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说,自己原先是沉默的大多数,40岁以后才开始发声,不再沉默。
在那个年代,沉默者的确占多数,这应该有两个原因,其一保持沉默一般来讲是相对安全的。其二,大多数的人即使发声,因为音量太小,作用不大,再加上扩音器都在极其少数人手中,所以干脆闭嘴。
但是,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手机网络的兴盛,让所有发声者有了同样的大喇叭。沉默者不但有了安全发声的环境,也有了诸多发声的途径,发声的人多了,于是成了喧闹。
比如朋友圈,每个人都在表达,微商尤甚。当初的朋友圈发声者中还是有朋友的,直到商人霸屏,已分不清友谊真假,朋友见利忘义,于是友情也渗了水。
还有一些就是给自己孩子拉投票的,本质上也是商人的间接卖货,无辜的家长为了在自己孩子面前挽回做爹娘的尊严,乐此不疲地成为了商家的帮凶。我曾经看到一个家长为拉票,连续刷屏转帖上百条,让人感叹母爱之伟大,可惜,不知道孩子是否因此更爱自己的娘,倘若不是,真该叫冤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我们,在现实中投票的机会太少,所以都攒着劲儿,全投在了网络上。
当朋友圈变成了百货大街,让不喜欢逛街的人自然蹲在自己家里,干脆不出门,毕竟街上的噪音实在太大了。
当沉默的大多数朝着喧闹的大多数演变,于是原来真正靠思想发声者开始躲避,变成了沉默的少数派。他们不想跟傻子争论,防止自己也变傻。真正有能力的人保持沉默,而发声的人都在卖货或者拉票,这是比较不好的现象。
当人人都在讲话的时候,人人也都在成为聋子。大街上,聋子对着另一个聋子讲话,大家都互相点头(点赞或投票),以示友好。
或许,我们习惯了领导发言,对普通群众的发言缺少敬畏之心。但是,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沉默太久,又放大了急于表达的欲望,于是格外喧闹。
我们的世界正在被喧闹劫持,你我都是人质,也都是劫匪。
比如,当你看到我写下如上文字的时候,你就是我的人质,而我却也莫名的成为绑匪,并承受着内心良心的不安。我绑架了你,在大概2分钟的时间内又彼此解放。倘若我的发声不小心被你听清,而你又无法辩识我言论的流毒深受其害的话,被解放的时间可能会拖得更久一些。即便我们彼此解放,下一刻又有新的绑架发声。
我写作,其实就是我想表达,至于表达的内容究竟有没有价值,这应该是读者自己去判断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鲁迅先生提倡的开卷有益在今天的语境下未必科学。因为有太多像我一样仅仅以自我表达而写作的人,从不考虑读者的需要与否。
这并不是说我就提倡一切以读者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写作模式。
相反,如果作者只写对读者有用的"干货",这样的文章也未免沾染了功利而变得没那么可爱了,本质上还是一种卖货。况且,大多数的所谓‘干货"仅仅是一种兴奋剂而已,时效有限,伤身灼心,需谨慎对待。
如此看来,保持沉默的少数派在此刻却弥足珍贵,不被绑,也不去绑别人,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问题是,他们的声音才是我们需要的声音,却被时代的喧闹声淹没,或者被自己的尊严淹没。
时代的潮水终将退去,希望如你我的裸泳者,用真诚的心代替虚假的噪音,早点为自己准备好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