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赤膊读陶诗

伏天赤膊读陶诗_第1张图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三伏天气,酷热难当,赤膊依案,读陶诗《移居二首》。

这两首诗,描述了陶渊明迁居南村后的生活情景。诗人远离了污浊的官场,回到田园中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内心获得了一种归宿感。诗人摆脱官场羁绊后的欣喜与自得,跃然纸上。

读后我的一颗被世俗熏染、被酷暑撩躁的心似乎也安静下来了。

这陶诗岂不是三伏天的一片阴凉么?

原诗如次:

移居二首

陶渊明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伏天赤膊读陶诗_第2张图片
落英缤纷于书卷
我们先来复述一下这两首诗的大意。

第一首诗意:

“我以前想把家搬到南村去,这样做不是占卜了,求好风水。我只是听说南村有不少淡泊宁静,清心寡欲的所谓素心人,我很喜欢与他们一起生活,朝夕相处。我怀有这种想法已经有好多年了,今天才总算是如愿了。住房不求广厦,但求能遮风避雨,能安一榻足矣。现在我住在南村这里,邻居们不时过来我家,在一起亲切地交谈,谈一些过去的事情。我们还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遇到奇文我们就一起欣赏,遇到疑问我们就一起分析讨论。”

第二首诗意:

“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往往有很多天朗气清的好日子,我们就相约登高览胜,吟诗作赋。有时路过乡邻家门,他们就喊着过来过来,喝两盅。农忙时就各自回去忙自家的农事,一闲下来就想和乡邻们聚聚聊聊。一想起他们来,我披上衣服就登门去叨扰他们了,我们在一起谈笑不止,留恋忘返。”


从这两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真是其乐也融融,其乐也陶陶啊。就像鱼归大海,得其所哉,快乐无比。

我们来梳理一下陶渊明的移居生活:

一、在南村,在家乡,他觅到了知音。他们志同道合,情趣相投,朝夕相处,观日出,赏夕阳。

二、他有着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互动。他们一群朋友经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议论生发。还经常在一起欣赏好书,切磋交流心得。这简直就是今天的读书会,或者是古代中国中世纪的文艺沙龙。比西方早得多。今天看来,陶渊明才是时尚的引领者。开风气之先,堪称文艺沙龙的鼻祖。

三、他追求的是高层面的精神食粮,鄙视或淡薄物质方面的享受。你看他说:“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茅屋三间,夜可安眠足矣。

四、春秋佳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们还经常出游,踏青啊,远足啊,登高啊,兴之所至,赋诗填词。开阔视野,纵情山水,游目骋怀。

五、陶渊明嗜酒,经常与乡亲们小聚饮酒,乐此不疲,乐而忘返,乐而忘忧。

六、诗人也许不是种田能手,但他宁可躬耕田园,也不愿混迹官场。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蝇营狗苟、溜须拍马、逢迎巴结、迎来送往、繁文缛节、摧眉折腰,他早厌恶透了。而今归隐田园,纵使生活贫困,纵使拙于稼穑,但是其心乐矣,其心畅矣,可以开怀,可以放言,可以放歌,可以纵酒,谈笑有知音,切磋有高人,岂不快哉!岂不快哉!


梳理完陶渊明的生活,不能不让人感慨系之啊!

世上最风光,最活色生香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官场,一是商场。

高官贵胄,巨商大贾,看他们居高临下,不可一世,出入豪车,一掷千金,如花美眷,前簇后拥。看似何其风流,何其潇洒,何其风光!也羡煞多少世人!

其实无论官人,还是商人,世俗看到的只是他们的风光的一面。风光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呈现在外的一面。另一面,人们常常是看不到的。他们有时候为了升迁,为了生意,不得已也得: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小心伺候,一味讨好,求爷爷,告奶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诚惶诚恐,食不甘味,夜不安寝。

所以这些人,在宦海、商海浮沉一番之后,虽“曾经沧海”,但还是得“为水”。他们还是要返璞归真,回归田园,回归宁静,回归淡泊,回归凡俗。

为什么?

因为回归淡泊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里安定,安静,温馨,浪漫,舒适,轻松,惬意,随意,随性,随缘……

因为这里远离争斗,算计,嫉妒,违心,委曲求全,落井下石,暗箱操作,阴谋诡计。因为这样太累,太费神,太费心,太违心,太委屈,太屈辱。谁想一直过这样的生活!

所以最后还要回到淡泊宁静,回归田园。当然在目前中国不是哪个官员或哪个大商,随随便便就可以占田园之一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土地法所限。)那就只有偶尔到田园的好风光、佳山水走走了,借以舒展一下久已疲惫的身心,怡悦一下久已倦怠的双眸。

而大部分,不为一般生计所困的老百姓,一直过着这“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轻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那些折腾了大半辈子的高官达人、巨商大贾,这时才认识到,才欲回归到“家常菜,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凡、平淡如水、才有真乐趣的生活。岂不怪哉?岂不怪哉?造化真是会弄人!

(不过,很多老百姓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才是“即是起点,也是终点”的真谛生活!反而艳羡那些人的大富大贵的生活。正如钱锺书所言,生活也是围城,住在城里想出来,住在城外想进去。)


所以陶渊明快乐啊,他终于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了!诀别官场后,归隐田园,回到了家乡,且搬到了他“心向往之”的“多素心人”居住的地方——南村。真如惠子说的“鱼儿得其所哉,鱼儿得其所哉”。

这就是我读陶渊明诗《移居二首》,胡思乱想到的,呈献与同好,以求博您一个会心莞尔。

我想再读、多读陶诗;我想给我躁动的心多添些清凉!

伏天赤膊读陶诗_第3张图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伏天赤膊读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