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有两部电影值得去影院一看,根据日漫改编的《攻壳机动队》,不管科幻爱好者、日漫爱好者,还是斯嘉丽·约翰逊的粉丝,都可以去影院看看。值得一提的是,由余文乐、曾志伟主演的香港电影《一念无明》,虽然排片很少,却获得了各项电影奖项的提名,一方面是对香港底层社会的刻画,另一方面是对躁郁症等少数群体的描写,虽然小众但是走心,看腻了大片的朋友不妨移步看看《一念无明》。
攻壳机动队
上映日期:2017-04-07
推荐指数:四颗星
适合人群:科幻片爱好者、日漫爱好者、斯嘉丽·约翰逊粉丝
《攻壳机动队》故事设定在未来的日本。在未来社会,全世界被庞大信息网络连为一体,人类的各种组织器官均可被人造化。生化人、仿生人、人类共存在地球上,单凭肉眼无法识别。很多人的身体都有着与网络连接的端口(在脖子后面),身体纯粹成为了一个容纳人类灵魂的容器。在这样的背景下,犯罪活动也有了新的动向,日本国家公共安全委员会下属的秘密行动小组“攻壳机动队”就是专门为对付此类犯罪而成立的,由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主人公素子就是其中的一员。
《攻壳机动队》的确是一部充满未来感的科幻作品。科幻元素充斥着整部影片。
Part1.
-电子强化时代-
这是一个电子强化的时代。人人都会根据需要对自己身体某些部位进行强化(即用机械来代替真实肉体、器官)。
手脚残缺的人可以进行肢体强化,安装上灵活自如的义肢,比真实的肢体更强壮有力,不惧损伤。
眼睛瞎了的人,也可以安装电子眼,不仅能视物,还能拥有透视、红外线扫描等功能。
甚至还可以进行美颜强化,给你换上一副永不衰老的面孔,不用再花钱买昂贵的护肤品保养维护,也不用担心整容失败。
医生这个职业或许不再存在,身体受伤了,用机械手进行3D打印修复即可。
每个人的颈部后面都有一个插头,可以联网读取数据。而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会被黑客攻击。
而这个元素其实并不新鲜了,早在1999年的《感官游戏》中就已使用过,只不过影片中插头的位置变了,人人在腰后有一个插口。而每个人还有一个手柄(看起来像胚胎的手柄),通过它来进入虚拟的世界中。
而每个人还有一个手柄(看起来像胚胎的手柄),通过它来进入虚拟的世界中。
肉体受伤不再可怕,大脑被黑客攻击才是最致命的。
手机也会消失,人人都可以自动联网通讯、定位,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Part2.
-智人到神人的进化-
而作为影片中唯一的义体人——素子,除了拥有人类的大脑,其他都是机械组成的,介于人和机器人之间,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却拥有比人类更无懈可击的身体。而她象征着未来人类发展的方向。
《未来简史》里也曾提到过,作为现代人的智人会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步进化为神人,而为了到达这个目的地,智人有三条路可走: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通过生物技术改变人类的基因,将人类变得更强壮、长寿、聪明。
而半机械人工程则是让人体结合各种非有机的机器设备,例如仿生手、义眼等。
非有机生物工程是更大胆的想法,彻底抛弃有机的部分,希望打造出完全无机的生命。那个时候我们的神经网络将有智能软件取代,这样就能同时畅游虚拟与真实世界。
而《攻壳机动队》走的应该是半机械人工程的路。
Part3.
-智能与人性的困惑-
影片中的素子在第一次醒来后被告知,自己的父母是在轮船上遭遇意外死亡,而自己仿佛也拥有这些记忆。然而这些记忆其实是被实验人员刻意植入的虚假记忆。
就像影片开头结尾说过的这句话一样:“我们之所以对记忆如此执着,是因为我们认为是记忆定义了我们,但其实,是我们做的告诉了我是谁”。
如果你所感受到的一切不是你真实经历过的一切,如果记忆也可以被伪造,那不可避免地会思考,我到底是谁?人会很容易丧失真实感,或者在虚拟和现实中混淆。
缸中之脑是一个有名的思想实验,“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
当智能发展到一定地步,必然会面领着对人性的困惑。在智能发展初期,我们会视人性为需要克服的弱点,它情绪化、脆弱、容易受到欲望的驱使。然而,当智能高度发展时,人类身上保留的人性反而成为最珍贵的东西,这是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机器人的地方。
就像影片最后素子说的:“只有人性才是最可贵的美德”。
■ 一念无明
上映日期:2017-04-07
推荐指数:3星半
适合人群:文艺片、港片爱好者
患有躁郁症的阿东(余文乐 饰)因为当年误杀饱受痛症折磨的妈妈(金燕玲 饰)被判入住青山医院,康复出院后住在当陆港司机的爸爸黄大海(曾志伟 饰)的板间房里。黄大海试图关心儿子,但阿东却并不领情,原来阿东一直对爸爸当年抛弃家庭的事耿耿于怀。阿东重投社会,却遭到身边的朋友歧视,唯然他尝试平复自己,同时阿东也想尽方法希望找回当天谈到近乎订婚的Jenny(方皓玟 饰),没想到当找到Jenny时,却有着另一番滋味。
半夜,余文乐饰演的阿东因为痛苦的回忆无法入睡,下楼狂奔几个街区,夜里的街道很灰。灰得就像阿东的人生,灰得像这部撕裂现实的影片。
繁华已经是普遍现象,香港已经不够看,近年来的优质港片都开始走内心。从《天水围的日与夜》到《桃姐》再到这部《一念无明》。
能望见中环九龙的鸽子屋,蝼蚁般庸碌的人们,勉强度日的生计,这一切好像跟那个纸醉金迷的香港相去甚远,但港式温情又让人倍感熟悉。
逃避责任的混蛋老豆,“包袱”一样的病患坏脾气母亲,移居美国不闻不问的“优秀”弟弟阿俊,缺爱长大的躁郁症哥哥阿东,贫穷狭隘的邻居……精神病人弑母,借钱炒股负债,网络暴力,这部电影好极端,好现实。
剧中最出彩的演员之一就是曾志伟,他这么一个神采飞扬的活宝怎么能把悲惨的小市民演得这么好?仿佛他一开始就是那个陆港跨境货车司机,被老婆嫌弃于是出逃家庭,在车上用矿泉水瓶子尿尿,跟超车的司机打架,在楼下的漫画店戴老花镜看少女漫,住在一个不到6平米的群租单间。
从吃盒饭擦嘴的小动作,到剥花生吃的姿势,在天台跟儿子的泪奔自白,面对邻居逼迁的无奈,在“精神病互助小组”里最后声泪俱下的分享,他演透了小人物的心酸和常态,贡献了电影大部分的泪点。
他说,“其实做个扑街仔(混蛋)真的好容易,麻烦的事情就放一边不管咯,眼不见心不烦,可是逃到逃着就发现一切都无可挽回,不是什么都可以外判给别人来做的。”
导演通过本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关爱精神病人”。片尾字幕引用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的金句“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号召大家多一点耐心和理解给到弱势群体。
观影结束后前面的男观众小声的说了句“哎,我已经够丧了(还要看这么丧的电影)。”
相反我觉得《一念无明》一点都不丧,剧中小人物因为现实残酷愈发坚韧愈发想要活下去,这哪里丧呢?这太正能量了。每个痛苦的人都能在生活中发现缝隙,找到自我的救赎。日子再难,也能捱得下去,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