至放弃努力,造成社会的动荡。
但影片中所展现的,以拉吉和米图夫妇为代表的中产阶级,显然还没有壮大到可以影响社会,相反,他们甚至还在试图挣脱出这个阶级。
04
回到教育这个话题,面对家长们焦虑又功利的教育心态,教育研究者总在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应在起点就抢跑。但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却有许多人选择看不到:人生尽管只有一个终点,但却有无数个起点。
一些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的目标,却是另一些人一出生便拥有的。
现实情况并不如影片中描述的那么美好,公立学校,资源差,生源也差,这是事实。一群载歌载舞的公立学校的贫穷学生同样多才多艺,这是编剧艺术化了残酷的社会现实。
好学校的学生、大城市的学生,拥有其他普通学生、其他非一线城市学生所渴望而不可及的资源优势。他们的起点天然不同,这也是造成中产阶级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中产阶级人数在不断扩大,但优质教育资源却非一朝一夕可以立刻增多。多少有钱了,但受教育背景、生活习惯依然延续贫民时期的特点的中产阶级,是最大的尴尬群体。他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好的够不着,差的看不起。
一个贵族,非三代不能养成,这绝非是依靠巨额财富便能在一代人身上就转型成功的。
05
新兴中产阶级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便可以在孩子一代改变家庭的社会阶层,而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便是将子女送往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狼多肉少,难免最终竞争惨烈。
上海某民办外国语学校,招生面试环节,居然问卷调查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第一学历及毕业院校;另一所学校,面试学生时,要问家长的身材体重,肥胖家长的孩子会被拒绝入学。这所学校的逻辑是,肥胖的家长,缺乏对自己身体的合理控制,当然也不会教育好孩子。
这样奇葩的学校后来虽然被教委处罚,但这种看似奇葩的招生理念,其实是有深厚的社会现实基础。这种赤裸裸地凭借祖辈的出身基因,来参考筛选学生的做法,在无数希望通过孩子受良好教育来改变家族阶层的中产阶级头上,无情地浇了一盆冰水。
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的灵魂。但在现实中,却变成了一门生意,一门可以带你通往上层社会的生意。
回到电影本身,《起跑线》以教育题材为切入点,揭示了印度社会等级观念、教育弊端等等沉重话题,捎带思考了中产阶级的焦虑以及尴尬社会处境。但影片叙事能力较为欠缺,对于社会现实的理解也过于片面。“穷人一定善良无私、有钱人一定虚伪势利”,这种脸谱化的人物刻画,缺乏对于真实人性的解读与探究,以及中产阶级内心纠结焦虑的真正思考。这一点不如影片《摔跤吧,爸爸》对于社会问题剖析的深刻,剧情衔接过渡也不如后者自然合理。
但能把这么沉重的话题抛出来,给不同阶层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动,也算是这部影片难能可贵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