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的发展史,同样是一部轰轰烈烈的运营商反欺诈战争史。
所谓魔道相长,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给客户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但也为运营商带来过各种难以想像的风险。而且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这些风险还在不断地进化和变型。
运营商是怎么解决欺诈风险呢?
这个系列就是要给读者们说说那些反欺诈的案例。
【一、反"孖机"】
【二、国际通信欺诈】
【三、用户欠费离网】
【四、业务合作伙伴欺诈】
【五、黄牛党和羊毛党】
上了年纪的人应该还记得,在政企不分的年代,电信资费是政府定价。
一方面,计费原则和资费标准都由国家统一制定,一分钟电话费要从0.50元降到0.40元,先需要邮电部给国家计委打报告申请,由多部委联合下文件批准才能生效。
另一方面,各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既不能涨价,也不能自行降价。在当年的文件里,不时会出现制止地方机构擅自降价的通知,强调价格管理的严肃性。
后来,政企分离的同时推进电信资费改革。最开始是在定价基础上可以浮动;后来实行"上限"管理,只要不高于政府定价即可,又过了一段时间才将定价权交给企业,实行完全的市场定价。(若干年后,提速降费作为行政要求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收获了热烈的掌声,不知道这算不算政府干预企业本已拥有的定价权)
巨大的惯性,让最初的"企业自主定价"有些不伦不类。一方面是运营商还用不惯价格杠杆,等着上面发指令调整价格,而不是主动分析市场和客户,推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资费;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面对企业,尤其是国企,浑身焕发着母性的关爱,管不住自己的手,生怕孩子不懂事瞎胡搞。价格管理部门对电信资费是有审核权的,但审和批的时候以什么为依据,降价是对还是错,那时运营商没少和政府较劲。
那时候中国移动的人员结构非常合理: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能够和通信管理局、价格管理部门很好地沟通,又有很多年轻人,以先进的理念、灵活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将新兴的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
政策的开放为市场化运作创造了条件。运营商的海量客户,大部分是运营商在本世纪初利用自主定价的机会,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一批一批地发展起来的。具体的表现方式,就是各种各样的"套餐"。
运营商提供的业务,是一次签约,持续使用,持续付费的。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被低廉的资费吸引入网,如果看到更优惠的资费,会不会转瞬之间离开?如果简单粗暴地降低单价,貌似发展了新客户,但是会导致老用户大量离网。总用户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整体效益很可能不升反降,得不偿失。
相对而言,组合套餐可以规避上述风险。
用户的消费结构是不一样的,有的用户话音多,有的用户爱用短信,有的用户全国各地到处跑,也有的用户就在某一个固定区域活动。运营商针对某一组人群设计出的套餐产品,对特定人来说是降价了,但是对于消费结构不一样的人来说,这个新套餐并不一定划算。
所以,合理的套餐设计是降低某一部分特定用户的使用费,吸引客户入网;但同时这个价格对另外的客户并没有非常大的优惠力度和诱惑力,老客户离网的风险也没那么高。
总的来说,套餐的一大特征就是局部的定点降价。业务部门设计套餐,支撑部门推动套餐的上线,资费逐渐下降,而用户是规模化涌入。层出不穷的套餐将价格杠杆用到了极致,推动运营商的客户规模和企业效益达到了巅峰。
虽然套餐五花八门,但实际上组合出套餐的要素很简单,无非是话音和短信,再加上点儿增值业务。而当终端也成为套餐组合中的一个要素时,运营商领域的黄牛党开始出现。
最初终端是拉动业务发展的工具。无论是联通的CDMA还是后来的苹果机,无论是移动的TDS还是后来的4G,终端套餐的主要价值在于:终端补贴既是降价吸引客户入网,又能搞定用户使用新网络必须解决的终端问题。
运营商的思维逻辑是这样的:用户使用新网络就需要换终端,而套餐里解决了终端问题,一次补贴带动业务转型,这笔买卖是划算的。
运营商把终端和套餐捆绑在一起,通过交叉补贴达成自己的商业利益。然而终端是实物,可以二次销售,于是就有黄牛想办法将他们解开,把终端单独卖出去。这样的结果,是运营商的终端补贴没有真正补到用户和业务上,而是被黄牛党赚走了。
在和黄牛党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运营商想办法识别出正常使用的用户,再对其进行补贴发放,为此尝试着做了很多业务限制。然而黄牛党们的专业性远远高于普通用户,对规则的研究能力甚至超过运营商的业务设计人员,有时还与运营商的内部人员里应外合,所以屡屡占到了运营商的便宜。
既然有这种风险和损失,那运营商能不能放弃这种商业模式呢?遗憾的是:很难。到了3G时代,运营商对终端进行补贴已经成为常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引起用户流失,尤其是大家竞相争取的高端客户,都有好多张卡,你不送个手机,人家会用你的业务么?
尤其是到了4G时代,终端成为了重要的盈利商品,卖终端甚至比买运营商的通信业务更赚钱,也更重要,因此带终端的套餐以及营销案越来越多。黄牛党们迎来了黄金时代,运营商的终端补贴中很大一部分都流进了他们的腰包。
运营商在终端补贴方面欲罢不能,一开始是定制机,就是锁在某一家运营商网络的手机;到后来"全网通"出现了,黄牛党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套利操作。每次运营商有新政策,营业厅门口的黄牛很快就能针对性地拿出解(zhuan)决(qian)方案,他们的头脑和对业务的分析能力,实在不一般!
最终国资委出手,强令三家同时降低终端补贴。三家同时减,客户规模和市场份额等指标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只是黄牛党们赚不到那么多钱了。
说完了终端补贴和黄牛党的故事,再回头说说套餐。当互联网业务发展起来的时候,资费套餐就OUT了。
首先是套餐适合属地化的运营模式,而且运营商只提供话音、短信、流量等基础通信业务,当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地域边界和信息不对称被打破,再加上降价空间越来越小,套餐给客户带来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其次是套餐的复杂性带来了高成本,一个省级运营商最多时有几十万种套餐,不仅管理成本高,系统复杂度高,还有个致命问题:客户与运营商的契约没有终止时间,只要还有客户使用这个套餐产品,这个业务就不能停。日积月累,包袱越来越重。
于是运营商开始优化套餐,主要的做法是简化套餐的组合方式,相对固化的产品以新的营销方式组合,成为运营商拓展业务的主力军。
秒杀、抽奖、投票,当运营商开始广泛采用这些互联网营销手段时,发现遇到了另一路大神:羊毛党。
羊毛党手里有成千上万的用户ID,有规模化的猫池,有自动操作的程序脚本,手握这些资源与普通客户比拼,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他们想抢,那些奖品、优惠、补贴,都逃不过他们的手心。
羊毛党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壮大的。风险投资者看重的不仅是创业项目的概念,更在乎用户数量、应用规模,以及转手的可能性,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资本和互联网企业对羊毛党制造的泡沫是乐见其成。
电信运营商已经拥有了超大的用户规模,希望看到的是业务真实增长,而不是虚增,因此与羊毛党的战斗是真刀真枪,刻意地去识别和打击试图占便宜的"伪客户"。
运营商在互联网面前的弱势地位,延续到了与羊毛党的作战中。在传统的CT思维和固有的管理模式下,在反应速度、技术力量、资源装备等方面,电信运营商都无力抗击互联网化的羊毛党。这样的结果又加剧了内部对互联网的恐惧和对创新的悲观情绪,如此往复,陷入恶性循环。
在电信运营商熟悉的战场上,无论面对同行还是对手,通过技术升级和业务调整,总能找到解决欺诈问题的方法。然而在与互联网化的黄牛党、羊毛党的斗争中,大企业病和传统保守尽显无疑。
运营商并不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核心的问题在于不够"快",无论是在业务设计阶段的调整,还是政策推出后针对漏洞的修复优化,都无法适应对手的快速打击。其结果就是,既笨拙又有钱的运营商一旦成为欺诈分子的目标,很难跑得掉。
对于2C企业来说,在增量市场获取客户,是向资本市场和外界展示经营业绩的核心。
价格是消费者最看重的要素之一,所以降价、优惠、补贴等手段,自然成为竞争利器。
黄牛党与羊毛党,就是在这样的产业形态下产生的,甚至是在帮助创新企业骗投资者的钱。
既然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短时间就很难将其消亡,与他们的战斗,还会一直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