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的墨尔本(一)

读到一篇文章,说二十几岁住在哪里很重要。海明威有句话,“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居住过Paris,那Paris将会跟着你一辈子”。其实,不论哪个年龄段,环境对于人的改变实在太大。经历是你自己的一面镜子,如影随形。
来澳洲读书,其实是自己妥协懦弱的结果,当时一心投向美利坚,然而后来gre虽然勉强可用但托福没有上100+让我挫败不已,再加上琐事不断不厌其烦(其实这些描述也正解释了我终究没法去成美国,求仁得仁,是我自己做得不够)……这件事让我在拿到offer的时候悔恨大于欣喜,并不是说现在学校不好,但是自我厌弃至今日。
人总会说让自己不后悔,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不是得不到的总在骚动,而是你本来可以更好可是你中途放弃,所以对于那些好心好意开解你“不用那么拼、女孩差不多可以”的那些话,自己看着办吧。并不是要把责任推给别人,而是更恨自己意志不坚定且“听话”不用脑。在意识到自己懦弱的时候不是分析问题症结找出解决办法并给自己打气而是“寻找”自己“想听的话”去听,蜷缩在看似温和的庇荫之下。对于后来的一切,应得的当然是大大的活该。尤其是在这里又发现更多可能性之后,一方面是兴奋机会哪都有,柳暗花明;另一方面更是觉着当时的自己简直被下了降头,为什么会怕那么多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忧伤的墨尔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