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一生伏首拜阳明

文/图  薇薇

1508年,王阳明心学横空出世,盛极一时。

王阳明,字守仁,明朝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相比于王阳明身上的诸多标签,我最喜欢的是他哲学家的身份,他所创造的心学具有无边威力,若能参透,必能产生奇效。

自明中后期以来直到现代,曾国藩、蒋介石等人都高度推崇王阳明的思想事迹,日本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更是立下“一生伏首拜阳明”的信条。可见,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对后来人的深刻影响。

而在理学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明朝,王阳明心学无疑是在颠覆传统认知,一产生就受到多方攻击,能在重重困难中发展起来,实属不易。

01

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是因旧事物不再能满足人的某些需求。

王阳明从小便立志要建功立业,他不断寻找建功立业的方法,先后对排兵布阵、道家养生之术、佛家导引术倾注了十二分的精力,达到痴迷状态。

他也投身时代潮流,跟随大众学习理学知识,因此做了一件高度戏剧化的事——格竹子,结果什么也没有格出来。

1502年,王阳明三十一岁,距离他立志建功立业和成为圣人,已过去二十多年。二十多年里,他一直苦苦追寻真理而不得,建功立业没有平台,也没有突破理学成为圣贤。

他不断尝试能解决心中疑问方法,可都以失败告终,这个阶段算是王阳明在成功路上的试错和知识积累阶段,彷徨而痛苦。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位伟大的圣贤都要经过一番非比寻常的困苦环境。

王阳明的人生转折点来源于一场政治斗争。

因得罪权阉刘瑾,王阳明被皇帝朱厚照贬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

龙场驿站位于今贵州贵阳西北约八十里的修文县城,地处荒僻,虫蛇甚多,瘴气流行,当地的人大多是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环境大多为阴冷潮湿的山洞。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王阳明那颗求圣之心产生了一个疑问“圣人处此该如何”,可是他找不到和他一样处境艰难的圣人。于是他又把精力用在理学的突破上,希望通过朱熹的“格物致知”来得到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可是他仍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朱熹的“格物致知”和“圣人处此该如何”交织在一起,加上自己之前倾注心血积累的大量知识,在他的脑海里不断撞击着,他不断的思考着被他肯定和否定的问题。

终于有一天,这些问题冲破了他的脑子,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像一幅画一样清晰的呈现在他眼前。于是,王阳明的心学横空出世。

王阳明心学是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拨乱反正,是在理学不能解决他的问题时所产生的新学说,而这个新学说,将指导他所向披靡。

02

王阳明作为一个文臣而能领兵打仗,更是少数的通过军功封伯的人,在他的诸多军事行动中,都是以微小的代价而取得绝对胜利。在领兵打仗中不断创造奇迹,使他成为了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王阳明在军事上的成功,离不开心学的指导,得益于知行合一的实践。

南赣剿匪,王阳明从多方收集关于匪徒的资料,结合政府军剿匪历史,认真分析其中成败缘由,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制定作战计划,最终将匪徒各个击破,彻底扫除,还一方安宁。在这个过程中,他遵从自己的良知,在“事上练”。比如良知告诉他要爱民,为民解忧,因此他竭尽全力的消灭土匪,打完仗后又制定一系列措施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只在嘴上说着或心里想着爱民,而是要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的。

平定宁王,王阳明仅仅用了一个多月就平定了宁王谋划了几十年的造反,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着此心不动,就是不管外面的事物发展的怎么样了,我心不随外物而动,依然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推进。而宁王的惨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的心不定,被王阳明的计谋打乱了自己的步调。正所谓,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宁王的心被物欲所牵引,一直在躁动,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镇定自信的指挥千军万马,怎么可能不失败!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广西戡乱,王阳明没费一兵一卒便平定思田,招抚了王受和卢苏,此后又以雷霆之势扫平断藤峡和八寨之贼。在这个过程中,王阳明除了使用自己惯用的以贼攻贼和心理战术以外,还因为他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是他常年致良知的成果,在政府没让他动断藤峡和八寨之贼的情况下,为了百姓安康,他选择遵从内心良知,为民除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当然,王阳明的心学不止在军事上运用自如,他同时还是个政治家,他的心学在政治上依然所向无敌。

所谓政治,就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种能力,政治没有是非,厉害即是非。

无论是面对张忠团队处心积虑的馋诬构陷,还是后来面对桂萼等人给予的不公平待遇,王阳明始终坚持致良知,良知能判断是非对错,按良知的指引去做,就能获得不动如山的心和排忧解难的智慧。

王阳明在政治博弈中长期坚持致良知,从而达到了超然、自信、不惑、不忧的人生境界。

03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行,就是在事上练,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实践;知行合一,即良知和行为保持一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其实,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苦心还是让我们在良知上用功,而“事上练”不过是个附属品。也许是他认为良知是行动之初,只要源头上的良知光明了,那行动自然不会有太大偏差。所以,在“知行合一”中大篇幅的是在讲致良知,也就是格心。

致良知要明白人人都有尊严,不可侵犯。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且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充当别人的上帝,也没有资格控制别人。

因此,我是我自己的主人,我只听从我自己的内心,遵从我内心的良知。

只有良知光明,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私情和私欲就像人心里的乌云,遮住良知的光辉,因此要格心,去除心中私情和私欲。

感情和欲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的存在是合理的,只是我们的感情和欲望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把握好一个度。不过度放纵感情,使感情影响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比如,失恋的时候,可以悲伤,但不能悲伤到寻死觅活。不过度放纵欲望,使欲望侵害他人利益,比如,希望自己升职得到升职机会,可以自己努力,但不能给竞争对手下绊子。

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不把抱怨和指责别人当成是一种生活。当我们抱怨和指责别人时,就会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掩盖起来,看不见自己的错误,从而阻碍自我成长和发展。

分清善恶是良知作为品德方面的能力,而分清是非就是良知作为智慧方面的能力。

只要良知认为正确的事,就大胆去做,勇敢的去打破常规。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要不断审时度势,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决定。

面对诽谤和嘉奖,要做到此心不动。因为诽谤和嘉奖都是外在环境加在我们身上的,闻誉则喜,闻毁则怒,是让他人操控着自己的情绪。而此心不动,则是从自己的良知出发,做到宠辱不惊。

知行合一,重在致良知,致良知的功夫是简单真切的,在于用心,在于遵从内心。

04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被王阳明心学的威力所震撼,但又存在很大的疑问,看似简单的心学,为何有这么大的力量?像我这样希望争取名利的人,是不是就做不到知行合一了?

还好,合上书的时候,王阳明给了我答案。

天底下所有事情就怕“用心”二字,任何事情,只要肯下苦功,肯用心,几乎就没有做不到的。所以,心学力量无限。

而王阳明的心学也没有说不能追求名利,只是在争取名利的时候要凭良知指引。我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光明我的良知,让良知不被名利控制。只要做到用良知去追求名利,那就是符合天理的,就是正确的。

心学内涵深厚,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并不容易,但我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将遵从自己的良知,按自己的想法努力过好这一生。

尊阳明为导师,一生伏首拜阳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合一》:一生伏首拜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