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未来10年,在潮中戏水还是被大浪抛弃?| 阿里内部干货

摘要: 未来十年,也许在大爆炸的过程中, 智能商业的格局会初步确定。 三条主线和两个趋势 未来十年依然是三条主线:在线化、智能化、网络化。 在线化,就是IOT。 我们最终会实现万物互联,实时互动的在线,物理世界都会有一个虚拟世界的映射。

未来十年,也许在大爆炸的过程中,

智能商业的格局会初步确定。

曾鸣:未来10年,在潮中戏水还是被大浪抛弃?| 阿里内部干货_第1张图片

三条主线和两个趋势

未来十年依然是三条主线:在线化、智能化、网络化。

在线化,就是IOT。

我们最终会实现万物互联,实时互动的在线,物理世界都会有一个虚拟世界的映射。由于芯片和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急剧下降,IOT对于社会的发展将是极具渗透性的,它将极大地扩大智能商业的边界。不过IOT里程碑式的产品还没有出现,这个时代还没有真正的到来。

智能化,AI技术将极大地增强黑洞的能量。

过去十年,AI作为创新技术已经产生了这么大的价值。虽然每个人对AI的未来判断不一样,但是大家都相信AI技术的进步还是会持续不断地高速发展。

网络化,协同网络急剧扩张

由于一个网络起来之后,它会天然地在往外扩张,整个经济的网络化进程会加速。你必须至少在其中一个方向有足够大的发展和突破,才能在未来有自己的优势。

我能看到的两个比较重要的趋势是:现有的智能生态会继续大爆炸,多元物种蓬勃发展。

有人会觉得阿里、腾讯的生态圈过于强大,可能抑制了创新的发展,实际上这些生态圈本身也孵化出了非常多有价值的企业,包括十年前开始发展起来的淘品牌,以及腾讯平台上很多开放的企业,都会在这一两年成为上市公司。

当一个生态爆炸的时候,里面各种各样的物种都能得到巨大的提升。接下来百亿美金、百亿人民币的机会非常多,尽管千亿美已经很难,但类似阿里这样的生态体可能出现的两个路径已经可以真实看到。

第一,传统产业升级为智能商业,包括教育、健康、交通等,本身都是几十万亿的大产业,在转向智能商业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平台级、生态级的领先企业,未来十年应该会是一个主流。

第二,颠覆式技术形成新的黑洞。如果两年前我讲区块链、讲比特币,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是今天已经不用过多解释。我们看到区块链,由于对生产关系的重构,正给整个社会带来一次大变革,已经是看得见的一个颠覆式的技术。

AI能不能形成颠覆性的二次创新,争议很大,但是它的持续进步有可能在未来的任何一个时间点完成突破。AR也会有很大的可能性。我们如此强调智能商业,其中一个原因是:源头技术仍在不断进步。

曾鸣:未来10年,在潮中戏水还是被大浪抛弃?| 阿里内部干货_第2张图片

三个轴的具体判断

我展开讲一下,在这三个轴上的相对具体的判断。

第一个是IoT。IoT的本质是创新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转换。

在IoT时代,人的五官可以被计算延伸,会得到极大的膨胀。语音识别已经基本上是接近成熟的技术,它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人机互动方式;视觉,今天大家所熟悉的人脸识别就是视觉感知能力的延伸;感知,会出现应用级的AR设备。

大家想想看,如果我们的五官,甚至大脑都能以某种方式直接跟整个计算网络连接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效率的提升是无法想象的,这是lOT的本质。同样的,由于物理产品有了信号、通讯模块、计算模块、处理模块和感知模块等,它们之间的互动会越来越智能化,能够对话,也能够进行判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早期看物联网的时候,一直在看智能音箱、智能家居,两年前我突然意识到:IOT的里程碑式的产品,很可能是无人驾驶汽车。

因为未来两三年无人驾驶技术应该相当成熟了,而由于这是一个如此巨大的产业,可以承受非常大的固定资本、前期研发的投入,当这个产业被突破之后,芯片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各种成本都会是几何级数的下降,整个的世界将会被改观。

第二个是网络协同。谷歌把广告在线化,淘宝把零售在线化了。在此基础上,我们看到这两年网红的发展,其实是创意和营销开始互联网化。

当前台的应用都互联网化之后,自然会发展到从制造到采购的全链路重构,中间有很多的环节还是完全离线的,它们都会逐步地在线化,被并入到协同网络当中,更好地完成客户的需求。因此,几乎在每一个行业都会经历从传统的、封闭的线性供应链,走向开放的协同网络的完整过程,这中间有巨大的商机。

第三个是智能化。首先我跟大家讲一点,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未来算法会像云计算一样,成为基础设施。因此,算法本身不会是一个壁垒,反而是企业可以应用好的一个工具。

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都已经开放了基础算法库,将来每个企业做应用的时候,首先需要一个人工智能训练师,在特定的场景下调参数,让结果变得更优化就好了。

第二点就是深度学习,包括现在的增强学习会在每一个行业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包括工业4.0的很多想法,其实都是基于规则做的自动化,而不是基于机器学习。让机器随时随地做决策,那才是真正的智能化发展。

这一点比较专业,我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基本是所有公司用的算法,都由计算机科学家设计,是一个黑盒子,我们知道结果越来越好,但其中的过程我们是不知道的。但是,当我们进入越来越复杂的领域,比如说像淘宝这样牵扯到人的场景,就一定会有博弈,那在博弈的情况下怎么引进好的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把机制设计的理念引到平台管理,甚至把它变成算法的一部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领域。

对于社会科学来说,这也是一次巨大的创新机会,因为它可以像物理那样做实验,这样可以推动这些学科变得更加科学,从而带来整个社会价值的提升。

大变革时代,战略选择变得更困难

要想在智能商业的时代取得成功,战略最基本的一些思路都要被改写。除了传统的定位之外,我觉得新战略中间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叫做——点、线、面、体。

在未来的竞争当中,企业战略决策的第一个核心是要在一个怎样的网络去竞争。是作为一个面,一个网络平台,引领一个生态的发展;还是在特定的网络里面,去做一个点或者去一条线,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选择。

我再强调一点,由于互联网上资源流动的速度跟范围比以前大了很多,赢得未来的竞争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资源,而在于你能调动什么资源,即你在网络的某个节点,创造什么价值。

因此,对于未来的企业来说,外部连接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内部管理。

如果我们从十年再往回拉近一下,未来三年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向是产业互联网的突破。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平台都只是完成了非常浅的连接,很多的产业,仍是复杂的互动,以及有一套非常复杂的利益分配机制。如何把复杂产业从线下搬到线上,完成网络协同,植入数据智能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我前段时间突然意识到,过去几年,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不像大家想象中发展得那么快的原因在于——我们想的是互联网+,我们觉得把互联网跟传统产业加在一起就能够发生神奇的转变。但其实,我们真正要的是互联网X,是把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思维,和某行业的基本规律在一起碰撞、再构和创新。

今年年初蚂蚁金服有过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讨论:蚂蚁金服是techfin还是fintech。海外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叫fintech,但是蚂蚁的初衷是techfin,是基于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创新金融服务,tech是基础,fin是创新。

因此,马云还特地跑到蚂蚁金服跟大家开会说,蚂蚁金服必须回到初心,我们是用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公司,而不是用技术提升金融效率的公司。

最后总结一下,接下来的十年,智能商业的格局将初步确定下来,这十年对于诸位来说非常关键,这关系到你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还是被越来越大的浪潮所抛弃。

本文作者:曾鸣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鸣:未来10年,在潮中戏水还是被大浪抛弃?| 阿里内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