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风波

穿衣风波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洗完澡后,俩儿子光着身子在床上玩,我拿了衣服让他们自己穿。小儿子拿着衣服就开始撒泼了:“妈妈,你不给我穿的话,我就踢死你。” 说话的同时,两条腿还真就屈起来佯装要踢人的样子。

说实话,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是很不高兴的,然而,我没有发脾气,而是装着很伤心的样子:“你真的舍得踢死妈妈吗?妈妈很伤心,很难过。” 然后小儿子笑着说:“我不舍得踢死妈妈。” 我紧追不舍:“那你要怎么说啊?”

大儿子赶紧接腔:“要这样说,妈妈,对不起,请你原谅。” 小儿子跟着哥哥说了一遍:“妈妈,对不起,请你原谅”。大儿子接着说:“以后我再也不这样说了。” 小儿子又跟着说了一遍:“我以后再也不这样说了”。我愉快地回道:“好吧,我原谅你。那你亲我一口。” 话刚说完,小儿子就在我脸颊上亲了一口。我帮他穿了上衣,裤子他自己穿的。穿完哥俩愉快地接着玩了。

试想:假如我在听到小儿子说的那句话就暴跳如雷,甚至打了他一巴掌,他的反应是什么呢?

他的第一反应是受到惊吓,害怕。第二反应是哇哇大哭。依我对他的了解,他会拿着他心爱的小被子伤心得躲起来,躲在另外一个房间,或者家里的某一个角落。他的心理充满的是委屈,难过和生气,甚至是短暂的怨恨。衣服暂时是穿不上了,最后我还要再花时间去安抚他。

其实,孩子只是模仿了大人说话的语气(威胁),他根本不知道:他说出来的那句话放在成人的世界里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只是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还远远达不到大人对小孩进行体罚的伤害度。大人可千万不能把小孩这种不当的言语行为上升到诸如逆天了,造反啊,逆子,不孝顺啊等等的高度。因为孩子千方百计想要得到的无非是父母的爱和关注,绝对不会是对父母的伤害。

所以,当孩子言语不当时,大人要做的是告诉孩子:他的话造成了对别人的伤害。如果他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他应该怎么说会更好,好好引导他如何正确地表达。平常大人与小孩沟通时,尽量语气平和,孩子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平和地与人沟通。

记住:每一次犯错,都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抓住每一次机会去引导他在犯错中学习。争取每犯一次错,孩子就前进了一大步。反之,批评、抱怨和打骂,只会把孩子从自己的身边越推越远。

武志红老师说,在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小孩,最容易使用的策略就是麻木。麻木是幼小的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孩子很痛苦,而又不能逃离或者反抗,他就会将感情与责罚这件事隔离开来,当再一次被打被骂时,自己就没有了情绪反应。那样,天天挨打挨骂就变得可以承受了。慢慢地,麻木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对父母的绝望。

大家可知道,那些偶尔被新闻爆出来的被父亲或者母亲活活殴打致死的小孩,他们每天都是靠着麻木和对父母的绝望这个保护层而生活的,直至有一天要么被打死,要么成功逃离,带着遍体鳞伤,从此极少回家,或者永不回家。

“棍棒底下出孝子” 我认为这句话就是个笑话,试问:要让一个经常挨打的人去孝顺那个经常殴打自己的人,这个人得有多精神分裂才能做得到呢?这样的 “孝子”绝对不是他自己,他仅仅是一个失去自我,完全把自己的意志给阉割了的“人”。遗憾的是,这句话被相当部分人给奉为经典。

我不需要这样的孝子。我要做的是:在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待其羽翼渐丰,适时放飞他们,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翱翔。

你可能感兴趣的:(穿衣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