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ay化的Etsy | 成长的代价是“不酷”了

Ebay化的Etsy | 成长的代价是“不酷”了_第1张图片

[来自写字的家伙:见文末]

父母的车库,大公司的小隔间,兄弟会的阁楼;

日式拉面,整箱红牛,家庭装玉米饼,

苍白的程序呆子,粗糙的游戏玩家,经验丰富的CTO。

上面这些词组交叉一下就可以组合成大多数硅谷常见的创业故事。

不过Etsy不是其中的一个。

有关Etsy的起源故事,流传的有多个版本。

比如在早期报道里,创始人为了能找到把好的手工吉他,所以专门建立网站的故事。

比如在问答网站Quora被人爆料的,创始人在给一个手工品社区做网站工作时发现商机,于是成立相关的电商网站还从社区里拉来了Etsy的第一批用户的故事。

比如在近期推动上市后,Bloomberg上提到的创始人因为没有地方卖自己做的木头电脑所以创业的故事。

先不管哪个真实度更高,可以肯定的是早期创始人Rob Kalin(后来离开CEO职位)是一个,和传统意义上的科技行业创始人相差甚远的,热爱并擅长手工,手里还有个艺术学位的艺术家兼业余木匠。

而他在2005年建立的Etsy, 更是一个在当时显得和整个环境格格不入的,专门服务手工制作者,独立手工制品商人和爱好者的电商平台。

创始人本人对于手工背景以及环境的熟悉固然是这个新奇网站得以萌芽的因素,其他经典的营销手段也对在早期吸引这一独特群体极有帮助。

比如针对手作爱好者群体的线下活动的各种渗透,还有在线上为了吸引用户群而建立的功能强大的聊天室(对比Ebay当时纯粹交易的平台而言),通过主动提供并分享贴士来一步步培养的紧密社群,还有极具魅力在风格上就吸引同道中人的官方博客storeque等等。

[有意者可以索引他们早期的博客纪录看看当时的活动分享]

Etsy迅速打响了名气,吸引了一大批手工制品的高手和狂热粉丝,当时还有人用集市这个词来形容上面独特的气氛和体验。

Ebay化的Etsy | 成长的代价是“不酷”了_第2张图片

对,还不能忘了和当时已经非常商业化的Ebay比起来,纯粹专一的环境。Etsy在成立初期为了和传统电商区分,规定发布的必须是由自己设计制作的东西,不接受工厂大量生产的成品。

这条规定成了志同道合人士的认证,它简直成了有情怀有品味的独立手工艺者和购物者的图腾。

就连在没什么宣传的中国国内都有使用者成立了百度贴吧来交流心得,尤其是付款事宜,虽然就我当时的参与体验而言,这些交流更多意义上普及了Paypal在中国的使用方式(或者绕过它的方式)。

这个浪漫的故事一直都受到爱护,直到管理团队认真决定要挣多点钱以后。

首先,早期Etsy的盈利模式接近Ebay(相对于极具中国特色的淘宝而言), 收入主要来自于卖家陈列商品的费用(目前是每件20美分,单件商品上限4个月)以及成交后的手续费(3.5%)还有一些广告收益。

在受到提高盈利的压力后,Etsy为了提高平台上的活跃卖/买家数量以及交易数,对原先的规定做了很多改变。

比如,长期关注Etsy的人可能不会忘记,他们在2013年宣布取消产品必须亲手制作这一看似原则性的限制条件,允许手工艺者找厂商生产产品来放到平台上卖时,忠实用户的强烈反弹。

Ebay化的Etsy | 成长的代价是“不酷”了_第3张图片

这一决定引入了大批主要来自中国的小工厂制品,让原先把此地当成小众用品的买家们甚至需要像在Ebay上一样重新分辨。

Etsy变了,老用户们这么说,而且它还在各方面变了下去。

1. 为了创收,Etsy开始强化从卖家处收取的服务费用,其中包括:

2. 直接结算的系统,允许顾客在不跳转的情况下结帐,卖家可以收钱入银行帐户(2012年开始)

3. 通过在平台上投放广告/推荐来吸引顾客 (2011年开始)

快捷邮寄服务(2013年开始)

Ebay化的Etsy | 成长的代价是“不酷”了_第4张图片

(出自Etsy招股书)

成果是显然的,从2012年开始来自卖家的服务费收入有了大幅升高。

除此之外,从2014年开始推出的C2B服务,即允许平台卖家将产品以批发价卖给零售商(这一举动又导致了大量的抗议)也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收入(目前列在Others里)。

同时,也许是受到近年来各种劳动力交易平台的刺激,Etsy在招股书上为自己的未来列下了多种可能:

Ebay化的Etsy | 成长的代价是“不酷”了_第5张图片

不断向Ebay这样的传统平台看齐的Etsy已经离最初的小众电商越来越远,但越来越大的流量也让最初那些制作人难以决然离开。

它真的变了吗?

钱还在,也许只是不酷了。

[本文在3月14日发布在 钛点 公众号上了(点击链接或刷下方扫描码)。我个人觉得公众号浏览效果更好,另外网站由于某些调整不小心挂掉了。修复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Ebay化的Etsy | 成长的代价是“不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