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 | 杂记一 升级之难

这篇记录我的一些观察、所闻和问题。端午假期上午在诊所接待了两家人来看病,下午和斯坦福教授聊项目。

那位少妇的老二常拉肚子,因为她变着花样给幼儿吃水果,太寒。被告知3岁以前小孩不要吃水果,这与她朋友圈里妈妈们的习惯相反。中青年看微信、头条,老年人信电视、专家。从这些碎片化又兼商业利益驱动的来源吸收知识,去伪存真,要求挺高的辨识能力,有专业度的门槛,还有时间成本的。

斯坦福教授说今后数据肯定会显示肺癌死亡率攀升与雾霾、吸烟直接相关。抽一根烟相当于在爆表雾霾中呆几天。对抗雾霾有帮助的有维C、维E、鱼油,是经过公共卫生机构论证的。注意保健品不要吃过量,比如鱼油过量会损害凝血功能。室内安空气净化器肯定也是一个基本的解决方案。

那么我身边的男生有小一半抽烟,不少是从大学或工作之初开始的,平均一天半包到一包,这不是在恶劣环境下给自己再加伤害吗。问解医生,他说中国人的娱乐太少,抽根烟喝个小酒就是娱乐了。我说,嗨,年纪轻轻,咋不去约会呢。说中国就没有约会文化,美国那种两情相悦的约会在中国是耍流氓。好吧好吧,相亲相亲,为什么好多女孩子剩下呢?如果女人想靠婚姻靠嫁得好提升一个级别,在这趋于同工同酬的时代,哪来那么多优秀的男士呢。貌似美国中产阶级那些个娱乐,在中国都是富人阶级才开始玩起来。一些怡情的大众文化也还没被国人接受。

中国好多行业在讲消费升级、知识付费、改变行为付费,其叠加效果是让生活品质升级了吗?

中国这4亿人的中产阶级,焦虑来自于两个方向,向上看到少数人奋斗加机遇成为富有阶级,向下看到更多家庭努力也维持不了宽裕的生活。不知不觉焦虑就传递给下一代,学区房啊,教育投资等等。美国的中产阶级也焦虑,程度不高,虽然中国人、印度人在哪都比较焦虑,主要是美国社会稳定,不像中国近年的巨变啊。

问题一堆堆,解决要靠自己吧。互联网应该能提供很多可能性。比如软件行业,中国的程序员懂英语会翻墙,在工具上,获得开源项目上和国外哪有半点差距,眼界高、职业素养好的可以和国外程序员平等交流甚至超越。话说英语不好的,翻译器都足够日常交流了。所以找找有趣、没压力、不功利的玩法好不好。

目前有两个想法:

1. 注册者要标身高体重,按级别划圈子,想见帅哥美女的自行打卡减肥。在这么残忍的前提下,我们提供良心的饮食运动方案,和某些喜欢微胖的帅哥美女的关怀。

2. 如果支持双语版,有语言不通的用户,程序可以调 translator 帮助(应该不难做,视需求而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饮食男女 | 杂记一 升级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