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看得见你未来的样子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多么经典的话语。

只是,再经典的准则,也有它的缺失。

奉典而为,虽是上选,却不是最优。

甚至,能蹉跎人的一生。


人生最担心的是什么?

我觉得是:迷失。

经常有人说找不到方向,

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即使走的是一条通常意义上的正路,

走到终点一看却并不是自己所想去的地方,

这岂不是也是一种迷失?

你要看得见你未来的样子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帝视角”,

初闻这个词觉得很玄虚。

细细了解和品味后才知道,

它的含意其实很浅显。

正因为浅显,

才容易被人忽略。

我们倾向于认可较为繁杂的道理,

把简单的道理包装的复杂点,

除了标新立异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了解的兴趣,

倒也是一种无奈,

颇有讽刺意味。


所谓“上帝视角”,

简单点说就是:站的高点,看的远点。

压缩时间和空间,

站在现在考虑未来,

从未来角度规划现在。

无非又拆分成了我们熟知的两个原则:

(1)活在未来

(2)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感觉走了一条新路,

探寻新的道理,

期待新的发现,

兴致勃勃走过去却发现又绕回了一条老路。

该高兴还是悲哀?

只是这拆分出的两条原则,

又似乎缺少一座桥梁。


有些“好事”只需“但行”,

真的无需问什么“前程”。

权且把这些好事称为“基础性好事”吧。

大部分的良好习惯都属于这一类,

只需去做,必定得到回报,

能够兼容一切价值观和个体需求的回报。


有些“好事”,真的不是蒙头去做就好,

会因个体的价值观和需求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人生最大的资源是时间,

更确切的说是被有效分配利用的时间。

时间资源的有限性又决定了我们必须从众多“好事”中有所取舍。

权且把这些称为“个体差异性需求的好事”吧。


那么如何取舍呢?

“你要看得见你未来的样子”。


你首先要用“上帝视角”穿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和思考,

你要成为的样子,和你要的生活。

用你自己最终得出的结论去指导和规划自己要但行的好事。

这样你“但行”的好事,才不会盲目。

这样你“但行”的好事,才富有成效。


从这个角度,人生的轨迹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1)如蒲公英随风浮荡随遇而安——无为

(2)如陀螺般旋转不休不问结果和去向——盲为

(3)知道自己要去的岛屿,规划海图航行——择为


没错,

世事无常,

无一法可以克万难。

没错,

道路曲折,

无一路可直达所想。

或许,

永远无法到达成你想成为的样子。


只是,

你仍要看得见你未来的样子。

把她当成灯塔吧,

有她引导,

起码不会去错车站,

起码不会迷途太远。

你要看得见你未来的样子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要看得见你未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