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写作,真的有必要吗?

回答问题前,我们先来讲个故事。

一个秦国丞相李斯,用不到九百字文章,改变国家命运的故事。

彼时,李斯还不是丞相,仅是秦国客卿。客卿,是指秦国邀请其他国家有能力的人,来秦国做官,比如商鞅变法的商鞅,是卫国人。

正当他想要大展宏图时,秦国出现了非常有名的逐客风波。事情起因是韩国对秦国使了一招“疲秦计”。

因为韩国担心,在秦国统一六国时被灭国。于是,他率先派水利专家郑国为间谍,借兴修水利之名,想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拖垮秦国。

谁知,计谋被揭穿后,很多国家也纷纷效仿,引起群臣对大量外来客卿的强烈不满。他们上书秦王后,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正好在其中。

为能继续留在秦国为官,李斯写了一篇《谏逐客书》,主要论述逐客的利害得失,及逐客不利于秦王统一天下的霸业。

之后,秦王下令废除逐客令,还让李斯官复原职,并一路提拔他到丞相。

在这场风波中,李斯用《谏逐客书》扭转了局面。整篇文章,短小精悍,逻辑严谨,说服力很强,完全说中秦王的野心。这便是罗伊·彼得·克拉克在《精简写作》中,反复提到的短文写作黄金法则,用简练的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精简写作,真的有必要吗?_第1张图片

《精简写作》全书不厚,两百页左右,主要讲述短文写作。由两部分组成,如何写短文,及如何带着目的写短文。读书快一点的人,两个小时就能读完。

最让我惊喜,也是我受益匪浅的有三个地方。

首先,书中有非常多的短文写作案例,很适合作为素材采集下来。

其次,短文写作无处不在。餐厅菜单、公交站牌、图片说明,甚至墓志铭,个个都是。因此,我们要细心观察生活。

最后,作者写得非常认真。出书前,他尽最大努力去核实每个案例的真实性,并获得相关人员的转载。这样的写作态度,真的很走心,也很少见了。

罗伊·彼得·克拉克就是《精简写作》的作者。他是全美写作指导老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波音特学院教授写作,培育了戴安娜·萨格、托马斯·兰奇等一批普利特策奖作家。

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最高的荣誉,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所以,他更深谙写作之道,尤其是快节奏时代,短文写作对沟通和表达的作用。

《精简写作》便是基于此创作出来的。我不能说,这是一本你看了就会短文写作的书,但书中提到的三种途径,阅读、练习与打磨,不仅适用于短文写作,更值得每个写作者学习与研究

一、收集素材

莫泊桑年轻时,非常喜欢写作。然而,文章却平淡无奇。

于是,他拿着文章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一语道出他的困惑,对生活观察不够深入。便让他每天观察,从家门口经过的马车。

几天后,莫泊桑觉得观察马车太无聊,没有内容可写,再次登门。福楼拜又教他,要观察马车在不同的天气与地方里,它的走路方式,还要留心赶车人的表情等等。

之后,莫泊桑每天观察马车,文章有很大进步。福楼拜说,除了观察,还要善于发现与记录。

后来,他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做,仔细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每天坚持写。十年磨一剑,终于成了世界三大短篇巨匠之一。

积累的生活素材,对莫泊桑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收集素材的方法,除了善用搜索引擎,只能靠平时积累。

1、用眼看,养成阅读习惯。

记得董卿接受环球人物采访时,她说,每天睡前一小时的阅读,多年来雷打不动。得益于此,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如果生活工作太忙,不妨利用碎片化时间,留心观察生活出现文字的地方。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豆瓣、知乎的文章、商家做活动的广告牌、耳机里歌手唱的歌词等等。

2、用笔记,记录好词好句。

上小学时,语文老师教的第一堂写作课里说,让我们准备一本笔记本,作为好词好句的摘录本。这个习惯,我一直保留到现在。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其一,记住书里的金句,能用在以后的写作上;其二,没有写作灵感时,时不时翻阅找灵感;其三,这也算是一种对时间的记录。

3、用笔写,写下所思所想。

一般我会写在书里和笔记本上,但写在书里的概率会大一点。只有在整理书里的内容时,会用笔记本同步备份,比如我一直使用的onenote,功能与有道云笔记类似

有时候,对一本书的感触多了,密密麻麻写得很多。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从不顾忌。想着多年后的自己,看到年轻时写的东西,该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啊。

这些老生常谈的方法,只要做好其中一个,收集文章素材就不是难事。但也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胖子,凡事还是慢慢来,循序渐进。

二、模仿写作

不少写作大神,在尚未成名之前,是从模仿开始的。

模仿,不是说抄袭、洗稿,而是通过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遣词用句、写作风格等方面,提炼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并学以致用。

短文写作,同样如此。罗伊·彼得·克拉克在《精简写作》里所说,去鉴别、寻找并阅读那些善用专注、巧妙和精细来写短文作家的作品。

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是海明威。他前期的作品中,有很多的短篇小说,都在有意识地模仿海明威精炼含蓄的冰山风格。《纸作的玫瑰花》更是一篇他向偶像致敬的小说。

在短文写作前,我们要像马尔克斯一样,找到想要模仿的作家。从阅读他的作品开始,再仔细分析他的文本,最后慢慢地开始模仿写作。

刚开始模仿时,很艰难,常常半天都憋不出一个字。

记得有段时间,我很喜欢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的文案。便着手模仿她的写作风格。结果可想而知,以失败告终。

原因大概有三点。

首先,书看得不多,无法形成良好的输入-输出写作闭环。

其次,半途而废,没有长时间地坚持下去。

最后,模仿的写作技巧,不适合自己。

有些人,很有模仿天赋。他们能在短时间里,模仿出一篇文章。甚至不用多久,就能摆脱模仿,开始原创,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有些人,比如像我,与天赋沾不上边,只能一个个去模仿,一个个去尝试,才能摸索出相对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在模仿写作这条路上,难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的坚持。

坚持并非易事,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和日复一日的努力。看似是个极其简单的过程,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而那些人,最终成了传说中的写作大神。

其实,他们做的事,与我们都一样。大量阅读,学习写作技巧,努力写文章输出。前期的文字,或许冗长幼稚,但经过几年持续不断地练习,早已简洁凝练,字字珠玑。

短文写作这场比赛,不是速度的较量,而是耐力的角逐。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在很大程度上,能为比赛锦上添花。

越跑到后面,越会发现,比赛的同伴,也许就零星几个。而原本短文写作不出色的你,一下子脱颖而出。不是因为你是矮个中的高个,而是时间让你的写作越发成熟。

所以,还请耐心地进行模仿写作。

模仿地四不像,也不要紧,只要坚持模仿就好了。

三、反复打磨

欧阳修的朋友韩琦,建了一座别墅,名为“昼锦堂”。

他邀请欧阳修为这座别墅写一篇文章,期望其能在重阳节前镌刻上墙。

欧阳修在收到信后,估算了时间,赶紧写了《昼锦堂记》。写完后,派人快马加鞭送回韩琦府上。

到了晚上,欧阳修重读《昼锦堂记》时,发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这两句话,上下文连接很不通顺。

他反复推敲,细细研究,加了一个“而”字,即“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读起来舒缓,又有韵律感。

改完后,他立刻让家人赶上韩琦派来的人,用新文章把旧文章,重新换了回来。

欧阳修快马追字的故事,看似小题大做,实则是短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常说的,修改文章。

何时改,改什么,怎么改,罗伊·彼得·克拉克在《精简写作》中建议,可参考约瑟夫·M·威廉姆斯的简洁五原则。

删除没有实质意义的词,如有点儿、真的、实际上。

删除重复的词,如各种各样、各式各样。

删除那些含义已被其他词覆盖的词,如可怕的悲剧。

用词来代替短语,如“在……情况下”变成“如果”。

把否定变成肯定,如“不包括”变成“删除”。

简而言之,删繁就简,言简意赅

这是每个作家的必经之路。

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才满意,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近两百遍才出版。托尔斯泰甚至在船上,还在修改《战争与和平》。

作为初学的短文写作家,更要学着修改文章。不论这篇文章,是花费十分钟,还是一小时写出来的,我们都有义务去打磨、润色和完善。

最为重要的,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写作会不断进步。

写作灵感不再枯竭,写作水平在提高,写作技巧在成熟,写作也不是难事,渐渐地随手就来。

布兰登·罗伊尔说,写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人满意的,就是把“垃圾”变成某种有价值的东西。

修改后的文章,更能突显其核心价值。于读者而言,用最少的时间,快速找到文章的重点;于作者而言,不断精进写作能力,做到文章的主旨和行文结构简洁明了。

过程或许麻烦而漫长,但最终你能亮点一个新技能。

好,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回答问题。

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精简写作,一直都有必要,而且很重要。

既能让欧阳修半夜快马追人,就为了增加一个字;更能让一篇不到九百字的《谏逐客书》,变成秦国命运的转折点,还帮助秦国挽留了大批人才。

对于新媒体快速崛起的现在,精简写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简洁有力、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文章,已然成为大众阅读的需求。

作为写作者,尤其是刚开始从事新媒体写作的人,或自身喜欢短文写作的人,更适合阅读《精简写作》,熟悉短文写作的套路,为写作保驾护航。

精简写作的关键,只有四个字,看读写改,不断循环往复,如是而已。


附录:

附上百度百科的《谏逐客书》链接,方便大家了解具体内容: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0%8F%E9%80%90%E5%AE%A2%E4%B9%A6/4493515#3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简写作,真的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