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2017年计划前,你可能需要看看这个

在写2017年计划前,你可能需要看看这个_第1张图片

01

2016年已彻底过去,今天是2017年的第5天。

时间总是这样,不管你觉得快还是慢,它总是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

但每个人对时间的感知程度却并不一样。

去年,自从进入12月,我身边的朋友,普遍感觉时间变得快起来,还没做多少事,今年怎么就要过去了。

看着年初心潮澎湃地列下的年度计划,再捋一捋这一年里到底实现了哪些,明年的计划怎么定,心里难免像长了草一样,有些慌乱与不安。

02

当然,这里的年度计划和完成的事,更多指的是个人成长方面,与工作关系不大。

工作上的事,除非你是CEO,否则,无论处于哪个层级,总归会有上级的英明领导,工作任务逐级分解传达,责任和压力也随之相应减弱,每个人只需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当然,在各种考核和节点面前,你需要无时无刻和自己的强迫症、拖延症抗衡,但这些时常隐于海面之下,只要把事情完成,基本上没人关注。

但凡关注的人,往往是对自己的个人成长有要求和期待的。这种个人成长,不止是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职场核心竞争力,还包括不断学习,在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完善自我的意识和行为。

很多理论都在提醒我们,在今天,社会分工协作高度发达,竞争异常激烈,不管是公司与人,还是人与人之间,都不再是传统的从一而终的「部落」形式,而是合作模式下新的「联盟」。更文艺一点的表达是,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再简洁一点,则是「超级个体」。

提法不同,但底层的核心思想一致,跟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一个道理。区别在于,存在时间这个变量。时代在变化,对于一个人「全面发展」要求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变化。

简单说,就是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更新技能,不被时代抛弃,不被后来人碾压。

03

然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学习和成长,基本上不是我的事,也不是他的事,而是你自己的事。

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都是自己的自由。而自由的前提,是自律。

人和人总归是有差距的,自律和自律也不同。

一段时间下来,看看身边的人好像进步神速,达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目标,而自己似乎还在原地踏步,心里不免焦虑。继而怀疑自己定的目标是不是不够正确,自己是不是太笨。一旦陷入这样的情绪,成长就变得痛苦起来。

横向比较是需要的,但在个人成长方面,更重要的,是纵向比较。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或多或少,总能发现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给自己信心。再用未来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相比,校校方向,看看距离还有多远。

小时候,如果我们做了一件好事,马上会得到老师奖励的一朵小红花。但现在,这种正向反馈不会来得那么即时,这时候,坚持下去,坚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这种信念显得尤为可贵。

04

上周三,是逻辑思维成立四周年的生日,罗振宇在微博里表示:这是我坚持每天60秒语音的第1461天,距离我结束这份坚持还有六年。

很显然,在罗振宇眼里,他给自己定的计划期限是十年。十年之后,逻辑思维会是什么样,我们谁也不知道,包括罗振宇自己。但以十年时间作为规划的时候,我想,一个人对自我的期许,对目标的达成,和那些做一年规划的人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

十年规划,是一条高低起伏的曲线,有进展和喜悦,也会有挫折和困难。而一年规划是一条陡峭光滑的线段,用尽全力攀爬,很快就能到顶,所以失手摔下来也很容易。

一开始,逻辑思维做微信,卖会员,像是在做社群。然后又卖书,做跨年演讲,被视为知识型电商。后来又做了《得到》APP,成了知识经济的交易平台。未来又会是怎样?还是没人知道。

但有一样我们是能确定的,逻辑思维一直在坚守最朴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比如专注、坚持、死磕。如果一个团队能这样坚持十年,无论他做什么,结果都一定不会太差吧。而且,目前看来,还不错。

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和更多的焦虑。

其实,任何时代都一样的啊。

不确定,意味着更美好的部分还在路上。焦虑则提醒我们,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专注于长远的目标,风物长宜放眼量。

看看逻辑思维的成长脚步,在列自己的年度计划时,你的焦虑会不会减轻一点点呢?


图片作者:stevepb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写2017年计划前,你可能需要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