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学琴周年记

   3月29日,我开始学琴的日子。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第一次见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琴",瞬间想到笑傲江湖中两位高人的琴箫合奏;一曲《沧海一声笑》,荣辱名利皆忘之;古今多少事,都付渔樵笑谈中。

古琴|学琴周年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勾挑的《沧海一声笑》到很喜欢的曲子《平沙落雁》。今天我更想写的是这一年学到的琴外的东西。记得老曹问过为什么学琴呢?我说,很简单因为可以让我安静。厚重古朴的琴音,涤荡心灵。历史积淀的古琴文化更是吸引了我,从简单的介绍开始,到琴学琴道,越发感觉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个分支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为"诗、书、礼、易、乐、春秋",(好像记错了,多出一部了)。

   乐,在中国古代处于很高的地位,当时很多的度量衡都是由音乐中定位出来的。所以一个国家的乐礼制度一旦失衡,整个国家也即面临着动荡不安。健康的音乐让人向上,污浊的音乐让人萎靡;殷商的末期整个国家处于荒淫奢靡的阴暗之中,整个国家的音乐也萎靡的。当遗留下来的殷商音乐被师涓(待考证)在君王前演奏时,年迈的师旷当即呵斥,这是亡国之音,应禁之。可见"乐"在中国古代的影响。后来科举制度也包括了"乐",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古代的"知识分子"们都是左书右琴(应该是,因为古代尊左为上),音乐对整个国家的影响更可见一斑。

古琴|学琴周年记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陶潜以无弦之琴也能乐其一生"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此时琴已超越了其本身,而是文人墨客的一种精神寄托。伯牙以"高山,流水"明其知音难觅;孔子以《幽兰》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阮籍以一首《酒狂》宣泄内心对当局者的愤懑;嵇中散临刑前的《广陵散》更是慷慨激昂!所以我觉得琴与人心是相通的。娱己不娱人,即弹琴到了一定境界就完全是内心的表达了,就是音与意合,琴音随着自己的心境而出。当然这要以完美的琴技为前提的。不过若只是娱己,那么陶渊明的无弦之琴都能乐己,我们又何劳于是《仙翁操》还是《流水》呢!就像有异国人买琴,仅仅是为了弹弦后,享受音出到余音渐逝的短短数秒!

   似乎有说不要专心修炼琴技之嫌,这点要声明:指与弦合、弦与音合最后方可能达到音与意合的境界,尽情的让琴音跟着心流淌吧....

   思维有点意识流了。修身养性,宁静致远。无论学琴以至生活,修心为上。

                                        数年前于杭州

   备注:正文所有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琴|学琴周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