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形散”写作指导之三:缓急有致,形式纷呈

缓急有致,形式纷呈,这是从时间运用的角度提出来的,就是在散文写作时,讲究时间词语运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时间的表意上,时而用大时间,时面是小时间;时而在某一段落出现几个时间,时而在几个段落不用一个时间。这样,时间多时急迫,时间少时舒缓,形成变化之势。运用的形式,既有用于段首的,也有用于段中段末的;既有意义比较实在的时间名词,又有比较虚幻的时间副词,以各种形式纷纷呈现。当然,这些时间词语,多在文中起过渡转换作用,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何处多用何处少用或不用,又要根据人事物景的发展变化而定,又要根据主题和写作需要而定,根据“形散”的要求而定。

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就其篇幅来看,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局部性的实施。就是在散文的某个段落或层次中,时间词语的运用极具“形散”的特点,既有大小时间的密切配合,又有虚实时间的纷呈展示,还有它们运用位置的灵活安排。由于这些时间词语的变化多姿,使行文显得活泼生动,不拘谨,不枯燥,“形散”的特色显得极为充分,进而对全文的“形散”产生积极的意义。例如杨振宁先生的《邓稼先》一文,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这是一篇传记性回忆散文,主要记叙了邓稼先在“两弹一星”上的巨大贡献,文章的“形散”特点,就主要体现在时间的安排和时间词语的运用上,尤其是在第二节《“两弹”元勋》中,时间词语运用既非常频繁,又极为讲究,既有具体时间,如“1924年”、“1945年”、又有概括时间,如“1967年以后”;既有小时间,如“10月6日”、“7月29日”,又有大时间,如“28年间”、“五千年”;既有用于段首的,如“1964年10日”、“1967年6月17日”等,又有用于段中句中的。这么短的篇幅竟用了这么多时间词语,而且形式多种多样,时缓时急,色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形散”的风采。

二是整体性的实施。就是全文时间词语的运用,都尽可能为“形散”而设,时而接连出现,时面形成跨度,时而用于段首,时而用于段中段末,时而以实为主,时而以虚见长,既为内容考虑,又为形式服务,从而形成“形散”之势。这种情况,运用难度较大,但用好了,“形散”的效果最佳。例如,有一篇题为《山东侉子》的散文,就是这样运用时间的,文中主要写了一位来自山东农村的黄任平同学,他不仅给班级带来了“土气”,也带来了“活力”,文中所用的时间词语有:①记得那天,②过了一会儿,③上课后,④刹那间,⑤此后,⑥平时,⑦这些天,⑧期中考试以后,⑨过了不多久,⑩上自习时,○11上课铃响后,○12后来。不到八百字的散文,竟用了12个时间词语,而且,用于段首段中,表示时间大小,显示意义虚实,跳跃时快慢等各种形式都有,使散文显得姿态万千。

运用这种方法,关键是时间词语的运用要灵活多变,既不呆板,又不脱节,潇洒自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散文“形散”写作指导之三:缓急有致,形式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