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弃儿,还是哲学的宠儿?——《中国美学史》《西风破》随感

2017-02-11

陈小可

美学是什么?其实之前一直没专门接触过这个名词。在其他一些知识中偶有提及,也是分析某个问题的一个角度而已。但我觉得,但凡文艺一点的人,对很多东西,总是暗含了对美的感情吧。当然,这种感情并非指找个漂亮女朋友或是穿件漂亮衣服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潜在的生活态度,审物视角。

前几天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中国美学史》,最近在看一本关于西方美学的《西风破》。此处声明,我并非是看了两本关于美学的书就想在美学的领地里撒野,而是突然想说点什么,与美学无关,但因美学而起。

看中国美学史,有点像看中国历史的灿烂文化,而西方美学史,则多了很多我感兴趣的东西。像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以及古典主义。从美学之中领会神学,如普罗丁“神的放射”与“灵魂的回归”。爱伦·坡在《海伦颂》中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这不单单指希腊美女海伦,其实是对美学发展之源的归结。当然,如莎翁、弥尔顿——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所形成的英国浪漫主义,也是美学史上浓重的一笔,是我钟情的流派。在西方美学的世界里,那些一一向你走来的美学大家们,常常也是哲学家、艺术家。如此可见美学与哲学、艺术天然的融合关系。她在古希腊末被遗弃,在古罗马时期又重新在哲学里受宠。

如果说,艺术之美应该是一种感性的美,而哲学之美是一种理性的美,那么,介于其之间的美学,则掺杂了感性与理性。也即是说,能真正领悟到美学之高境界者,必是易感之人且有理性运思。于我,思维之中感性居多,所以,也只能在贤人的熏陶中去欣赏美学吧。

其实,我最想知道的是,何时,我可以在经济学中发现美。我知道,经济学之美是必然存在的,于我而言,他应该是个顽皮的小孩,一直躲在我的盲区,然后喜滋滋地说着“你来找我呀!你就找不到我!”

一直以来,对一些精神层面的事物情有独钟,而且感觉,在例如文字、故事、文化、音律、图画、色彩、构造等等的世界里徜徉,才有回归之感,那是一种享受,一种用你的感官去接受,然后用心去领悟的享受。可是,经济学却不是这样的,在进入经济之始,就要假定你是个理性人。然后你的思维就要跟着由货币,这种有着逐利本质的商品奔跑、流浪。成本、利润、国内、国际,不停地追着货币增值,还要处理它惹的各种祸端和冲突。总之,累啊!而且,人要始终保持理性的思维,作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不管是解决民生,还是世界和平,究其努力的方式都是渴望把一把钱变成一堆钱,那我可不可以说,经济学之美其实质,就是看到货币不停增值呢?或许我的想法幼稚的可以,但是,如果兴趣不在于此的人,如我,是不是永远也发现不了经济学之美了?

那天南宫先生告我说,如若你不喜欢利益之类赤裸裸的名词,学经济你可以全当为民生发展、为百姓做事。嗯,这个是把经济学上升到了经世济民的高度,个人人生价值也得以提升,但是,我似乎还没那么志存高远。国计民生,于我而言太空太远太天文数字了。惭愧!

还记得唯一一个世界级著名女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说:“我学经济学是为了不上经济学家的当。”听着很有感觉,姑且把它作为我的经济学之美吧。

至于人生的美学,尼采说,美就是生命力的充盈!

----------------------------------------------------------------------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每周六晚,准时与您相约~

更多精彩原创文章(书评影评、诗歌散文、哲学宗教、旅行美食、情感故事)、请戳下面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时光》,同时欢迎大家踊跃加入、分享自己的故事(留言评论功能已开启,欢迎“调戏”博主)~

艺术的弃儿,还是哲学的宠儿?——《中国美学史》《西风破》随感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的弃儿,还是哲学的宠儿?——《中国美学史》《西风破》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