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开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就是下面这本
2019.03.14,Day 1
书目: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章节:封面、序、跋、目录
今天看的部分总体上介绍了本书大体的内容,给我留下了印象是——这是一本客观描写曾国藩的书籍,没有主观的评价,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还原曾本人的面貌。
小时候看电视剧,我总会为好奇问父母亲: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父亲会露出微笑:说不清楚,有时候好,有时候坏......当时我不太明白,我在想这个人看起来就很凶,那个人看起来那么仁慈,为什么分不清好和坏呢?
长大了才知道,人有很多面:有的面善良,有的面凶狠,有的面冷漠无情,有的面重情重义......
长大了才知道,好与坏都是主观的感受,利益导致价值选择。
2019.03.15,Day 2
书目: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章节:第一章曾国藩一生的5次耻辱( 微信读书P36-58)
这一章讲的是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我看了前三次耻辱的故事。有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有为官因为刚正不阿,得罪同僚被排挤嘲笑,最终因为一道紧急命令离开京城。
在后人看来,曾国藩一生位居高位,风风光光,然而却也经历过常人难见的苦:被同事(同僚)排挤、被领导(皇帝)疏远......而且曾经考秀才五次名落孙山。
所以说,从漫漫人生长路来看,一些挫折算不了什么,人不经历几次苦难,也不会凤凰涅磐,不会置之死地而后生。
2019.03.16,Day 3
书目: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章节:第一章曾国藩一生的5次耻辱( 微信读书P58-116)
今天看了这一章后面两个耻辱,读完可以说有很多感叹,总算明白为什么曾国藩可以垂名青史,从一个刚正不阿,锋芒毕露的人变得圆滑而世故,中庸而深沉。
于强人来说,挫折是促使其进步的催化剂。大多数人面对失败常常陷入其中一蹶不振,然而曾国藩却能卧薪尝胆,即使不具有任何有利条件还能锻造出具有战斗力的湘军,和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分不开。曾经以为湘军是清帝花了心思打造的队伍,今天才知道是曾公的一厢情愿。
然而湘军的成功并没有给这位创始人带来皇帝的认可,而是让皇帝更加忌惮和不安。随着一次次挫折的打击,尤其是痛失了“建立不世功勋的千载难逢之良机”,看着曾经的属下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而自己却在家中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老庄著作,于是顿悟,慢慢反思自己性格和言语上的不足之处。看到这里,有一种男主开始逆袭的兴奋感......
2019.03.17,Day 4
书目: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章节:第二章,既生左何生曾:曾左一生恩怨考的前半部分内容(微信读书P116-165)
这一章,作者从曾国藩与左宗棠两人的角度来看待曾国藩此人。作者从两个人身世背景的角度,个性的角度对二人进行了解读。
说起来也蛮有意思的。两个人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晚清的著名大臣,年龄相当,又同为湖南人,同样出生于小地主家庭,家境相当。并且在书中提到二人在一些事情上英雄所见略同,根据史料分析,极有可能建立湘军的做法是二人磋商的结果,除此之外,二人还共同认为。要加强湖南防卫。
但两个人有有很大的差别:
仕途方面来看,曾国藩自从中举之后科举仕途颇顺,而左宗棠“自认为是国中无二的人才,比曾国藩高明百倍,却进身无门,只好靠当师爷来过过权力瘾”。
性格方面来看,曾国藩是典型的黏液质个性——反应慢、行动拘执、谨慎内向。左宗棠是典型的多血质——反应迅速、做事果断,决策迅速;但有时过分自信或者说自大,性情过于张扬外露。因此左宗棠身上有一种傲慢。
因为两人的各种差别,导致后来两人分分合合。
2019.03.18,Day 5
书目: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章节:第二章,既生左何生曾:曾左一生恩怨考的后半部分内容(微信读书P165-228)
昨天读的内容展现了曾左二人的一些相同点,以及恩恩怨怨背后性格的差异。
今天的内容讲到了左宗棠的恃才傲物带来了大难,讲到了曾左二人重归于好,以及后来二人的反目成仇,还有作者对二人的评价。
读完我更认同性格决定成败这句话。曾左二人各有优点,论天姿和聪颖角度甚至左高于曾,但是左的个性太过强烈,不给人留情面,自傲嫉妒,以怨报德,给后人留下心胸狭窄的印象。相反,曾国藩虽然曾经脾气暴躁,直来直往,却善于自省,能够在起起伏伏后幡然醒悟,克制自己的脾气和情绪。
2019.03.19, Day 6
书目: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章节:第三章,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P229-276)
今天这一章讲了曾国藩如何从一个三十岁前的庸人转换到圣人的故事。
曾国藩自身其实有很多普通人都具有的个性缺点和不足: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脾气火爆;三是言不由衷,语言虚伪,显摆自己,夸夸其谈,诸如此类。
进入京城为官的曾国藩见到了天子脚下各种人才,带给曾国藩很强的震撼,受这些人的影响,顿时感到自己的落后和不足,开始检讨自己,不觉自惭形秽,因此毅然立志要自新。
自新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中间经历反反复复。比如曾国藩曾给自己规定了基本学习日程: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但中途难免受到一些交游影响了学习;但他很快做了调整,分析了自己热衷交游是符合影响学习的,后来只参加一些必要的交友活动。此外还有对自己脾气的调整,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读完这一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坚持的意义,比如忍耐的意义,以及自我完善不可能一帆风顺。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慢慢成长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2019.03.20,Day 7
书目: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章节:第四章,京官曾国藩的经济生活(P277-307)
今天这一章讲了曾国藩当官后的经济状况。在读这一章中,我想起在序里,作者说:通过“细节”,我们可以完成两个维度的“穿越”:一是对曾国藩内心的“穿越”,另一个是对晚清社会的“穿越”。对中国经济生活的了解,可以窥见清朝晚期社会,尤其是官场社会的种种病态,看到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生活,加深理解了历史清朝覆灭的原因。
比如书中提到,当了进士的曾国藩扬眉吐气,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客就能得到大家的金钱支持,同时还拜访湘乡的店铺主,以此来敛财;除此之外,“干预地方公事”也是其利用进士身份和与政府的关系增加收入的其中一种手段。
从这些史料来看,清廷病入膏肓,充满了对普通人的压榨,如此,看来也就不难理解太平天国和后来的辛亥革命了。
2019.03.21-22,Day 8-9
书目: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章节:第五章,不要钱的“大帅”(P307-345)
这一章从清朝后期军队的腐败讲起,军队人员散乱不堪,做各种副业的人比例很高,出现“小贩化”倾向,带兵的将领有很多途径来发财,比如可以通过出租练兵场等方式获得一笔收入。这种种腐败的现象刺激了曾国藩,令他认识到只有重新创建一支独立于正规军之外的军队,才有可能抵御敌人。
在这个过程中,曾国藩并没有发财,因为他用圣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得罪了皇帝的曾国藩被夺去了兵权在家守孝。这一年他通过闭关悟到了很多道理,苦苦思索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为什么和官场、和皇帝的关系都处得这么差,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后来在皇帝再次召唤下,为人大变,融入了官场,默许身边的人在官场中有限度地"胡作非为",渐渐让曾国荃等身边人也捞到了钱。
2019.03.23-25,Day 10-12
书目: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章节:第六章,既清又浊的总督生涯(P345-396)
这一章,讲了清代末年的“养廉银”和“漏规”。
从曾国藩成为两江总督开始,众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为总督是皇帝在地方的代言人,对于地方官员的升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统管地方一切大务。
按理说这样的政治地位应该能让曾国藩享受到无忧的物质生活,然而事实却是“法定工资”极少,官方批准的“养廉银”(希望地方官员领取金钱后能够保持廉洁的银两)虽然数量不菲,而且有一些灰色收入,但是如此多的金钱却难以维持总督的日常政务和生活,因为作为总督要养的是自己的家人和为其服务的办公班子。这再次反映了皇帝的庸碌无为和懒惰,把行政支出的摊子推给总督解决。如此一来,“漏规”应运而生,成为公开秘密,造成清廷管理混乱,有些没有良心的官员也好浑水摸鱼。
接下来,讲了一些曾国藩官场上清廉的举动,讲了他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的种种行为。比如拒绝下属给自己讲排场,比如拒绝他人送的生日礼物,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等。
最后谈到曾的遗产问题,曾没有留下什么钱财,倒是有两样东西:第一项,是那座被命名为“富厚堂”的宅第。,其二就是书籍。
总之,曾国藩一生不贪财,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但又不像海瑞那样“清可见底”,一尘不染,清到成为海瑞式的“自虐狂”或者“受虐狂”。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我认为作者这段话的意思是曾国藩不贪不腐,但也容忍一些小恩小惠的“礼节”。
2019.03.26-28,Day 13-16
书目: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章节:第七章,曾国藩的风水、面相、算卦和天命
这一章说到曾国藩留下的文字表明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根据史料分析他的行为,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他精通相面之术,有过大量相面实践;他会算卦,经常自己占卜吉凶;他相信托梦。”家中祖母之丧,导致曾国藩对风水的态度由不太在意到确信风水对家运兴衰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于天命,读出了曾国藩晚年的一些无奈之感,尤其是书中对曾国藩女儿们境遇的描写,令人感叹世事无常。
“回顾往事,细究天人,曾国藩恍然发觉,人生不过是一股水流,流到哪里,完全是由地形决定的。自己其实不过如一粒豆粒,在命运的簸箕中随机跃动”
这一章读起来有些宿命味,不论是风水、面相、算卦还是天命都违背了“人定胜天”的教育,让人有一种无法摆脱命运安排的无可奈何之感。人生的起起伏伏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机遇,甚至运气,这些都是客观的要素,我们很难以一己之力去改变,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就像《曾国藩全书》中所写:“吾辈所可勉者,但求尽吾心力之所能及,而不必遽希千古万难攀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