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三重门》

读后感|《三重门》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知道为什么会去拿起这本书

但还是一字不落的看完了。



书中描述的是 主人公林雨翔

由于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混进了文学社。当全国作文大赛即将举行的时候,文学社的教师马德保带他们出去游玩,以捕捉写作素材。

林雨翔通过这次外出认识了同校的一个女孩SUSAN,并喜欢上了她。SUSAN也在以后与林雨翔的交往中喜欢上了她。但SUSAN没有向林雨翔表白。

中考时,SUSAN为了能与林雨翔在同一所高中,放弃了五道选择题没做,最后进了区重点。而林雨翔由于离区重点的成绩相差两分,其父亲又阴差阳错的用钱帮他买到了市重点。在市重点,林雨翔由于对应试教育和周围同学的不满,表现得很糟糕,SUSAN为了断林雨翔的相思之苦,让罗天诚和沈小溪写信给林雨翔,说SUSAN在区重点和一个理科尖子好上了,约他三年后清华见。林雨翔逃夜出校,被学校发现,给予处分。林雨翔心情很乱,拿着体育训练得来的十七块钱想出走,又怕自己胃大命小,徘徊在夕阳中……

读后感|《三重门》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读完 感触颇多。

一千个人 内心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刚从高考出来的我

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

韩寒以相当高的频率暗讽当今中国的各种时弊。小至生活小事,大至国家教育制度,无一不成为韩寒的笔下亡魂。


他说的很对 可那又怎样。

读后感|《三重门》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高中时

忘记了之前读过他的哪一本书

也是同样在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

读完觉得很痛快

然后听首歌

把桌边的试卷挪过来

继续应试教育。

……

总不能失去理智

像十年前那位白卷考生 徐孟南 一样

用自己卑微的力量做无声的反抗

最后又在2018年 重返高考考场

我也没有后悔了解到韩寒和蒋多多。如果当年只是埋头苦学,没看韩寒的《穿着棉袄洗澡》,我很可能还是被蒙在鼓里瞎学,很可能没有后来的思想转变。一条流水线出来的学生没有灵魂,对此,现在的我,还是拒绝。如果不是2006年的高考零分事件“蒋多多事件”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也不知道一向极其内向的我会不会走上绝路。高考后,我虽然略感后悔,但对韩寒和蒋多多有谢意的。
有了对“零分”悔意的第二年,我就想复读,再次高考上大学,可父母不同意。之前的愧疚,让我不想再违背他们。我选择了顺从。


读后感|《三重门》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亲身经历高考的洗礼

所以有感同身受

如果全部的人都不说 保持沉默 那么将会看不到希望 一片的黑暗

如果有人说出来了 我们会发现 原来还有和我们一样想法的人存在 我们联合起来 至少相互给予希望和鼓励

这是我对韩寒做法的想法。

读后感|《三重门》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但摆在眼前的是

市外农村文科考生

用最烂的教育资源

尽管兢兢业业三年

还是改变不了文科生的命运。

僧多粥少 不是说说而已。

全国卷

文科线443 最低2A学校录取 509分

供孩子上完高中

在极其不重视教育的小地方

已经快用尽力气

哪还有希望去2B。(一年两万多的学费)

读后感|《三重门》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于是 我见证并经历着

从小地方努力考上县重点的初中同学

名字很好的县重点

可不过是个落后县 教学制度宽松

自然而然地 老师也不会太负责。

我所在的 所谓省实验学校

就比如我同学

高三一年 六个科目

除了数学 其余全部靠自己复习。

在学生普遍水平都不怎样的环境出来

很争气地超本科线四五十分

却因为家庭压力

最后还是去上大专

承受着周围人的冷嘲热讽

“早知道是这后果 怎么不初中读完去上五年制大专啊。浪费钱!!看看人家  到时候还比你早出来工作!!”

对自己的未来迷茫。

看不到方向。

高中三年

没有练就所谓逻辑能力

离开高中 所有学过了的东西

似乎真真正正的 就是一团废纸。

而最大的错误

就是懵懵懂懂选了文科。

(就算是老师 也不会在你选科的时候

给你分析文科生趋势 等到自己意识到

已经晚了。)

读后感|《三重门》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笑着调侃  人一走就改革

我们默默感慨    三年努力白费




然而 彷徨 不就是青春常态吗?

但愿

待到看懂生活那天

我们可以

与幸运撞个满怀。

读后感|《三重门》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后感|《三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