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观后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9世纪末的哥伦比亚小城里,一个小电报员Florentino和一个富商小姐Fermina相遇了,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没能忘掉你容颜。和中国古代很多爱情故事一样:富商棒打鸳鸯,带走女儿,最后攀上高枝,嫁给。和其不中意的人。与其不同的是:这个男主为此等待了半个多世纪,直到女主的丈夫死去,才有机会和女主在一起。

幻想了这么久的爱情,到最后到底是真爱还是更多的不甘心,谁又真的知道呢?

五十多年意味着什么?人生又有几个五十年能等得起呢?他也许是在跟自己过不去吧。于是一次次的失望,伤心,悲痛过后,他将对她的思念发泄在别的女人身上。他获得了短暂的欢愉和解脱,但苦了那些和他偷情的女人,其中一个还因他而死。

我并没有看出多少伟大爱情的成分在里面,也许是电影改编过来的失败。我更感动于他们少年时期的懵懂爱恋,一个爱得纯粹,一个爱得刚烈。当女主离去之后,两人渐渐成长,她明白了彼时的爱情不过是过眼云烟,并接受医生的追求,很快地嫁为人妻。

在霍乱面前,在现实跟前,这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只不过没入俗套的是:我以为背弃了当初的海誓山盟嫁给医生后她会后悔,结婚之后的生活应该是医生丈夫对她不冷不热,在外寻花问柳;婆婆对她百般刁难;身份地位之差让她感到自卑。继而她就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三天两头跑回娘家诉苦,并回想起以前的种种好。可实际并不如此:丈夫还算体贴入微,婆婆的挖苦也不至于太恶劣,婚后的生活确实比之前更精致。就算家庭里有点矛盾,偶尔会幻想下如果嫁的人是那一个,现在会是怎样?那也很快的给了自己否定的答案,就像在遗憾之余又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这大概就是她给自己生活的出路吧!

而失去爱人的男主,始终无法走出阴影。他用自己的一生去等待,这样的日子实在难熬又漫长。为了能一直守候下去,为了驱散心中的思念,他与很多女人做爱。一个,两个,三个...一直到六百多个,写到本子上都记不下。每一次的高潮都代表对女主的思念达到顶峰。他还像个影子一样,一直在女主身边缠绕,但从不去打扰。从青年到暮年,从身姿矫健到垂垂老矣。另外,他还知道要想跟女主在一起,还要有钱,成为人上人;还要活得久,至少活得比他丈夫久。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在她丈夫死后得到她。

我不知道是什么支撑他这样过了五十多年,也许是天生遗传了家族里“理智的疯子”的基因,他的父亲如此,他的母亲如此,他的叔叔亦如此(只是另一种表现方式)。我也无法理解他是如何把“性”与“爱”能分得这么清楚,对一个女人的性只是为了另一个女人的爱。那种不顾一切的释放和遥遥无期的等待到最后还是爱吗?是不是因为坚持了太久不想半途而废的不心甘而已呢?

特别是中年到老年这段,猥琐的人物形象让我愈加反感。也许电影的镜头语言终究没有文字的想象空间大,人类以来最伟大的爱情无法在有限的时长里面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放荡的性爱和长情的告白要想糅合得毫无违和感,功力可见要多深。

爱是美好的,如果世间真有这样的故事,值得尊敬和佩服,但并不值得推崇。

男主穿越半个多世纪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以为到这个年纪已经没了肉体的欲望直接升华到精神的共鸣。然而当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床上相视,只留下我一脸的尴尬。

© 本文版权归作者  evale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