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声明,不由得大为好奇

一份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声明,不由得大为好奇

 

一份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声明,不由得大为好奇。只有一页纸,一根红线上红色的字,“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正文的题目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声明”。正文也就两段,落款有日期,有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大红印章。

只是,详细阅读之下,才明白有一篇网络文章,让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认为,“该文罔顾事实,刻意杜撰,用心险恶”。

网络文章的题目是,“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我来说”。该文章在网络上流传,其严重后果,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原话是,“不仅对蒙牛、伊利造成了不良影响和伤害,对中国乳业也是极大的伤害和抹黑”。

不过,如此认识与判断,但是协会却只是强烈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立即删除该文章,取消该微信号,责成作者公开承认错误并向蒙牛、伊利及中国乳制品行业道歉,以消除影响。这就令人诧异了,协会竟然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立即删除,凭什么?

只是这样以来,我到想看看这篇文章到底咋会事?从网络上搜索到原文,打开阅读一番,没有啥新鲜的内容,无非就是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整理出来了而已。难道这些事实有必要刻意杜撰吗?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国内乳制品的头部企业之一的三鹿奶粉倒闭,不是事实吗?因为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不够,给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不止三鹿奶粉一家,当时几乎所有的奶制品企业都如此。这些事实可都是当时媒体公开报道的,也有行政部门的通报,难道有错吗?

2010年,国家有关乳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标准都进行了调整,这些都是公开的事实,难道有假吗?其实,对此牛奶的标准降低,本来各界是有争议的。

毕竟,若是国家标准不适当降低的话,乳制品企业无法达到标准,就很容易出现添加化学物质的事情。将国家标准适当降低,起码不至于有乳制品企业造假了。

当然了,国家标准是对乳制品企业的强制性要求,往往也是最基本的标准。对企业来说,完全可以按照国际标准,或者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这本身并不矛盾的。

而制定标准时,包括2005年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搞的,液体乳“鲜”字标识专家研讨会,邀请行政部门、科研院校和头部企业参加,这本就是公开实施的。

至于,蒙牛、伊利还是三元,或者专家学者,谁会影响国家标准多一点,少一点,都是公开的,为啥要否认呢?

接着到了2012年,西安大三学生在网络上公开发表了,《我在内蒙古的十天——蒙牛冰淇淋代加工点实习记录》,揭露出加工点的卫生等情况,这并不是捏造的,都是可以在网络上查到的事件。

当时引起了轰动,估计有印象的人应该不少。至于,因为《出乌兰记》,跨省抓捕北京作家刘成昆;

因为实名公开网络举报,跨省抓捕山西奶农郭玉珍,这些并不是啥秘密,都是有据可查的。

乳制品国际国内两重标准,这也是我国制造业公开的“秘密”。要不然,为啥出口转内销总是会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呢?2008年,蒙牛时任CFO对香港媒体说的,“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

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蒙牛时任CEO再次强调,“我们总把最好的产品投放到中国香港、新加坡市场”。这些说法,有新闻报道来证实,有假吗?

不明白的是,这些基本事实,在如今的网络时代里,随时可查看证实的事情,为啥乳制品工业协会认为是“罔顾事实刻意杜撰”呢?

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不敢说所有人吧,起码有很多人是记忆犹新的。尤其是郭利先生,时不时还被人们提起,因为对劣质商品维权而坐牢,尽管后来宣判无罪,可这代价却让我们每一个难以忘怀的。

国内乳制品行业如何,包括蒙牛、伊利这么多年的来的“品牌声誉”,这不用协会来维护,消费者心中都有杆秤的。

以2008年为分水岭,之前“一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到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内乳制品行业“全军覆没”,以致于国人全世界抢购奶粉。国内乳制品到底咋样,有此现实,这难道是网文作者编造的吗?

曾经丑陋的发展历程,或者说艰难成长的历史,乳制品行业已经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允许消费者议论,不允许网络发声,那就只有让消费者用脚投票了。而如今现实中,进口奶粉高价,依然畅销,这不就是各种保护下的国内乳制品企业悲哀吗?

蒙牛、伊利如今都是国有控股企业,近几年的发展也是可圈可点的。只是,企业就是企业,健康的竞争应该是必须的,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内外有别,不能老想寻求公器保护。

一篇对乳制品企业,主要是蒙牛、伊利等历史进行回顾的文章,或许有些未必全是事实,但是,对消费者依然还有记忆的事情,以协会名义来否认,真的就能将过去的事实一笔勾销吗?

本来没有几个人关注的文章,协会的声明一发,反而让人们好奇起来了。协会认为是“罔顾事实刻意杜撰”,可是大凡消费者谁能忘记这些历历在目的,尤其那些全球求购奶粉的消费者,国内乳制品成长的“过去”呢?  

营造我国乳业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不是让消费者闭口,不是行业企业不敢正视过去,而是要吸取教训,打破各种有意无意的保护,让国内各乳制品企业充分竞争,由市场去选择。

如此,就如国内的空调彩电等电器行业一样,没有了协会或者公器的保护,才能发展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商品来。

总之,乳制品工业协会来为蒙牛、伊利来背书,并不是啥好事。毕竟,互联网时代里,想完全“删除”记忆,总是徒劳无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份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声明,不由得大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