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的碎片化时代,我们需要沉淀

现在网上的小说网站越来越多,平民作家不乏好文笔的纷纷崭露头角。电子时代的到来,让电子书,网上书城,kindle疯狂的砸向我们。

有了这些便捷的网络工具,我们不用逛书店,不用买书,只需在网站里轻松点击下载便可拥有任何你想看的书。

但是,问题是,手机屏幕小,电子书字体小,看久了眼睛疲劳,还有更多的关于电子设备屏幕蓝光辐射伤眼睛等的说法,所以kindle应运而生了。

Kindle仿照纸质书本的概念设计,屏幕真的跟纸一样,这样就做到了即能像阅读书本一样阅读,又能够省纸省钱,方便携带,存储量大。

似乎从此以后,书店就会逐渐变成一个不景气的行业。

快速阅读的碎片化时代,我们需要沉淀_第1张图片
上海影视城

不错,kindle的确是现代社会电子化迅速发展的优秀产物,它的优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完全可以满足现代社会普通人的阅读需求,但是,我觉得,你更应该追求阅读的品质,而非量。

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入手了kindle,这也的确符合21世纪的年轻人配置。他们把想要阅读的书下载存在kindle里,随身携带,以便在任何地点方便阅读。

但事实是,公车上,地铁里这样嘈杂的环境并不能使他们静心阅读,取而代之的是手机,随手翻翻娱乐新闻,看看哪些明星离婚了,哪些明星出轨了。

相反,当在安静的地方譬如图书馆、自习室时却掏出了kindle来看。这样一来,kindle已经失去了一部分它的作用。

快速阅读的碎片化时代,我们需要沉淀_第2张图片
上海 烟雨朦胧的浦东外滩

我发现Kindle往往能使阅读速度提高很多。

举个例子,朋友会在kindle里下很多最新出版的青春言情类小说,她告诉我说,用kindle看一本长篇小说最多只需要三个小时。我惊讶她的阅读速度竟如此之快,她答我,kindle翻页快,没趣的情节直接跳过,看完知道结尾就好了。这样的速度一周阅读10本书也毫不夸张吧。

我觉得自己有一点屏幕障碍的倾向,不管是电子版的任何东西都必须要打印出来才能好好阅读。

曾经我也试图下载过电子书城阅读电子书,但是不管我开启护眼模式还是书本模式,我都不能好好的阅读下去。一页的字相对较少,翻页的速度快,我总是不能很好的记得前一页的内容,所以总会不停地翻来翻去,到最后没了阅读的心情。

相反,我更喜欢阅读书本,尤其是在买到新书后,看到精致的封面和纸张上新印刷的油墨味会让我很有阅读的欲望。

从书的序言,到目录,再到章节我都会一字不落的看,遇到喜欢的词句会细细品味,遇到有趣的章节会反复阅读。

阅读对我而言,不只是时间的消磨——看有趣的内容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它更是我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学书本里的知识,了解许多新的内容,涉及未知的领域,开阔我的思维,学会思考,学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作者的措辞用意,学作者的构思…

当然,这些是我在只追求结果的kindle里体会不来的。

就好比钢琴和电钢琴一样,既然电钢琴价格低,现代化,多元化,为何钢琴学者还要保留最古老的钢琴训练法呢。电钢琴不管是从音色、指法、力度、踏板,都不可能完全呈现出钢琴曲想要表达的效果,那种木槌敲击琴弦发出的声响是不可能用电子合成的声音来替代的。

所以,除非场合需要,钢琴演奏还得钢琴来。

快速阅读的碎片化时代,我们需要沉淀_第3张图片
上海 外滩邮轮夜景

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学生很久都在用毛笔写字,圆珠笔中性笔写的仅仅是最后表意的字,而毛笔字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精气神和书写风格。

我并不反对kindle的使用,它毕竟有很多无可取代的优点。但我们不能为了追求阅读的结果而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阅读文化。

电子阅读太过于碎片化,读进大脑的只是一些吸引人的醒目的字句,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沉淀下阅读,深深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我们在阅读中要成长,并不只是为了完成每周几本的任务,那样,就辜负了用心写书的作者们了。


最后,附上游玩上海的旅途照片供诸君欣赏。上海,一个让我至今怀念并深爱的城市。

你可能感兴趣的:(快速阅读的碎片化时代,我们需要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