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三种境界

      昨晚大家聊读书体会,有人说读书时太投入,会把自己当成书中人物,或者是感觉进入了书里面;有人说代入感很强,会在内心形成强大暗示,长时间影响自己;有人说压根不会有代入感……关于读书大家(这里是指大方之家)都已经说了好多,而且还有专门的书谈如何阅读。然而大多数人都从外在讲,比如王国维说做学问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概是不怕寂寞,刻苦坚持,终有收获云云。我想从读书体会谈一谈,也给读书安上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第二境界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第三境界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请注意三种境界是指读同一本书时体会的层递性。

      小时候读书多是为了看故事,好玩儿。再大一些,记得高中时候,说书是精神食粮一点都不为过,这里的食粮真是救命的。那时候靠读名著活着,在精神世界里活着,每读一本喜欢的名著,那种亢奋状态能持续很多天。这大概就是完全的共情,把自己当成了书中人吧。也就是第一种境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等到读了大学,读书的种类多了,理论跟着年纪一起见长,也敢看那些以前不敢看的作品了,也渐渐会挑书了。每每翻阅一部作品,除了会共情,会第一种境界,还会跳出书外来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渐渐懂得欣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所以第二种境界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而第三种境界,我有意用了辛弃疾的词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带有一点戏谑调侃的意思。读到好作品,也能够俯视它,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那种既爱又恨的心理,让人反反复复琢磨欲罢不能的。这是在前两种境界的基础上达到的。

       以上仅从个人读书体会谈起。其实一本好书真的需要多读几遍,每一遍给你的体会都不一样。这我就不说了。因为有好多人都说过好多遍了。然而我想说的是学习、听课也如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要小看这两句话,大有深意呢。下面我将自己五六年前的两篇听课笔记贴出来。


课堂上聆听于丹(作者:美小清清)

2010-4-12

      关于对于丹的评论,我听得太多,真正现场听于丹的课还是第一次。她个子高挑,灰色的西装、短裙,打着黄绿色的领带,丰满又不失苗条,在这个年龄里是很有风韵的了。尤其是她的神采,可以说是气宇轩昂,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间一股凌厉之气,有说书人的畅快淋漓。

      今天她讲的是古诗十九首和魏晋诗歌中曹操的几首诗。开场白里讲了印度的情况(她刚从那儿回来),我感慨于她对印度的感慨,她说赶上了印度十二年才有一次的节日,不远万里来到恒河沐浴祭拜的人们摩肩接踵,那样喜悦的日子,那样密集的人群,却是“拥挤却不嘈杂”,“宁静而美好”,她惊奇于这样的场景。所有的人在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时,只用四个字“洗洗”、“拜拜”,简单、质朴却是最动人的语言和行为。中国的春节每年一次,为什么他们十二年才有一次这样的节日,杂货店老板回答了她的疑问,说“不经历那么长的等待人心中怎么会有这么深的喜悦”。非常有哲理有力量的话让她念念不忘,她说去印度感受到一次“原始文明的沐浴”,进而说“人心有多远,审美境界就有多大”。是啊,在那样贫困、拥挤、环境恶劣的国度里,一个外乡人受到普遍热情的接待,那是质朴对于文明的碰撞,怎能不激发巨大的喜悦和震撼呢?她说印度人是热情的,而“热情会使一切变得不同”。在那样的国度,只有“身体的要求降到最低”才会感受到那种生活的“轻盈、饱满和自由”。

      在讲诗歌的过程中,我惊奇于她将诗歌完全融于个人的生活体悟里,给人以精神的提升。虽然,那些我们都曾日有所悟,但从她的口中说出来,又有了不同的味道。她说真正的惊心动魄不是一刹那的巨大变化,而是日复一日不知不觉里的些微变化,“岁月忽已晚,衣带渐已缓”,突然发现了,便是惊心动魄的悲哀。我同样为这种鬼斧神工的变化惊动,一直以为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却忽然发现昔日眼里的小孩子都已长大了。半是喜悦,半是悲凉,无法言表,那一刻我反而会用絮絮叨叨来掩饰内心的震惊。在讲“迢迢牵牛星”的时候,她说在现代社会,已经少了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美好。我的心痛了一下,我为这种美好触动,但又不希望这样的美好一再鼓励我,让我迥迥独行。充满诱惑的感悟,好怕。想起《海的女儿》,我最爱的童话。她却将林林总总的感悟,称之为“为生命充电”,人要不断的“行走”,“不失山林”,“不失体验”,将“一生的流浪奉为归宿”,这是骑士精神。只要“一息尚存,骑士永远在路上”。面对忧伤,要学会“对忧伤的控制”,耐心体会生命在忧伤里那种“纤细的脆弱”,这是美。而现在很少有那样“有品质的悲伤”了。

      “孔雀东南飞,何不向西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这是她引用的故事,我不并惊奇她忽而用一下钟嵘,提一下沈德潜,或者《文心雕龙》,这些名家的点评总结就像她语言里的丝巾,起了装饰门面的作用,然而却也带了束缚和累赘。她的言辞本身就是诗,一串串,字字珠玑,随着语势,起伏转换,圆润饱满,精妙极了。不用改动,写下来就是优美的文章,实在让人佩服。怪不得大家都说于丹口才好。

      而作为一个名人,她是很注重镜头感的,即使在课堂上,举手投足间都有面对镜头的效果,准确到位。课后好多人蜂拥前去拍照,于丹一一笑脸相迎,毫不拒绝作态,连笑容也是标准的镜头笑,灿烂有度。这样一个人,有理、有力、有节。


反刍于丹(作者:美小清清)

2010-4-13

      若不是今早舍友一再问及于丹上课的情况,也许我不会再将她上课讲的一些东西回顾一遍,就好像猪八戒吞食了人参果,咕噜一下进去了就是进去了,断不会再有反刍的可能,所收获的也许仅仅是一些滑腻的触感,没有具体的滋味。而如果他能有机会小口慢食,也许就会尝出其中不对口味的东西了。而我今天有了反刍的机会,也就有了品味的可能。

      一个城里人到了乡下,只会欣喜着质朴的人群,简单的生活,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就是苍蝇,也是成群结队的。因为陌生,所以他对一切感到好奇,好玩,心里便有了万千感慨,如果是个女子,这种感觉便会更为细腻,如果是个文人,加之是个有才华的女文人,那就更不得了了。于丹到了印度,其实就好比城里的那个女才子到了乡下。所有的都是新鲜,于是所有的都是感动和感慨。其实呢,如果让她在印度住个三五个月,也许她就不会这么说了。而我们试想,当地的印度人,每天忍受着四十五度(于丹语)的高温,整个世界都是灰尘刨土,还有疾病和贫困,不用说没有女厕所,以及坦胸露乳之事,生命都是危在旦夕的,当然生命的要求就会降到最低;更残酷的是,他们不得不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永无天日。绝望吗?反抗绝望吗?有谁能够改变那种严苛的环境呢?唯有祈求内心的神灵,所以他们祭拜“破坏神”,希望祂能破坏灾难和疾病,还有痛苦,然后才有创造幸福的可能;只好试着内心“宁静而宽容”,现实是无法改变的,一切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绝不是去旅游观光或者访学的过路人。如果我们只是从审美从感悟去慨叹那里原始文明的美好的话,那么,我想这太浅薄了,最起码,我们应该有一颗悲悯的心,才能体会到生之不易,然后才是生之从容。

      古代的诗歌,尤其是古诗十九首,首先是游子弃妇生死无常之感,然后才是文学上的审美。我们谁都知道没有切肤之痛的文章不会太感人,那么只从形式上去写作又怎么会写出深刻的文章来呢?就算卡夫卡是形式高手,也是基于自身的困境才有了写作派遣的可能。难道我们碰到别人的伤口,还要高呼红色真鲜艳吗?当今的人是怎么了?那些学者、批评家是怎么了?连我们这些听众也怎么了?绕来绕去便失去了最起码的判断力。

      不是不可以生发、感悟,甚至因为所得而喜悦,为那种“有品质的悲伤”而有淡淡的落寞和宁静,因为这是一个文人的姿态;不是不可以像晏殊一样过着优裕富足安闲的生活,还一样可以为夕阳所悲伤,为归雁而感叹,因为他们闲得发愁。而我们普通人还要忙着生活。


      以上两篇听课笔记一篇是听完课写的,一篇是第二天写的。刚听完课就像刚读完书,还沉浸在那时那地那样的感受中,也就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如果不进行回忆不仔细琢磨,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可是一反思事情就有了变化,“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豁然开朗。如果今天,我再回忆,其实于丹挺棒的,她的悟性她的口才都一级棒。如果还能听上她的课,我肯定还愿意。或许此时该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只不过这样对于丹老师,好像有些不恭敬啦,好在我比方的是课,不是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的三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