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之家庭教育

人人都是向死而生,野蛮生长的孩提时代真的不赖。

野蛮生长之家庭教育_第1张图片

中高考将近,近些天总是与身边的大朋友聊起现在孩子的成长空间和学习压力问题,看着他们个个如《新版小蝌蚪找妈妈》一般,除了从小被教科书和沉重的课业负担所压迫,还有高数、美术、大提琴;舞蹈、武术、形体课的折磨,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被散养童年和野蛮生长的经历。

我从小长得很恣意,倒也不是无人管教,却也难得的实现了独生子女式散养,不知道是不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别具一格,我有充分完满的童年,野蛮生长,无拘无束。

妈妈说我从尚未出生之时就不同于其他女娃娃,我在母体的时候就异常顽皮,不仅活动频频,还淘气得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即使最有经验的妇科医生在不允许做B超验男女的大环境下都断定我有男儿身。可想而知,医生通知母女平安的时候,家里的其他成员应该也会有一丝丝的惊诧和遗憾吧。毕竟,在那个抓超生极严格的时代,我应该会是爸妈的独苗了。按照老爸的话说,“自己的孩子,抱到眼跟前哪还记得什么性别,就只剩下喜欢了”这话从父亲口中说出,我是颇为相信的,一直到现在,父母二人都尊重着我成长的全部决定。

女儿自然要富养的,不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小的时候,我的家庭条件在我成长的小镇是极好的,但结合我顽皮的天性和父母对我是男娃娃的判断,小时候我的玩具总是:变形金刚、玩具车,所有的布娃娃都是亲朋好友赠送的生日礼物,小伙伴都有的芭比娃娃,我到快初中的时候才拥有第一个。经济上的富养取决于父母在尽所能的情况下,能给子女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所以只要不是出身异常贫苦,在能够接受正常教育的前提下,我并不觉得在这一点上人与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但是精神上的富养,我却是极感谢我的爹娘。我始终认为父母相爱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所以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然懂得了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家里其乐融融的氛围,也让我不用分心纠结琐碎,总能专心于自己喜欢的和想做的。爸妈对我个人意愿的尊重在赋予我散养自由的同时也教会我如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年幼时期,小镇上一时很流行送孩子学琴,从小颇有几分伶俐的我也成了众人理解下适合学琴的孩子之一,那时候仿佛不学琴,孩子就不聪明,没有什么前途一般。可年幼的我,在祖父的身边对绘画手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记忆中第一次三人家庭会议大抵就是为了学琴还是学画这么个事情。最终的结果,我自是进了绘画班。在绘画班,我接触了除了油画以外的各个画种,却不曾考过级,也就自然没有什么证明。唯一清晰的是年幼时期一度将自己的“作品”当成炫耀的资本,不知道哪位有心的伙伴还留有属于我的童年作品。不同于其他被逼迫学习才艺的孩子,我学美术的四年,即使在课业最繁忙的时期,我也不敢有些许抱怨。当然,决定放弃也是我自己的决定,不懂经济学的那个小小的我,也一度为多年付出终成沉没成本而犹豫。父亲很适时的看出我的纠结,一句“不曾期待你成为美术新星,只要闲来无事时日子过得不会了无生气就好”排解了我所有纠结。想来神奇,读书不多、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总是不经意间用所谓的“言传身教”教会我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孝”也是父母教会我的美德,没有谁多言过什么,就单单是看着他们,我就明白了那个字的意义。坦率的说,父亲的“孝”多少带着些愚孝的成分,这样说,总是颇有几分言重,可是年轻时候对父母言听计从的他也一度让母亲吃了些苦头。好在母亲心肠颇软,即使嘴巴上厉害几分,也不曾真的对父亲年轻时候的言行有过太多介怀。其实,奶奶在我脑海里,已经只剩下一副面孔和周围人拼凑起来的琐碎,她离开的时候,我尚且年幼,记忆里关于她的片段零零总总,拼不出完整的版图。奶奶病床前表现最好的应该不是父亲,而是奶奶原本并不宠爱却在后期极其信赖的母亲。从奶奶生病行动不便到最后离开,母亲做了一个儿媳甚至一个女儿该做的一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父亲一直将母亲视为珍宝的原因之一。爷爷离世前的四年,是与我家一同度过的,期间换过两套房,第一次是为了方便爷爷出门,第二次是为了方便爷爷见自己的老伙伴。妈妈卖了充满我儿时记忆的房子,也借了债,想尽办法满足了爷爷两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愿望。

父母对老人的种种,不仅教会我一项传统美德,我还从母亲的行为中总结出了女人的大智慧:孝顺、包容,始终保持小女人的天性以及为人善良。我始终相信着:人在做天在看!他们的为人处世势必影响我的生活方式,对父母好这件事情,我会一直一直传承下去的。

每每跟朋友聊起父母对我的教育,总有人投给我羡慕的目光,有朋友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我希望能给予我的小孩的,感谢爸妈,用自由散养式的教育,言传身教的影响,让我有了不一样的生活。

人人都是向死而生,野蛮生长的孩提时代真的不赖。

野蛮生长之家庭教育_第2张图片

文 | 墨白公子      图 | 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野蛮生长之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