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静:浙江医院的突围与致远

导语:浙江医院地处西子湖畔,与杭州植物园毗邻,环境优美。作为省级绿色医院,浙江医院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致力打造多中心、学科协同发展的医疗格局。

健康界采访严静院长

背靠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知名医学院校,杭州可谓国内医疗重镇。如何在众多大医院中凸显自身特色,实现突围?浙江医院院长严静开出的第一个处方是“找准医院定位”。

不管是医院规模还是整体实力,浙江医院在杭州医疗市场都不算是领跑者,在这种局面下,主打特色,错位竞争显然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目前,浙江医院已经形成了以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诊治和危重病急救医疗为龙头,多中心、学科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家医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才会走得更远。”严静说。

突围:竖起重症医学的大旗

重症医学是浙江医院的国家重点专科,自然成了该院主打特色的第一枪。

早在1988年,严静在浙江医院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这是当时省内首批成立的ICU之一,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的ICU之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成立了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重症医学科技创新团队。”严静说道。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学习重症医学前沿知识,严静还多次力邀国际知名重症医学专家来浙江医院授课,提升医院重症医学学科发展水平。此外,严静还亲力亲为,牵头撰写了《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此治疗指南发布在2015年全国ICU年会上。与此同时,严静还承担起了浙江省内危重病人多器官功能障碍救治、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严重心衰、心律失常和血流动力学等的技术指导。

除了做好本院重症医学发展外,严静认为,基层医院更需要把重症医学发展起来。工作繁忙的他,拿出节假日休息时间用于全国基层重症医学医生的培训工作。从2009年至今,严静与其他专家一起,在全国培训了15000多名重症医学专家。“在全国二级以上的医院都要建立ICU,是我们的目标。”严静说道。

在推行重症医学培训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严静忆起,2013年时,整个西藏只有两家医院有ICU,培训任务很重,如何挑选老师成了最大的难题,因为不但要求老师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克服高原反应。“我记得当时带队刚到西藏,一名医生身体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几经周折,才完成了在西藏的培训计划。”

致远:打造老年医疗中心

除了重症医学,老年病防治也是浙江医院的优势。

多年来致力于老年疾病的治疗,严静对老人的感情远超出了医生与病人这层关系。为便于老年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浙江医院启动了老年医疗中心计划。在严静心中,早有这样的一个蓝图--建立老年医疗中心。浙江医院现正大力建设三墩院区,也就是浙江省老年医疗中心。

“在设计之初,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按照国际标准,将高效、低碳、环保元素融入其中。并引进了德国、美国先进的预防、治疗、康复设施硬件,比如安装在天花板上、密布每层楼的轨道和电动吊篮,老年患者可以坐在吊篮中去接受检查、治疗、康复训练。”

与之前的诊疗模式相比,老年医疗中心有哪些创新举措?严静告诉健康界,老年医疗中心打破了沿袭多年的科室制,而是代之以“中心制”的诊疗模式,MDT多学科就诊模式将在此得以更好发挥。“从导医台开始,我们会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对患者就诊过程和检查治疗状况进行全程监控,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初心:提升患者满意度

如果把发展医院作为一场战役的话,发挥优势可谓战术,战术固然重要,而战略显然更为重要,这个战略就是医院的文化和理念。

严静在医院建设上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积极努力践行。

严静认为,医院必须要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此外,还应打造积极向上的质量意识、服务文化。“衡量一个医院成功不成功,能力强不强的首要标准应该是患者满意度高不高。离开了这个标准来谈医院的学科发展,来谈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无水之萍,无根之木。”严静对健康界讲道。

如何让患者满意?严静认为,离不开质量、安全、服务和经济四方面。

众所周知,医疗工作是一个分工精细且高度协作的过程,每一项医疗行为都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参与,也包括患者的参与,在这过程中,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浙江医院专门成立了由严静直接领导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将全院各部门划分成11个质量管理小组。

除了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外,浙江医院在流程设计环节上也注重质量。如为了提升急性心梗患者治疗的及时性,浙江医院建立了胸痛中心,将基层医院及杭州市急救中心纳入协作,以一小时车程为范围圈,从院前就可以获得患者基本检查情况,来院后通过绿色通道机制无缝衔接,快速进入导管室进行有效治疗。

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不能有一丝马虎和大意。在严静主导下,浙江医院采取了多项举措。

“我们建立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对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严格遵循非处罚性的原则,并对上报的每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给予适当的奖励。”严静说。浙江医院还成立了专门部门,负责对安全不良事件进行识别、汇总分析、多部门协调处理、督导跟进,必要时启动RCA根本原因分析。

对于提升医院服务能力,严静是这么理解的,他觉得,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通过鼓励专科建设、学科发展来增强医院医疗服务的含金量,提升为患者看好病的能力,二是在患者看病上下功夫。为方便患者就医,浙江医院建立了一站式集中预约服务中心,将预约挂号、预约检查、便民服务等工作集中,尤其是通过信息化软件,将胃肠镜、CT、磁共振、B超等大型辅助检查集中在同一平台预约,优化就诊流程。

严静坦言,在全院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浙江医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摆在了严静面前。“一定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为此,浙江医院实行了全成本核算,建立了信息化运营分析平台,科室工作量及成本消耗明细可以直观比较、分析。“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内部分配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奖金分配调整方案,探索推行由医疗质量与效率、工作强度、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指标组成的绩效考核。”

记者手记:做正确的事情

老年病与其他病有所不同,它是个复杂或综合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承担的医疗风险更高。”面对医疗风险时,严静一直秉承“正确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做”。

严静举了一个例子,如为老年患者做心脏介入手术时,一定要考虑他能否在X光床上平躺两个小时,肺功能是否支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血压会不会突然变化等一系列情况。“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出现突发及意外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年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比年轻患者多。”严静说。

面对这种状况,严静认为,不能因为害怕承担风险而不去做。“有时我们必须要冒一次险,但只要按照流程,按照规范,我相信不管是病人还是病人家属,都能理解。”

严静讲了一个故事。2014年,他去湖州安吉分院义诊,见到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那位老大爷连呼救命恩人,原来十多年前严静曾挽救过他的生命。

那时,安吉人民医院遇到一件两难的事情,他们接到一位心肺衰竭生命垂危的患者,患者的病情需要马上安装心脏起搏器,但是由于已经进行了气管插管,在安装心脏起搏器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引起心脏骤跳,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手术难度和风险都太大。严静接到会诊电话后,及时赶到医院。站在手术台前,严静说,他也有过犹豫和迟疑,但一想到患者有可能因为自己的迟疑而失去生命便坚定了他要抢救的决心。最终患者转危为安。

“事后我总结这次手术,如果从完全避风险的角度,可以选择不做。但对于医生来说,这不符合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一定要坚持做对的事情。”

“'一分情怀,九分耕耘,百分精术,万分责任',为实现我们创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医院的愿景而努力。”严静信心满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严静:浙江医院的突围与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