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比起日韩。
我们国家的明星,虽然喜欢在红毯这样的大场面上,走大鸣大放、霸气惊艳的路子。
但在社交网络上的表现,却明显要接地气和朴素的多。
不管是刘亦菲、范冰冰、迪丽热巴这样的颜霸,还是吴宣仪、孟美岐这样的爱豆。
她们po在社交网络上的生活照,大多数都是以大头/过肩的滤镜自拍为主。
质感上略显粗糙。
然而我们观察社交网络上的日韩女明星。
会发现她们在拍摄生活照时,通常都坚持“随意但严谨”的态度。
构图、色彩、质感、内容,无一不是花了心思。相对滤镜大头照来说设计感很强,普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金艺琳:
长泽雅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
一般来说,大家会条件反射般地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比如国人审美太差、女明星不懂充分营销自己的美貌等等。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不一定。
因为决定审美现象的,永远都是审美观念。
当我们对一个美学现象,进行价值评估的时候,如果没有考虑到它背后的审美观念,那评估结果的参考价值也就会变得很可疑。
就像用“樱桃小口”的江南传统审美,去judge欧美的丰唇趣味一样。
完全是鸡同鸭讲,彼此之间连理性讨论的基础都没有。
另外,女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是反映大众形象审美的窗口。
她的形象背后,是千千万万个观众的审美共识。
通过分析女明星,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整个群体的审美偏好。
因此要回答,中国女明星的社交网络生活照,为什么普遍不像日韩女明星那么讲究,这个问题。
倪妮:
水原希子:
就势必要从三个国家审美观念的不同之处说起,才能够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到一些新东西,而不只是在美学现象的表面打转。
物质or精神性审美,中日韩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因为地理和历史的关系,我们很容易就会对同属于所谓“儒家文化圈”的日韩,产生“亲近感”,并忽略掉一些触及根本的差异。
比如:
韩国受其历史、日本受神道教的影响,两者都倾向于取悦眼睛的物质性审美,而深受佛教和道家思想双重影响的中国,则严重倾向于取悦头脑和心灵的精神性审美。
这要怎么理解呢?我们一个个来说。
首先来看韩国。
韩国所在的朝鲜半岛,自西汉以来就是中国的番邦,并时常受到日本和北方草原民族的侵扰。
基于它的地理位置、面积和人口。朝鲜半岛其实是没有什么机会,来系统发展自己的文化的。
它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向强者学习,copy他们的方方面面,让自己看上去“像那个样子”。
在之前主要是学中国,后来则主要是学欧美。
我们不难发现,韩国人因此在整体上呈现出“重技能、轻思想,重物质、轻精神”的行事风格。
他们普遍是非常好的学习者和执行者、习惯在技术层面下功夫,但并不是很好的“思想者”。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和《寄生虫》这样看似很有思想表达欲的韩国电影,其实也是在进行着新瓶装旧酒式的表达。
无论是拍电影、舞台表演还是美妆造型,“韩国风格”给我们的感觉都非常实在。
细节充分、满打满算、卖相精美。
这样“重技术轻思想”的物质性审美的好处在于,韩国在学习和模仿其他国家的美学文化时,几乎没有思想或价值观方面的障碍。
但凡是有视觉效果的、好看的、有商业价值的,都可以拿来用。
这让K-Pop的国际化,肉眼可见的成功,东西方都很吃韩国爱豆那一套。
但坏处也很明显。
比如缺乏反思的创作传统,导致它总是会少那么一点“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傲娇灵气。
华语区重映海报 &韩国重映海报,后者的视觉表现非常“满”:
导致韩国的商业美学很成功、也不乏认真的创作者,但并没有出现什么享誉世界的大艺术家。
美国权威的电影史网站TSPDT,去年评选出的20位伟大的亚洲导演里,日本和中国平分秋色,但韩国没有一人入选。
像白南准这样比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也是在美国长大的韩裔美国人:
日本
再来看日本。
日本虽然深受中国和佛教影响,但它的精神内核依旧是极端崇拜自然的“神道教”。
水、石头、树木、海浪以及各式各样的动物,在日本人的传统中,都被神道赋予了生命和灵力。
这种对“万物有灵”的信仰,使得日本人看待客观世界的眼光直接而热忱。
日本匠人习惯于不断钻研一种材料,来提炼这种材料的灵魂质感。
“花很大力气却又看上去非常简单自然”,是他们的美学追求。
物质世界本身就可以让日本人得到极大的满足(这与中国是非常不同的,后面会说到)。
因为神道教的关系,日本的物质性审美,比韩国多了一层内在的趣味。
比起韩风的事无巨细、标准化的美,日本更懂得“less is more”、差异化的美。
这让日本的物质性审美,既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但又不至于因为太过通俗而经不起品味。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中日韩三国里,日式美学的国际声誉最高,也产出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
中国
最后,我们来看中国。
相对于热衷于物质世界的日韩,中国人是活在抽象的精神世界之中的。
翻阅相关的美学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日韩美学的核心概念都包含有“精致”这个词。
但在中国的美学评价体系中,取悦视觉的“精致”,却是一个很次要的概念。
我们对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和自己的眼睛,有着深深的不信任感。
比起视觉现象本身,我们更愿意去琢磨它背后,人的精神活动。
开展一系列的人生和哲学思考。
日韩的物质性审美,更接近人们植根于本能的审美意识。
“眼睛觉得好看的”就几乎一定是“美的”、“受欢迎的”,完毕。
但对于中国的精神性审美来说,“眼睛觉得好看”,在很多时候,不仅不会顺利地与美联系起来,它甚至还可能是“丑”的。
大巧若拙才是高级美该有的样子。
日本味的盛唐 & 中国味的盛唐:
中国这种几近偏执的精神性审美倾向,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当特殊的情况,被研究中国艺术的外国学者,一再提起。
比如牛津大学的艺术史教授柯律格,就曾无奈地提到:
“不懂中国漫长的历史,和包裹在其中的政治和哲学,是看不懂中国画的”。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get到了:
艺术、美,对于中国的审美观念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视觉问题,而是哲学和思想问题。
因此我们对于“视觉好看”的要求,普遍要比日韩宽松、无所谓的多。
对于明星外型美的要求,也不会像日韩观众那样严格。
中国的明星,在大场面上美感营业即可。
日常表现接地气,不仅不会影响人气,反而是拉好感的做法。
比如金晨这个看戏老大爷的坐姿……
最最后,我们再来看中国这种精神性审美的弊端。
简单来说就一条,那就是在对接商业美学的效率上,要比物质性审美低很多。
因为物质性审美足够直接,远比精神性审美,更容易满足普罗大众对于“美”的需求。
好看 => 购买
商业美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并不是让你通过这个视觉表现,思考人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日韩相对于中国,在商业美学上,就有了文化意义上的先发优势。
浮世绘显然比寒林山水更接地气:
消化精神性审美传统,使其更好的融入符合现代商业趣味的物质性审美体系。
也就变成了当代中国的视觉工作者们,在有意无意之中,正在做得事。
前段时间向外输出的“中国妆”、自得琴社和李子柒的生活美学,就是一些很好的例子。
中式的精神性审美传统,当然也有自己的优势。
比如在严肃艺术和学术领域,中国的表现几乎是一骑绝尘。
2007年,首尔大学出版了一本近900页的《美学的历史》,其中中国占据了四分之一的篇幅,而韩国只有区区十六页…
总之,各种文化和审美观念,都有它擅长和不擅长处理的部分。
突破面对表象时的短暂不适,尝试互相理解、借鉴,会让我们收获到更多的东西。喜欢今天的内容的话,就给氧叔点赞和点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