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们终将难舍你青春期的麻烦

原本也没什么时间看电视,趁着国庆假期,粗略将《好先生》看完。我喜欢的孙红雷,没有《二炮手》搞笑,可爱的关晓彤,依旧延续了自己的风格,就在我以为全程无亮点的时候,在那个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太太犯病时,突然泪奔。

老太太的犯糊涂时,儿子大海停留在十五岁的时候。看不到儿子时,她去技校门口等他,儿子在家时,把任何人都能当成家访的老师,一边招待老师,一边嗔怪儿子。儿子学习不好,就强迫孙红雷假冒的这个儿子背课文,儿子爱吃韭菜馅饺子,就每天不厌其烦包韭菜饺子。迷蒙中,老太太见到所谓的老师和校长,都是恭恭敬敬,这些恭敬背后都是为了儿子,因为十五岁青春期的儿子,经常调皮惹事。

每每遇到这个剧情,自诩泪点极高的我,都四处找纸巾,涕泪满面不能示人。

十五岁,正是青春期,正是孩子最不省事的年龄啊。可正是因为这些不省事,家长与孩子有了比小学时更多的交流,更多的了解了孩子。也正是这个档口,孩子面临高中以及大学,住校或者不住校,繁忙的学业都让父母感觉孩子离自己渐行渐远,再往后,就是人家成家立业,从此再也没有小时候搂搂抱抱,承欢膝下的时光。

今晚我刚刚给女儿改了一篇作文。这篇题目为《行走者》的散文,被她的语文老师打了“B”。她忿忿不平来找我,我一看便怦然欣喜:我的孩子,思想终于不拘囿在命题作文和应试作文的框框里,虽然文字还显得幼稚,思想的确是一大飞跃。语文老师的褒贬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因为那对于成长来说,次要的不能再次要。

这篇《行走者》,我用了一个多小时时间,将它修改完毕,修改的过程中,我更深度了解了孩子,这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了解,是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心灵交流。此时,我不仅仅要保障她的吃穿用度,更重要是她摇摆不定青春期的性格,还有她终将成熟的心灵。修改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参加什么奖项,仅仅做为母女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这篇1500字的文章已经华丽完成快乐自己的使命。

除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段的孩子也是麻烦的出人意料。爱美了挑衣服,买个书还按照书单,丝毫不能出错,否则就产生嘟嘴不高兴等不良反应。去学校接她,得“穿的板正的”......各种跑腿各种花钱。

这还只是乖乖女,换上调皮捣蛋的男孩,父母的崩溃还要增加几个级别。

然而我们从不厌倦,也不应该厌倦。因为再麻烦再讨厌,也只是这几年而已。就像《好先生》里面的老太太一样,失去了儿子,就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儿子调皮,儿子麻烦,却终究还是想着儿子那一段最麻烦的时光。

她心里肯定想:多想回到这麻烦的时光,重新收拾这小倒霉孩子。

可是,永远不会再来了。

我知道,过去这个高中,再过去那个未知的大学或者什么的几年,我的孩子就二十多岁,长大到我几乎陌生的模样。现在回到家,还喊着妈妈抱抱,虽然她已经是大人的骨骼,我不能再全部拥她入怀,只能做个友情拥抱,却仍能感觉她的依恋,她长满青春痘的脸,贴着我的脸颊,腻着我的脸。我仍然能体会自己做为母亲,胸怀的博大,力量的完整。

明年呢?三年后呢?......

我还能不能找到自己做为母亲的存在感??

然而这是非常次要的。重要的是孩子的幸福,相信所有的母亲都这么想。然而孩子明天的幸福,起源于今天甚至更早的教育,以及性格的完成,这也是大多数母亲焦虑半生的主要原因。初生的孩子都是完美的,却在我们手中性格各异,查漏补缺于是成了母亲的日常工作,焦虑症的源头就在这里,从不改变。

说多了。

纵然这样的麻烦,我却可以笃定,多年后,你仍然会怀念这段时光,这段最麻烦的时光,这段一去不复返的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我们终将难舍你青春期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