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红楼梦》中的死亡描写

在明清小说中,最为后人称道的莫过于《红缕梦》了。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以其浩如烟海的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后人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世态人情画。在这幅画中,既有宝黛的爱情悲剧,也有四大家族的败史;既有贾府的婚丧嫁娶,也有各色人物的生老病死。作为作者的曹雪芹对书中人物的死更是描写的独出心裁,让人物死得“恰到好处”。

书中对死的描写不可谓不丰富,死的人也是多种多样,既有主子也有奴才,既有少奶奶也有小丫头,既有男子又有女人。而作者最为用心的却是几个女子的描写:秦可卿之死,金钏之死,晴雯之死,黛玉之死,王熙凤之死。一部《红楼梦》可以说是以秦氏的风光大葬开始,以王氏的凄凉死去结束。

一、秦可卿之死

因秦氏之死在《红楼梦》一书所占地位极其重要,故雪芹对秦氏之死描写的极为细致,从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到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共用六回书来写了她的生、如何诊治,直到她如何死去,如何风光大葬。

秦氏之死是一个迷,书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法,但通过张太医的诊断我们可以看出一二:

先生道:"看得尊夫人这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需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需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必然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据我看这脉息,应当有这些症候才对.

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从上面诊断我们可以看出,秦氏之源在心,主要因其心性高强,聪明太过,思虑太深,所以不如意事常有,而忧虑伤身。“莫大于心死”,其心受伤过重,故虽有明医灵药也回天乏术。

秦氏死时正是贾府极盛之时,故其葬礼也是盛大之极,其余几人死时的葬礼无一人能出其右。咱们先来看一下书中是如何来描写葬礼之盛景的:

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祭礼摆在灵前.少时,三人下轿,贾政等忙接上大厅.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

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

观上对秦氏葬礼的描写真是奢侈之极,盛大之极。不只是葬礼仪式隆重,而且无论是吊唁的还是送葬的都是极有身份之家,无不是候门大户,官宦世家。由此可见贾府势力之大,权威之重。

有关秦氏之死还有可以说的就是秦氏托梦王凤之事:

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在这段描写中,秦氏向王熙凤透露出了贾府以后的结局,表面上指出贾府存在的种种弊端,并为王指出了解决的方法,其实却是对王熙凤的所作所为进行提醒,只不过王熙凤并未从中会到这一真理,最终也没能过凄惨的命运。特别是一句“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点出了贾府的命运。

秦氏之死还有一个疑点:贾珍为什么会对自己儿媳妇的死如此关心,竟以千两白银为其买来上好棺材,为其大办葬礼。这说明了什么?

二、金钏之死

较之秦可卿之死,金钏做为一个小丫头的死可以说是小之又小,她不过是王夫人面前的一个小丫头,因被宝玉调戏而后又被王夫人羞而投井自尽。但她的死却有很大的作用,既揭示了贾府上层人物的惨无人道、心狠手辣,又引出了宝玉被贾政打的事情。

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 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叹道: "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 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 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要是别的丫头, 赏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 "口里说着,不觉泪下.

看看王夫人说的多好听“心里不安”“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不知就里之人真会被她骗过了。而宝钗这位温柔和顺的姑娘对其之死更是说的轻松“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 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夫人看上去宽厚大度,有大家风范,其实却虚伪狠,不然又怎么会查检大观园,听信谗言,致使晴雯凄凉死去;而宝钗也是如此,她外表美貌而又温顺,其实却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顺从环境,对上逢迎,上面她在王夫人面前的表现便可说明。二人都有着深厚的封建等级观念,不只对金钗之死,对别人的悲剧,也多采取冷漠的态度。

三、晴雯之死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天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与金钏相比,晴雯虽也是,但其地位却与之不同:她不但是怡红院的红人,而且也深受贾母的喜爱。然而,她的结局却是极为凄凉,正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最终凄凉死去,空留宝玉这个多情公子空吟《芙蓉女儿诔》。

晴雯相貌美丽,心地纯洁,聪明伶俐,双手又巧,是怡红院里最拔尖的女孩子。虽是奴婢,但从不自轻自贱去巴结谁;相反性格刚烈,疾恶如仇,有话便说,而且常常是一针见血。这就坏事了。荣府大太太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是个心地邪僻的奴才,就因为晴雯平日不趋奉她,便忌恨在心,乘着“绣春囊事件”阴毒地使了手脚,在王夫人面前说:“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得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会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趒趒,大不成个体统。”这段话在一个爱子如命的封建贵妇心理上起什么作用,就可想而知了。王夫人认为是晴雯把宝玉勾引坏了,把她叫来,尖酸刻薄地辱骂一顿。当王善保家的随着凤姐来到怡红院搜检她时,“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掉出来”,当场给王善保家的一个大难堪。这种宁折不弯的性格,使她想当奴才也不可得了。就在她病体支离的情况下,被赶出大观园,在她那个不成器的姑舅哥哥的又破又脏的家里凄凄惨惨地死去,年仅十七岁。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间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红楼梦》把晴雯这个聪明美丽的少女写得光彩四射,楚楚动人,又把她的结局写得让人刺心搅肺,心酸泪落,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这就是现实主义手笔的魅力。

四、黛玉之死

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 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 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里说的是宝玉和黛玉两人的爱情悲剧。有人说,黛玉死于“恨”,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黛玉是为爱而死,为情所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书中第一回已将宝黛的木石前盟说的很清楚:

只因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离于离恨天外,……,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恩,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舒之意。……(神瑛侍者下凡,向警幻仙子挂号)警幻亦问起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以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由此可见,黛玉是绛珠草为酬灌溉之恩,甘露之惠,甘愿将一生之泪作为偿还之物。又何谈恨呢?

"(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这句沉甸甸的话是说黛玉"泪尽而亡"是为"万不不怨"的"万苦"。黛玉的"万苦"源于何?父母早亡、孤身无靠、寄人篱下、仰仗外家、身弱多病、善感工愁……?其实不是!因为黛玉的苦为"不怨之苦",--"为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知(不肯)自惜,遂不得已千方百计代其人惜之!"这方是万苦之源。黛玉千方百计惜宝玉,而宝玉对这些神情至意的苦心原语,"总未听见",所以才有第八回"也亏你到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她,比圣旨还遵些!"的嗔怪,也才有的三十四回哽咽了半日方抽抽噎噎的一句"你从此刻都改了罢!",这才是黛玉的"苦",全是"不怨之苦"。

黛玉虽苦却不因苦死,她的死是为爱。为了对宝玉那刻骨铭心的爱,她愿作出任何牺牲,当然包括死。黛玉虽在贾府倍受爱护,但那却不是出自真心的,不管是王夫人还是王熙凤,不管是各位姑娘还是各个丫头,都是表面上对她尊敬有加,然而这只是看贾母的面子实际上却不其然。别人对她的与众不同的性格多有反感,而她自身也是自卑的很,虽然她并没有表现在面上,但她的内心却是如此。她尖酸刻薄是因为她怕别人对她不重视,她爱表现也是怕别人发现不了她,她想通过她的才能来获得大家的真正的喜爱,然而她太天真了,她没有认清贾府那一群人的真面目,她失败了,她只好认命了,虽然一百个不情愿。最终她带着满腔委屈和对宝玉的爱魂归离恨天,只留下一个多情的痴心公子贾宝玉。

五、王熙凤之死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上面是对王熙凤的判词,在判词前画的是“一片冰山,上面一只雌凤”。喻贾家的势力不过是座冰山,太阳一出就要消融,雌风(王熙凤)立在冰山上,是极危险的。

王熙凤是“护官符”说的“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的小姐;嫁给荣府贾琏为妻。她的姑母是贾政的妻子,即宝玉之母王夫人。

王熙风掌荣府管家大权的时代,已是这个家族走下坡路的时期了。准备迎接元妃省亲时,凤姐慨叹:“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可见书中写的富贵生活较之其家族鼎盛时期还差得远,接着又趋向衰亡,所以说她“偏从末世来”。王熙风实际上是荣国府日常生活的轴心。她姿容美丽,秉性聪明,口齿伶俐,精明干练,秦可卿托梦时说她:“你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秦可卿出丧时,她协理宁国府,就是在读者眼前进行了一次典型表演。从千头万绪的混乱状态中,她一下子就找到关键所在,然后杀伐决断,三下五除二,就把宁国府里里外外整顿得井井有条,真有日理万机的才干如果她是男人,可以在封建时代当个政治家。然而她心性歹毒,为了满足无止境的贪欲,克扣月银,放高利贷,接受巨额贿赂,为此可以杀人不眨眼,什么缺德的事全干得出来,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女魔王。她的才能和她的罪恶像水和面揉在了一起。因此当贾家败落时,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她,将要凄惨地结束其短暂的一生。

王熙凤之死并不是突然的而是从第72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就作了铺垫:

鸳鸯听了,只得同平儿到东边房里来.小丫头倒了茶来.鸳鸯因悄问:"你奶奶这两日是怎么了?我看他懒懒的."平儿见问,因房内无人,便叹道: "他这懒懒的也不止今日了,这有一月之前便是这样.又兼这几日忙乱了几天,又受了些闲气,从新又勾起来.这两日比先又添了些病,所以支持不住,便露出马脚来了."鸳鸯忙道:"既这样,怎么不早请大夫来治?"平儿叹道:"我的姐姐,你还不知道他的脾气的. 别说请大夫来吃药.我看不过,白问了一声身上觉怎么样,他就动了气,反说我咒他病了. 饶这样,天天还是察三访四,自己再不肯看破些且养身子."鸳鸯道:"虽然如此, 到底该请大夫来瞧瞧是什么病,也都好放心."平儿道:"我的姐姐,说起病来,据我看也不是什么小症候."鸳鸯忙道:"是什么病呢?"平儿见问,又往前凑了一凑, 向耳边说道:"只从上月行了经之后,这一个月竟沥沥淅淅的没有止住.这可是大病不是?"鸳鸯听了,忙答道:"嗳哟!依你这话,这可不成了血山崩了."平儿忙啐了一口,又悄笑道:"你女孩儿家,这是怎么说的,倒会咒人呢."鸳鸯见说,不禁红了脸,又悄笑道: "究竟我也不知什么是崩不崩的,你倒忘了不成,先我姐姐不是害这病死了.我也不知是什么病,因无心听见妈和亲家妈说,我还纳闷,后来也是听见妈细说原故,才明白了一二分."平儿笑道:"你该知道的,我竟也忘了."

由此可见,王熙凤早已有,只是恃强硬撑,这就为她以后的重病缠身埋下了一个伏笔。而到了第106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她已是病入膏肓了,再到第110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她又为贾母后事硬撑病体操持,却偏偏天不遂人愿,处处为难,处处叫人猜忌。如此以来,王熙凤即使是铁打的金刚也难以支撑,何况是一个重病缠身之人。

凤姐这日竟支撑不住,也无方法,只得用尽心力,甚至咽喉嚷破敷衍过了半日. 到了下半天,人客更多了,事情也更繁了,瞻前不能顾后.正在着急, 只见一个小丫头跑来说:"二奶奶在这里呢,怪不得大太太说,里头人多照应不过来,二奶奶是躲着受用去了."凤姐听了这话,一口气撞上来,往下一咽,眼泪直流,只觉得眼前一黑,嗓子里一甜,便喷出鲜红的血来,身子站不住,就蹲倒在地.幸亏平儿急忙过来扶住.只见凤姐的血吐个不住.

经过这一事王熙凤身体更不如前,再加上贾府败落,贾琏对她也大不如前,终于在第114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上凄凉的死去。

随着贾府重要人物的一个个的死去,贾府也如霜打的茄子一样再也不能神气起来了,最后虽有贾兰考中但却也不能再复现贾府昔日繁华了。这一个个人物的死正代表了贾府一步步走向败亡。

写于2002年5月3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看《红楼梦》中的死亡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