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背后的势力角逐
更重要的是目前2G的数据业务实际上还占有半壁江山呢。虽然NB-IOT和LORA打得火热,事实上最简单好用的目前就是2G了,现实往往就是这样爱开玩笑的。
所以,我相信在“感、传、用”这个物联网基本架构上,目前以“传输层”或者叫通信这边风景尤其混乱,至少现在各自都在打群架之中!这种状态似曾相识,君不见当时在2000年前后,在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也颇有类似的情景。
大约在2000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火热发展,互联网的网络基础本身也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于是各种技术流派纷涌而出。总体上有几大门派:
第一类是以电信公司为代表的XDSL或者ISDN这样的接入方式,然后上面会用“ATM”或者光MODEM来作为主干。
第二类是广电为主的CABLE MODEM,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为基础,靠C-M作为通信终端,而且很容易进入家庭。
第三类还有电力线MODEM。就是直接利用电线或者说是电网系统进行通信。
在上述接入方式基础上,还有更大的以太网和ATM技术之争,互有优缺点。同时以太网也可以利用交换机直接布道小区或者写字楼内,就是现在的百兆或者千兆入户到桌面。
其实这样的竞争背后无非就是各种各样的势力在角逐。百团大战的背后就是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厂商们的不断进行产品的升级。最终以太网的方案和ADSL的方案各自在以自由市场和电信市场上分别胜出,之后C-M和电力线MODEM就都推出了市场。
向左还是向右?
之所以提到这段历史,相信互联网的从业者们多少都有一点记忆。今天我们同样站在物联网的历史进程上,你说最终会怎么选择呢?
笔者认为还是从几个主要的方向来看,这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
1 、技术的选择请记住决定权在于市场要素!
当前又是一个多方混战的局面之中。去年还发生了因为主管部门对于无线频点的限制,导致LORA技术的厂商们集体发声,隔空与主管部门喊话的事件。
这个一定是当前产业界的必由之路。作为物联网重要的通信方案,LORA的出现实际上是对以运营商为主导的传统电信业者的一次边缘逆袭。甚至速度和规模都很有力度。
LORA作为网络型投资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成本相对很低,建网后也不再产生其他额外的运营服务费。所以特别适合中小型的行业用户。性价比目前优于其他方案。
不过这样的方案对于以“大连接”为核心的运营商们无疑是个挑战,要知道潜在的用户就是那么多,不可能双重使用的。所以这个时候就是上战场了,运营商最主要的利器就是规模化竞争和庞大的规模!
当然全国一盘棋这样的大手笔,不是某些通信厂商可以简单抗衡的。一旦运营商集体发力NB-IOT的时候,LORA就真能退居到辅助位置,或者叫拾遗补缺了。
2、技术的发展是有清晰的商业路线的!
2G退步退网最终的决定是谁呢?是利益!
今天我们来看运营商在各方的烘托下,必须主动拥抱物联网的发展,其展示肌肉的最佳手段就是使用创新技术和手段,从而推动市场,这时候NB-IOT无疑是最佳的女主角!闪亮登场,迅速造星,这些目标都达到了。
不过家里头还有2G这个老姑娘呢,吃苦耐劳这么多年,最主要的是她还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呢。最最重要的呢是成本几乎为0,毕竟建网这么多年,投资也回收的差不多了。2G的基站也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无疑是最好的一张移动通信基础网络。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三大运营商由于各自的发展历史不同,包括采用的标准体系不同,从规模到发展上最好最具优势的是中国移动。而联通在2G基站上,由于历史原因,对于2G可能也没太多留恋的地方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3、物联网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当前还没有爆发性的业务点出现!
这是当前整个物联网产业最让人尴尬的地方了。你说物联网搞了这么多年,看上去也很美,哪哪都能用上,可是从头到脚细数一遍,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产业,甚至会觉得就是个伪命题。这样看法的人当前大有人在。
物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太一样。用句老生常谈,你要看到底认为物联网是什么?如果看不清楚物联网的本质的话,可能得出的答案就完全会南辕北辙!
一类观点是技术流,认为物联网就是一种技术!
可是物联网到底算是哪门子技术呢?传感器?芯片?RFID?还是NB-IOT?那软件算不算物联网?阿里说物联网是第五赛道呢?怎么解释呢。。。。。
显然物联网不是某一项或者某一个单一的技术或者技术体系。其实物联网应该是一个支撑性的技术架构或者是技术体系。这就是如同网上能查到的那个物联网技术定义来说的。
第二类观点是产品流!把物联网当做某一个产品,对不对?也对也不对。
笔者之前分析过很多物联网的产品,小到芯片、传感器,大到今天的智能汽车,都可以说是物联网的产品。可这类产品又是在物联网整个体系架构下的各种衍生形态出现的。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或者某一类产品,包括我们常常提到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甚至是智能手机吧。都是物联网!
第三类观点是平台或者是系统论。把物联网当做类似云那样的平台,或者是大数据一样的系统,对吗?曾经有很多人持有这样的观点,甚至在物联网发展的某些特定阶段,这种观点曾经也是很被认同的。不过我们只能说这只是物联网的一个局部而已。
我记得我们理事长建宁同学曾经举过一个“盲人摸象”的例子,我认为特别形象!你摸的部位决定了你的认知,而事实上如果你不是盲人,从而能看到全局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必须站在一个高度上去看待物联网的问题。
物联网到底是什么?说到底,核心是产业!当年国家定义的物联网就是一个战略新兴产业。而且这个产业大到你无法想象!
我曾经一度对于当年的《物联网十二五产业规划》这个最早的国家级政策抱有希望,很多人可能都会跟我类似,相信国家的政策规划上一定会有物联网的名词解释,或者叫定义吧?
而事实上呢?你去看看这份文件,通篇都没有对物联网的具体定义下过一个清晰的解释,但是它又站到了一个极高的高位,将物联网的产业属性做了最好的诠释!
2011年1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分现状及形势,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5部分。
1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至2011年,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国物联网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
在安防领域,视频监控、周界防入侵等应用已取得良好效果;在电力行业,远程抄表、输变电监测等应用正在逐步拓展;在交通领域,路网监测、车辆管理和调度等应用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在物流领域,物品仓储、运输、监测应用广泛推广;在医疗领域,个人健康监护、远程医疗等应用日趋成熟。除此之外,物联网在环境监测、市政设施监控、楼宇节能、食品药品溯源等方面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
4、物联网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5、加强产业联盟建设,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协同发展、影响力强的产业体系。引导企业间通过联合并购、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方式形成大型的物联网企业或企业联合体,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传感器、核心芯片、传感节点、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传感器网关及信息通信网、信息服务、智能控制等各领域打造一批品牌企业。
6、开展经济运行中重点行业应用示范。重点支持物联网在工业、农业、流通业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开展面向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示范。
重点支持交通、电力、环保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物联网在重大基础设施管理、运营维护方面的应用模式创新,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监测管理与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面向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示范。重点支持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推动面向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
这么多内容,你可以看到物联网包含的方方面面,既有核心技术,又有核心产品,还包括若干行业领域。所以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开玩笑说,物联网是什么?就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5G和物联网怎么联?
好了,说了这么多行业发展,最后还是要讨论5G的问题和物联网怎么联的问题!一直以来,对于5G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面认为产业界需要尽快商用5G来满足新的需求、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对于5G的高额投资却不能带来高额收益的担忧,并不希望5G快速商用。
不过站在GSMA角度来看,虽然5G备受欢迎,但截至2025年,预计增长范围最大的仍是4G。由于5G面临着大量的应用场景,不确定的是并非每个场景都有明确的商业模式,但确定的是5G投资密度会居高不下,因此两者天平需要在一个均衡的状态下,并非越快部署越好。
预计到2025年,全球5G连接数仅占所有移动连接的14%,而4G成为份额最高的移动连接形态,占据53%,2G快速萎缩至4%,3G为29%。
从5G的标准化进展来看,2017年12月3GPP冻结了5G非独立组网的第一个标准,标志着5G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预计到2018年6月完成独立组网的标准。不过,这些标准主要聚焦在增强移动宽带(eMBB)这一场景,以及部分低时延的场景,并不支持大规模机器连接(mMTC)的场景。
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3GPP RAN第79次会议上,3GPP确定了R15标准版本支持NR与NB-IoT/eMTC共存的增强与5G核心网对接,R16标准中5G NR mMTC应用场景不会涉及低功耗广域网络,会继续依靠NB-IoT/eMTC演进。从中可以看出,作为4G LTE向5G过渡的NB-IoT/eMTC将在长时间内承担物联网的任务,与5G eMBB、uRLLC长期存在。
从设备厂商、运营商进行的5G实验、测试计划也可以看出,目前主要聚焦于增强移动宽带的支持,逐渐开始对高可靠低时延场景的支持,短期内并没有对大规模物联网场景的支持。在这一场景率先商用基础上,5G智能手机终端将快速商用。
GSMA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5G报告》指出,通过对中国移动运营商的调研表明,5G投资相比于4G将更加平缓和持久,大概将从2018年持续到2025年。初期商业部署很可能主要瞄准城市地区,投资在小基站、新天线和主设备,以及使用光纤回传进行传输升级(高达10Gbps),以支持低于1ms的时延要求。
后续5G覆盖将扩大到更广的农村地区,这可能需要新的站址和更多的资本支出,但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将进一步考虑商业成本和标准支持的情况。
最后我们在仔细看看应用吧!目前已经落地的项目基本包括:智慧水务、畜联网、智慧燃气、智能家电、智慧停车等应用,这类项目无疑都是一个端到端综合性服务,运营商以集成商、解决方案商、平台供应商等多样化角色切入。
同时笔者认为在这样的项目上,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基本上不是运营商,用户主体和投资主体将成为主角,如何探索出具有成长性的商业模式就是重中之重了。
除此之外,其实物联网站在产业方向去看,就会形成一个包含全社会的各个方向的一个大应用系统,那就是更为广阔的一个应用场景模型了。不过很多这样的场景其实不涉及太多的通信本身,更多时候是从产品和系统方案内部去看待。通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这样一来,你就完全清楚了。2G还是5G重要吗?既然整个物联网的产业都在演进变化之中。所以别太纠结哪个通信模式会最终取胜!今天如果说从人类互联网上网的角度来看,4G无线上网正在成为主流啊,WIFI也是所有家庭和公共场合的主流呢,设备的连接主要最大的量还是蓝牙为主吧?
物联网涉及的要素和内容太多,不同的领域可以在自己的行业内多多思考吧?千万别再犯盲人摸象的问题了!
|作者: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秘书长 王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