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文仅仅是根据个人阅读习惯或个人有启发之处所记录的笔记,不代表该书的重点哦>o<
1、社会心理学是一种探讨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如何因他人真实或想象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研究。主要关心的不是客观的社会环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诠释或解读的影响。
2、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1)社会学:提供关于社会而非个体的一般性规律和理论
(2)社会心理学:研究使人们易受社会影响左右的共同的心理过程
(3)人格心理学:研究使个体与众不同而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征
总而言之,社会心理学介于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之间,它与社会学一样重视情境和整个社会影响行为的方式,但更重视使得人们易受社会影响左右的个体心理成分;它和人格心理学一样强调个体的过程,但强调的不是个体差异,而是使大多数人都会受社会影响左右的心理过程。
1、基本归因错误:高估内在性情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而低估情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人们习惯用人格特质来解释行为而低估社会影响在塑造行为上的力量。研究表明,社会情境在决定个人行为上的影响作用要大于人格差异的影响作用。
2、当我们低估社会影响的力量时,我们会获得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从而降低自己的防卫性,使我们更容易受到社会影响的伤害。由于未能充分认识到情境的力量,我们倾向于将复杂的情境过度简单化,过分简单化会阻碍我们了解大量人类行为的起因。
一个人对情境的解读,主要依赖两种基本的人类动机:维护良好的自我感觉的需求和追求尽可能准确的需求。很多时候,这两种动机会把我们引向相反的方向——准确地知觉这个世界要求我们直面自身的愚蠢和缺德的事实。自我辩护的需求有时候会和追求精确的需求相抵触,并可能会产生灾难性的结果。
(1)自尊取向: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大多数人都有把自己看作是正面的人的需要,人们常常扭曲对世界的感知以达到这种自尊的目的。
(2)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
1、社会心理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许多社会问题(如暴力的起因和对暴力的反应)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但是,在研究人类行为时,存在一种心理趋势,称为事后聪明偏差。所谓事后聪明偏差,即是指人们在得知某一结果之后就会夸大结果的可预测性的一种倾向。
2、假说和理论的形成:
(1)从过去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中获得灵感
(2)以个人观察为依据建立假说
3、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描述社会行为
(2)相关法:预测社会行为
(3)实验法:解释因果关系
4、研究分类
(1)基础研究:纯粹出自于知识上的好奇,目的是为了找出关于人类行为原因的最佳答案。
(2)应用研究:目的在于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
1、自动化思维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地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自动化思维通过将新情况与我们先前的经验相联系来帮助我们了解这种新情况。更正式的说,人们运用图式进行自动化思考。所谓图式,就是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性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标记的信息。
2、运用哪种图式?可提取性和启动
(1)社会性世界充满了可以有多种解释的模糊信息,在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图式可能会受到可提取性的影响。所谓可提取性,是指图式和概念在人们头脑中所占据的优越范围,从而使我们在对社会性世界做出判断的时候予以提取使用。
(2)有三个原因导致事物可被提取:
(3)启动是指最近的经历会增加某个图式、特征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思维在经过启动之前,必须同时具有可提取性和可运用性,才能对我们的社会性世界的印象产生影响。
(4)令我们的图式变成现实:自证预言
当人们发现新的证据或旧的证据是虚假的时候,他们不太可能改变他们的图式,而是常常不同程度地支持或违背图式,据此来采取行动。实际上,人们能够不知不觉地通过他们对待他人的方式来使他们的图式变成现实,这种自证预言是这样起作用的:人们对其他人是什么样的产生一个预期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我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
3、心理策略与心理捷径:
(1)前面介绍的使用图式来了解新的情境就是一种心理捷径。当面对一些特定的决定时,可能没有现成图式可供参考,或者可供运用的图式太多了以至于不知道到底该用哪一个。此时人们会运用被称作判断法则的心理捷径。在社会认知的领域,判断法则是指人们为了迅速而有效地做出判断所使用的心理捷径。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并不能保证人们对世界所做的推论一定是正确的。
(2)**便利法则是指将判断建立在某些容易进入我们脑海中的事物上。**便利法则存在的问题是有时候最容易回想起的事物并不能代表整体,从而导致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3)代表性法则是指根据一事物与典型例子的相似程度来对事物进行归类的一种心理捷径。
4、整体性思维方式和分析性思维方式
1、控制性思维是指一种有意识的、有意图目的的、主动的和需要努力的思维。
2、在心理上改变历史:反事实推理
反事实推理是指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反事实推理对我们对事件的情绪反应有很大影响,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改变发生得越容易,对结果的情绪反应就越强。如果反事实推理导致反复沉思,也就是反复注意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可能诱发抑郁症。
3、思考抑制和反向加工
控制性思维的另一种形式就是思考抑制,指的是试图避免想起一些我们宁愿忘记的事物的思维方式。研究表明思考抑制总是事与愿违,反而导致人们更多地回想起努力想忘却的事情,尤其是在人疲倦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所谓社会知觉,就是关于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及如何对他们做出推论的研究。
在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方面,六种主要情绪表达(愤怒、快乐、惊讶、恐惧、厌恶、悲伤)的能力是跨越文化的,是人类共通的一部分,而非文化经验的产物。但在解读人们的面部表情时有时会出错,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人们经常会流露出情绪混合(面部表情的一种,指脸上的某些部位表达一种情绪,而其他部位表达另一种情绪);第二,文化差异。
内隐人格理论:人们将多种人格特质归入同一类图式;例如,很多人以为善良的人也很大方。
1、非语言行为和内隐人格理论并不能保证能正确无误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想法和感受,归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他人的行为中推论出原因。
2、两类归因:
归因的两阶段过程:在分析别人的行为时,人们通常会先自动地做内部归因,此后才会想到可能的情境因素,然后可能会对原先的内部归因做出调整。文化也会对归因有影响。研究表明,在做归因时,相对于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来讲,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更有可能将情境因素考虑在内。
3、共变模式:该理论主张,为了对一个人的行为起因做出归因,我们会对可能原因的存在与否和该行为的发生与否两种间的模式,进行系统化的观察。在形成归因时,应该检视三种重要信息:共识性、特殊性、一致性信息。
(1)共识性信息:这类信息是对于相同的刺激,其他人做出与行为者相同行为的程度。
(2)特殊性信息:这类信息是某个行为者对于不同刺激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
(3)一致性信息:这类信息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某项行为出现于同一行为者和同一刺激之间的频率。
4、一致性偏见:推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性格(人格)相一致的倾向。容易发生一致性偏见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觉显著性(成为人们注意焦点的信息似乎更具重要性的观点)。一致性偏见并不是被平等运用的:我们极有可能对他人行为进行内部归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倾向于用自身因素之外的情境来加以解释。引出一个概念:**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偏好做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却更加着重于情境因素的倾向)。
5、自利归因:指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即性格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即情境因素。
1、自我:自我的内容;换言之,就是我们对于“自己是谁”这个问题的了解。
2、自我觉知: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3、本章介绍了自我的三个功能:自我认知(整合和组织关于自我的认知);自我控制(指定计划、执行决策);自我展示(如何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1、自我定义的文化差异:西方文化下的人倾向于秉持独立自我观,亚洲文化下的人倾向于秉持相互依赖型自我观。
(1)独立的自我观: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
(2)相互依存的自我观: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想法、感受及行动的左右的方式。
2、自我定义的性别差异:
(1)女性有较高的关系的相互依存性,这意味着她们更关注其亲密关系,比如她们对丈夫或孩子的看法。
(2)男性有较高的对团体的相互依存性,这意味着他们关心自己在较大团体中的成员身份。
3、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所谓内省,就是往内心深处探索,并审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的历程。但是,实际上人们很少花时间去思考自己;纵使人们进行内省,他们的感受或行为的原因也可能会隐蔽得让意识无从觉察。简而言之,自我无法仅靠自我内省来了解。
4、通过观察自己的行动来认识自己:自我知觉理论主张,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态时 ,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
5、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1)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我们通过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来了解我们的能力和态度。该理论围绕两个重要问题展开:第一,你什么时候进行社会比较?第二,你会选择将自己与谁进行比较?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当不存在一个客观标准用来衡量他们并且他们在某一特定领域中正处于对自己的不确定状态时,人们就会进行社会比较。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人们最初会将自己与周围的任何一个人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快速评估,判断比较的恰当程度,并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比较都同样有效。
(2)通过采纳他人的观点认识自己:研究发现,我们会自动采纳自己喜欢的人的观点,却会自动拒绝我们不喜欢的人的看法。(社会调节:人们互相影响他人的态度的过程。社会调节在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也会发生,前提是我们想要与此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根据自我调整来源模型,当我们要控制住某个行为时,需要大量的能量。根据自我控制索取能量的这一说法,花费在一项任务上的精力会限制你可以用于其他任务的能量。
1、印象管理: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
2、人们有很多种不同的印象管理策略:
(1)逢迎:人们奉承、赞美的过程,一般是为了得到他人(通常该人的地位比自己高)的喜欢。
(2)自我妨碍: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人们进行自我妨碍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比较极端),故意制造障碍来降低成功的可能性,这样的话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就可以归罪于这些障碍而不是责怪自己缺乏能力。第二种,事先准备好理由以防止万一出现的失败。
研究发现,决定人类行为的强大的影响因素之一来自:我们需要保持稳定、积极的自我形象。但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对这种信念的挑战,本章旨在介绍人们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1、认知失调理论
(1)认知失调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一致的认知所引起的不适的驱动或感觉,之后又被定义为由与个体惯常的、典型的积极自我概念不一致的行为所导致的不适感。
(2)并不是所有的认知不一致同等程度地令人不快,而是只有当人们所表现的行为威胁到他们的自尊时,这种失调才是最让人感到不快的。这种不快正是因为它迫使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和我们实际表现出来的自己之间的分歧。
(3)降低认知失调的三种方法:
(4)影响偏差:高估我们对未来负性事件的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倾向。
(5)理性行为与合理化行为:我们可以理性地思考,但有时为了保持我们的自尊,我们的思维不一定都那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这可以被称为合理化。在降低认知失调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说服自己是正确的,最后走向了非理性的行为和适应不良。
(6)决策:
(7)认知失调如何影响个人的价值观:降低认知失调的过程不仅仅是合理化你的行为,你的价值体系也会根据你的选择随之变化(强化/弱化)。
(8)让努力合理化:个体倾向于提高对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事物的喜爱程度。
(9)非充分合理化的心理学:
(10)诱发伪善:通过让个体做一些与他们行为相反的陈述并提醒他们其观点和行为的不一致,诱发个体的失调,目的是引导个体做出更负责任的行为。
(11)不充分的处罚:当个体缺乏足够的外部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何要克制去做一种想做的活动或取得一个想要的事物时所引发的失调;通常会导致该个体降低他对这个被禁止的活动或事物的评价。
减少失调的行为能够恢复我们的稳定并让我们得以维持我们的自尊心,但如果花费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保护我们的自我,我们将永远不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什么,甚至会将自己禁闭在狭隘思想中,再也无法成长或改变。
因此,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人们的自我合理化倾向,并尽可能用批判的、不带感情的方式来审视我们的行为,要为我们的错误承担责任是十分困难的。
1、态度即对他人、事物和观点的评价。
2、态度从何而来?
(1)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一种主要根据人们对于态度对象的性质所持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这类态度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某一事物的优点和缺点,以快速分辨我们是否需要该事物。
(2)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一种根据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而不是他们对态度对象本质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这类态度的功能不在于精确地描绘这个世界,而在于表达和确认一个人的基本价值体系。
(3)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基于对态度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观察。人们的行为只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预测态度,比如他们最初的态度必须是微弱或模糊不清的;或者他们的行为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
3、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1)外显态度: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
(2)内隐态度: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
总之,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态度,一种更多地来源于童年经历(内隐态度来源),另一种则更多地建立在当前经验基础上(外显态度来源)。
1、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态度:重返认知失调理论
为了改变尽可能多的人的态度,我们可以构造出某种说服性沟通(在某一问题上支持特定观点的沟通,如演讲或电视广告)。
2、情绪与态度改变
(1)引发恐惧的沟通:通过引发人们恐惧感的方式来改变人们态度的说服性信息。但是,如果恐惧的信息太强烈以致让人觉得受到威胁了,这种方式可能会失败。
(2)情绪启发式:以情绪作为自己对某事物的态度的线索。
1、态度的预防免疫:通过让人们事前接触少量反对其观点的论证,使其能够对改变他们态度的企图产生免疫。
2、拒绝同伴压力:同伴的压力更多是与人们的价值观和情感相联系,通过他们害怕被同伴排斥的恐惧和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而起作用。
3、当说服产生反作用:抗拒理论(当人们感到自己的自由受到了威胁,就会激发抗拒心态并通过实施受禁令威胁的行为来减少这种抗拒心理)
1、预测自发行为
只有当态度能够迅速呈现在人们脑中时,态度才能预测自发行为。态度的可接近性是指某一事物与你对该事物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通常可以通过人们报告对该问题或事物的看法的速度来衡量。可接近程度高的态度更有可能预测自发行为。
2、预测有意行为
有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对一个人的有计划性、有意的行为最好的预测方法是考察人们指向行为的态度(指人们对行为的特定态度而不是一般性态度)、主观规范(人们对自己在乎的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特定行为的信念)和知觉到的控制感(人们认为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容易程度,越容易,行为意向可能就比较强烈)。
从众:因为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一些人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在一个令人困惑或者非常规的情景中应该做什么。周围人的行为成为他们如何反应的线索,于是他们决定以类似的方式行动。其他人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由于与众不同而被嘲笑或受到惩罚,他们选择做出团体期望的行为,因而就不会遭到排斥或被忽视。
1、信息性社会影响:他人的影响导致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将他人视为指导我们行为的信息来源;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人对某种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从而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
2、信息性社会影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能导致私下接纳(由于真诚地相信他人言行的正确性而顺从他人的行为),同时还存在公开顺从(在公开场合顺应他人的行为,但并不一定相信他人的所言所行)的情况。
3、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的一个变量:对个人而言,正确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当情境模糊不清,选择正确答案非常困难时,我们会从其他人那里得到需要的额外信息。也就是说,决定对个人而言越重要,则人们越可能会依赖他人的信息和指导)。
4、当信息性社会影响导致相反的效果时:群体心因性疾病(一群人身上出现类似但原因不明的症状)就是一个极端而且受到误导的信息性社会影响的例子。这种传染病(情绪或行为在群众之间迅速传播的现象)一开始通常是一个或一些人报告有身体上的症状,而且这些人往往在生活中正承受着某种压力,而他们周围的一些人则为他们的疾病构建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即对环境的新定义)开始传播,而且越来越多人开始认为他们也有相同的症状。
5、何时人们会顺从信息性社会影响?
(1)当情境模糊不清时:越是不确定,越依赖别人。
(2)当处于危机情况时:不幸的是,我们模仿的人可能和我们一样也感到害怕和恐惧,行为也不一定合乎理性。
(3)当别人是专家时:一般而言,一个人拥有越多的专业知识,则在模糊情境下他的指导越有价值。
1、规范性社会影响:我们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受而从众;这类从众会导致个人公开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即使人们并不相信自己所做的是对的,甚至他们认为是错误的,人们也会顺从团体的意见。
2、何时人们会顺从规范性社会影响:
(1)强度:该团体对你的重要性如何?(有高度凝聚的团体进行决策可能会是相当危险的,因为他们将更多地关注取悦彼此并避免冲突,而不是做出最优、最具逻辑性的决策。)
(2)接近性:当团体企图影响你时,团体与你在时空上的接近程度如何?
(3)人数:团体中有多少人?
3、当人们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顺从于规范性影响时,就获得了一些特异信用(个人因为长期服从团体规范而获得的信用。一个人如果获得了足够的特异信用,那么偶尔偏离团体的规范也不会受到团体的惩罚)。
4、少数人的影响:少数人何时能影响多数人
关键在于保持一致:持有少数观点的人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表达相同的观点,而且少数人群体内部成员必须彼此认同。一般而言,多数派因为规范性社会影响常常能得到公开的顺从,而少数派常常因为信息性社会影响而受到私下接纳。
1、团体:三个或三个以上彼此互动、彼此依赖的人,他们的需要和目标使得他们相互影响。
2、人们为什么要加入团体?
(1)归属需要是人类先天的需要,并存在于所有的社会中。
(2)团体是我们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部分,帮助我们确认自己的身份。
(3)团体还能帮助建立社会规范,即规定了可接受行为的内隐或外显的规则。
3、团体的功能:
(1)社会规范:指出所有的团体成员都应有的行为方式。这些规范塑造行为的威力在我们经常出现违规行为时就显现出来了,比如其他成员开始回避我们,甚至我们被迫离开团体。
(2)社会角色:规定了团体对特定成员行为的共同期望。角色可能是非常有用的,因为人们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然而,人们可能过分专注于自己的角色,他们的身份认同和道德感都丧失额,有时可能导致悲剧性的后果。
(3)团体凝聚力:团体将成员联结起来并增强成员相互好感的品质。
1、社会促进:在他人在场并且个人的表现将会得到评估的情况下,人们在简单任务上表现较佳,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较差的倾向。
2、社会懈怠:当有他人在场并且他们个人的表现不会得到评估时,人们会在简单任务上表现得更糟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得更佳的倾向。
3、去个体化:当人们不能被识别(处于群体当中)时,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
1、一般而言,团体如果拥有专业人才且人们都致力于为整个团体而不是他们自己寻找最佳方案,团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但也存在一些因素可以导致团体决策并不比个人决策好。
2、避免团体思维陷阱:
1、社会困境:如果多数人都采取对个人最有利的行为,就会对所有人造成不利的影响。
2、以牙还牙策略:通过首先表现出合作的姿态,但接着总是按对方上一回合的表现(合作的或者竞争的)做出回应,来促进合作出现的策略。
(1)时空接近性(我们看见并与之交往频繁的人往往最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和恋人的心理效应)。接近效应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熟悉度或曝光效应(研究发现我们暴露在某一刺激下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
(2)相似性(我们和他人在兴趣、态度、价值观、背景或是人格因素上的匹配程度)。
(3)互惠式好感:事实上,仅仅知道某个人喜欢我们就足以提升我们被那个人吸引的程度。
(4)外表吸引力
(5)人际吸引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
1、亲社会行为: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2、利他行为: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需要帮助他人。
助人动机1:根据进化心理学,发生亲社会行为是因为三个根植于基因的因素:
(1)亲属选择: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亲属的行为
(2)互惠规范:期望帮助他人能够增加他们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
(3)遵从社会规范:帮助他人在所有社会中都被认为是一个有价值的规范
助人动机2: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
助人动机3:根据移情-利他主义假说,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我们会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试图帮助这个人,而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总的来说,引发移情的条件是我们必须感受到他人的需要,重视他人的福利,并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尤其是当人们感受到安全型依恋的时候,移情的情况更容易发生;而当人们受到排斥时,则较难发生移情。
1、城市过载假设:认为住在城市中的人经常被刺激所轰炸,使得他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淹没。
2、居民流动性: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会导致人们对社区更强的依恋心理、邻里间更高的相互依赖程度和个体对自己在社区中声望的更为关心。
3、旁观者效应:目击一起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每个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在紧急情况下助人的五个决策步骤,若旁观者没有达成五步中的任何一步,他们不会助人:注意到事件——把事件解释为紧急情况——承担个人责任——知道如何帮助——实施帮助
4、关系的性质:共有关系与交换关系
(1)共有关系中的人们较少考虑他们将收获的好处,而更多的是仅仅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
(2)我们在重要领域比在我们不太关心的领域,更少可能帮助朋友而非陌生人。
1、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研究显示,告诉人们旁观者干预的阻碍可以增加人们在紧急事件中帮助他人的意愿。
2、积极心理学:调查人们表现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时的条件。
1、侵犯是一种以造成伤害或引起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侵犯可能是身体上或言语上的,也许会成功,也许不然,无论如何,它仍然是侵犯。
2、分类:
(1)敌对式攻击:一种源于愤怒、旨在将痛苦加于人的攻击行为。
(2)工具性攻击: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这种伤害性是作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而非以造成痛苦为目的。
3、挫折-侵犯理论:该理论认为,挫折是一种人们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的感觉,它会提高一个人做出攻击反应的可能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挫折都会引起侵犯。只有当觉得自己或自己所属的团体所拥有的东西,比自己应得的还少或者比自己被引导去期待的还少,或者比跟自己类似的人所拥有的还少时,才会引起攻击行为。
4、攻击刺激:一个与攻击反应有关的物体(例如:枪),它一旦出现,就会增加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5、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我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社会行为(例如:攻击)。
6、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愤怒?
(1)通过积极的使愤怒消散来控制我们的愤怒是可能的。“积极的”意味着使用诸如“说话之前先数到十”这样简单的办法。
(2)在抒发愤怒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践上述策略:以简单明白的言词,平静地指出你有些愤怒,并且准确地、公平地说出是你朋友或伴侣的什么行为导致了你的愤怒。或者通过写日志的形式写下你的思考和感受。
(3)使别人受挫折的那个人为其行为负责、道歉,并且表示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可以平息愤怒。
(4)发挥非侵犯行为的示范作用。
(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能。
(6)培养同情心。
1、偏见是双向的,它经常由强势群体加在弱势群体身上,也被弱势群体加在强势群体身上,而且任何一个团体都有可能成为偏见的对象。
2、偏见:针对某一特定群体的敌意或者负性态度,是仅基于个体属于这个群体而存在的。我们每个人对别人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偏见——这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
(1)内团体偏见:以正面情绪和特殊待遇去对待我们认为属于内团体的个体,而以负面情绪和不平等待遇对待那些仅仅由于被我们看作是外团体的个体。内团体偏见主要构成动机是自尊,即人们借助于认同特定社会团体以增强个体的自尊,然而自尊的提高只有在个体认为自己所认同的团体比其他团体优秀的时候才会发生。
(2)外团体同质性:我们倾向于知觉到组外的个体比起实际更为相像,组内的个体也是同理。换句话说,如果你对外团体的某个人稍有了解,你更有可能会觉得了解那个团体的所有人。
3、刻板印象:对于有着某种共同特质的一组人的概括,而忽略成员间的其他不同之处。需要注意的是,刻板印象是认知进程,而不是情绪性的且不一定会导致故意的虐待行为。通常,它只是我们简化世界的一种方法。
(1)刻板印象的信念经常会导致不公正的待遇,我们称之为歧视——对特定团体的成功的不公平、负面的或者伤害性的行为,只因为他们是该团体的成员。
(2)对于刻板印象的两步骤认知处理模型:
4、情绪性态度比非情绪性态度的改变要难得多,因此,一个具有强烈偏见的人比我们其他人更深、更全面地陷在刻板印象之中。
5、责怪受害者:用性格归因指责那些受害个体的倾向,通常是由于公平世界信念的缘故。
6、当接触的六个条件得到满足时,心存怀疑甚至敌意的团体,将减少他们的刻板印象: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目标、平等地位、非正式的人际接触、频繁接触、平等的社会规范。
一些基本概念:
(1)内外控制点:倾向于相信事情的发生是因为我们控制了它们,还是倾向于相信好的或坏的结果都是在我们的控制之外。不管原因怎样,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对自己的命运缺少控制感的趋势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2)知觉控制感:相信自己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影响周围环境,至于结果是好是坏,则取决于自己所采取的方式。
(3)自我效能:相信自己有能力采取特定行为以达成期望目标的信念。自我效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提高一个人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第一,它会影响到我们做事的毅力和努力程度。自我效能低者通常办事拖延且轻易放弃,然而自我效能高的人则常会设定较高的目标、付出更多的努力并在面对挫折时更能持之以恒,因而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第二,自我效能会影响我们在追求目标时的身体反应。
(4)习得性无助:将负性事件的起因归于稳定的、内在的与全面性因素所带来的悲观状态。习得性无助理论认为以悲观的方式解释负性事件会导致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沮丧、努力减少、学习效果不佳)
(5)稳定性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某些不会随事件改变而改变的因素(例如你的智力),而非那些可能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因素(例如你在一项任务上所付出的努力)。
(6)内在性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你自己(例如你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而非外在的因素(例如考试的难度)。
(7)全面性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某些广泛适用于许多情境的因素(例如,你的智力会影响你在许多方面的表现),而非某些只适用于少数特定情境的特殊因素(比如说,你的音乐才能虽然会影响你在音乐课的表现,却不会影响你在其他科目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