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时,我遇到过一个很大的困惑,那个时候在寻找人生方向,所以经常看书。
都说书看多了,人会变傻,你别说,还真是!
为什么?
因为只知道看,不知道思考,越看越迷茫。
学而不思则罔嘛!
所以,那段时间非常困惑,看了那么多书,到底谁说得对呀?
书里面那么多悖论,看励志书要让你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而心灵类书籍又告诉你要懂得知足常乐,活着当下。
妈的,我到底该听谁的?
后来,我知道了,听谁的都没错,关键是你得做出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结果自己得认!
我记得,当时是一位对我影响和帮助很大的英语导师点醒了我,他在讲我们学习过程中,或者接收信息过程中容易困惑,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大脑只经历了两个步骤,漏了一个关键环节。
在接收信息时,我们的大脑是两个环节:接收——反馈。
而一个人只有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后,才会有识别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在这两个环节过程中加上:思考和处理。
比如,我们看到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大脑接收了这个信息,这个时候自己可能就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往前冲冲冲。
但有一天,突然接收到另一个信息,要知足常乐,或者说不要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坚持,自己瞬间就会怀疑自己:难道我方向错了?
于是就会陷入情绪的内耗中,可能想到最后都想不明白。
而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形成思维模式的人会处理这两个相悖的信息:知足常乐应该是指在坚持过后依然没有结果的情况下。
或者,年轻就该努力拼搏,经年之后再知足常乐。
当接收到“享受当下”的信息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才是享受当下?而不是错误地理解为放纵自己目前的欲望,为所欲为,尽情享乐。
如果自己不建立这样的思维体系,就很容易误入歧途,或者我们经常说的,犯了“痴”毒。
“痴”拆开理解,就是“有病的知识”,也就是接受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或者接收信息之后的错误理解,然后反应到了自己的行为上。
就像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很多错误的信息传递:事业单位是铁饭碗、努力学习才能找到好工作、苦高中耍大学。
特别是最后一点,我觉得是如今应试教育下非常害人的一种价值观。
大学时一个人学习最黄金的年龄阶段,无论从生理因素还是外界因素考虑,都是最好的学习时光,但偏偏大部分高中教师为了让自己所教学生认真完成高中学业和顺利考试,就传递一种只要努力考上大学,就可以尽情地玩耍的错误思想。
你想想,一个人18岁到23岁最美好的年龄,是耍过的,特别是大学毕业后马上就面临参与这个社会的竞争,高分低能,比比皆是。
所以,学会独立思考是件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太容易被某一主观观点影响了。
人都是容易受情绪左右,不容易被逻辑说服的。
特别是大众的思想,具有普遍性,我们很容易受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从而产生一些可能并非正确的行为。
这个社会是缺少独立思考的人的,很多人都是捡某一现成的观念在行事。
其实说白了,你的人生就是被别人引导着走了。
我是很强调独立思考的,就是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某一观点。
比如我每天都写日记,但内容基本都是我自身的经历和思考,那么这样的内容就具有很大的主观因素,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那就不一定了!
昨天提到去吃海底捞,我觉得服务真心不错,味道也还可以。但事实呢?估计也会有很多人持不同的意见。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受到自身学习环境、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悟性等很多因素影响,所以,没有一个人的思考方式是完美的,都会出现偏颇或者漏洞。
而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目的,就是慢慢变得跟睿智,更犀利,能有一双火眼和一个聪慧的头脑,可以更简单地识别过量的信息和满地谎言。
以前,我看某一著名作家的书时,我会反复强化自己对他的崇敬和感叹,以至于只看到好的一面。
但事实是,哪怕再天才的作家,又会有某些方面的写作缺陷,如果你通读过某一位作家所有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的写作风格和习惯措辞,都会受他的知识储备所限。
我觉得这一点,在听歌的时候很明显。
比如像周杰伦那样的创作高手,在某一时期大量地创作i新歌,但其中就不乏有一两首特别相似的,这个是无法避免的。
前段时间和一女友聊天,她说到自己特别喜欢和不同的人交流。因为她发现不同的人经历不同,他们描绘出的世界也不同,丰富多彩,而且每一段人生,都好像一部正儿八经摆在眼前的电影,特别有趣。
我也有同感,我尤其喜欢那一类人,就是行走过世界,见识过无数风景和经历过丰富人生的人,对于这类人,我是打心眼儿里崇拜,甚至艳羡。
一个人首先得见过这个五花八门的世界,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观,否则,只是自己那一个小世界的观念。
其次,经历丰富的人,一定是很包容的人,因为他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听过各种各样的故事,所以他能接受和包容你的无知和缺点。
就是咱们常说的,明白人。
我们觉得不能接受的事情,在人家眼里,就是习以为常。
就像我,虽然自恃心态开放,能接受一些不受主流待见的新鲜事物,但真正遇到了,还是会有一些芥蒂。
打个比方,我遇到gay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即便是我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性和选择的权利,但我见到了就是心里就是有些疙瘩。
咋下得了嘴的?
如果是经历丰富的人呢?
可能人家就见怪不怪了,甚至能理解。比如同性在很多发达国家就属于很正常的。
经历不够,阅读去凑。
不过记得,思考和学习,是同步进行的。
~~~~~~~~~~~~~~
每日一篇,一起成长,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邓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