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经济实践探索】我心中的区块链内容平台

最近参与了多个区块链内容平台的内测,学习经验。自己在摸索中尝试构想内容区块链方面的产品。不过还停留在管中窥豹的阶段,没有形成系统思维。暂且将自己的一些思考写一下。

内容类的平台千千万万,从内容形式分,文字、图片、视频、小视频……从内容的作用分,信息类、知识类、娱乐类……从对内容的兴趣分,小说、影视、情感、育儿、IT、区块链…… (此处可省略一千字) 一个平台很难大而全地涵盖千变万化的内容,因为不同的内容,其针对的人群不一样,体验形式也不一样,必然最终反应在产品的设计会不一样,格调会不一样。比如豆瓣给人的映像都是文艺青年聚集地,而同为专业问答平台的知乎和果壳却存在明显的不同。定位的一点点差异就会发展出不同的产品生态。我心中的内容社区并没有对内容的形式,种类做严格的界限,毕竟内容需求都存在,只是侧重点会有不同。暂且按下不表,不再展开。

##内容创作方式的分类##

内容平台自产内容为少数(全部自产内容的更多为媒体,不在此讨论),是聚合信息的场所。为了方便后文的讨论,先从生产内容方式的角度对平台分分类:

**1.不生产内容,聚合第三方内容。**采用接口或干脆爬虫的方式采集内容。典型的是最早的今日头条,与各大媒体签约只做内容分发,核心是聚拢用户,用算法分发内容。

**2.金字塔形的内容生产方式。**平台产生内容,一部分自产,一部分由KOL产生。比如得到等。

**3.纯UGC方式。**由用户创造内容,传播内容,没有占据顶部的KOL。严格来说许多KOL也算是UGC,这里概念不算严谨。我们可以发现UGC模式或多或少都有社交属性。例如最初的微博,定位是社交平台,但同时是个UGC内容平台,如今逐步演化为由KOL创造内容的金字塔形的内容平台。

##内容平台的核心价值是提高用户的内容触达效率##

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实并不缺内容的制造,信息过剩成为常态。作为内容平台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用户提高触达信息的效率,对作者而言,是为其生产的内容找到合适的消费者,对读者而言,是最快最准确地找到其最想要的内容**。这里包括:

**1.如何为用户找到其感兴趣的内容?**这点很好理解。有些平台从建设之初就定位垂直内容平台,如汽车、电影、小说……通过聚集某一类型的内容,直接降低用户认知和检索成本。而像今日头条等平台则是用算法来分析你的兴趣,从而推荐给你内容。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一点。常规的分类标签,搜索,相似内容推荐等等都是处于这个目的来进行产品设计的。

**2.如何提高内容的信息密度,让用户花费最少的时间达到最高的吸收效率?**这是因为相似内容何其多,看十篇粗浅的文章不及一篇言简意赅,逻辑清晰的精华文。在知识分享这个细分领域表现地特别突出,跟对老师看对文,走对路径比埋头苦读一堆未达要害的垃圾文要效率高得多。因此,平台通过大V,KOL的专业背景作为背书,大大降低了用户获取内容的成本。不仅节约了用户时间,还避免了走弯路。从得到等APP用户的付费意愿就可以看出其传递的价值有多么巨大。

**3.如何让平台成为内容的诞生地,第一时间触达用户?**直接生产内容就地消费,肯定大大提高了内容传播的时效性,提高了传递效率。这也是很多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保命之本。因为新闻类信息时效性最重要。即便有了高效的内容分发手段,但自己能产生精华内容岂不是更快一步? 所以今日头条、微信这样的平台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步鼓励自媒体作者来生产优质内容。

**4.如何为用户提供其关注内容周边的延伸内容,满足其潜在需求,甚至是内容消费之外的其他行为需求?**用户对某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通常意味着某些行为习惯,身份地位等等。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其潜在内容需求,为其提供附加价值。简单粗暴地说,大数据分析下的广告投放不也是其中之一么?而在内容消费的过程中,也会延伸出其他产品消费,精神诉求等。

##区块链内容平台更适合UGC的内容生产方式##

这里说的区块链内容平台是指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的新型内容平台,而非聚集区块链领域相关内容的平台(本质上还是传统平台)。

**区块链技术最本质上带来的变革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相比是用牺牲效率来换取信任。**这种信任放在去中心化的平台上才有其真正价值。例如因为数据不可篡改而带来的信任如果还是中心化运作的,那不用区块链仅仅使用数据加密技术一样可以达成。比如近期腾讯所谓的区块链发票,难道税务局推出中心化的发票系统会有人不信任吗?

说回内容平台,如果是聚合第三方内容,那么一个中心化的类似今日头条的聚合搜索平台即可达成,效率最高。如果是金字塔型的内容创造结构,中心化运作也有其规模优势,因为核心KOL资源有限,都在争夺,最后就是比拼资源,比拼谁能为KOL提供最高的内容变现效率。而UGC形式的内容平台最符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质,两者天生契合,或许可以打开一番新天地。

UGC,由用户创造内容,这些用户能力有高低,但不存在绝对的KOL。采用去中心化的管理就会形成社区,**一定是一群人在一段时间内有相同的目标或者相同的兴趣,关注点,或者性格相仿,经历相仿,从而集合到一起。那社区平台就是提供方便的内容工具,纽带,让这群人一起达成共同的目标。 这个过程中,他们产生内容,产生协作,产生社交,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最后是在打造一个内容社区,而重点不在“内容”而在“社区”,即社区的建设,是通过内容来链接用户与用户,不仅传递内容作为信息的价值,更是将内容作为纽带,串联协作,产生更进一步的价值。

社区型的内容平台相比金字塔形平台而言,更注重体验内容产生的过程。比如知乎的问答,用户在答案中寻找价值点,同时对不明白的或者观点相悖的地方进行评论,探讨,这个过程中答题者也在不断吸收新的观点,不断提高认知。而平台沉淀了一个内容生产的整个过程,后来者不仅能看到结论,还能看到产生结论的过程和逻辑,这种内容是更鲜活的。

社区型平台通过深入协作在筛选内容,生产内容,通过社交留存用户,并在消费内容的过程中自然地满足延伸的各种需求。围绕前文所述的四点都有很多文章可做,有机会另行撰文探讨。

但采用UGC的内容组织形式,就必然比金字塔型的平台内容博杂,传递效率更低。如何发现精华内容,沉淀精华内容,提供用户方便快捷的内容筛选机制快速找到内容?这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目前区块链平台的卖点,希望使用Token的激励来达成发现精华内容,生产精华内容的目标。 但截至目前我体验下来,都没有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反而比传统平台效率更低。为什么这么说?

##当前区块链内容平台的激励模式存在的问题##

**1. 过量的作者激励造成的低质量内容爆炸。**精华内容不是每个人都能产出的,有产出的能力也不可能每天都产出。现在的区块链内容平台(UGC型)通过Token激励是在给作者打鸡血,产出了一堆炒冷饭,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的内容。本质上是降低了收益门槛,造成了平台内容的爆炸,反而提高了用户搜索内容的成本,这是与前文所说内容平台的核心价值背道而驰的。作者激励的初衷是激发作者创作优质内容,那么激励模式就应该与内容的价值挂钩,如何挂钩? 具体模式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我们只说下传统平台,微信公众号,头条等等,作者通过内容获取流量,再将流量通过广告变现,平台与作者分成,这也是激励模式,是与内容质量(或者说能带来的流量)挂钩的,低质量的内容就不会有激励。虽然这种模式有很多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如果区块链平台的激励机制没有找到更好的规则,那就无法颠覆传统平台,甚至产生因此大量低质内容,是一种极大的倒退。

**2. 读者激励真的有必要?**现有区块链平台的一个宣传逻辑是我们给读者激励,因为他们发现了好的内容,他们付出了注意力,他们贡献了价值,他们应该得到回报。看似站得住脚,但我体验下来,发现和作者激励一样,不但没有解决既有的痛点,甚至还带来新的问题。先看这个逻辑本身,读者看到了好的内容就是对读者最大的激励,因为这是他做这件事情的本质目的,其点赞评论的行为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的,是发自内心的参与到内容中来的。加上激励之后呢?目的变了,点赞更重要的是获取收益,事实上,激励后反而抑制了许多好内容的发现,反而打击了许多作者的积极性,最终抑制了优质内容的产生。

一个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违背了客观规律,最终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再回头看看激励之后,是否比知乎等平台更高效地发现了优质内容呢? 并没有。想想其实挺简单,所有传统平台包括公众号,头条,知乎,抖音,有读者因为点赞没有收益而抱怨或者打击了点赞评论的积极性吗?一个都没有,所以这是典型的伪需求。

**3.没想好通证经济体生态如何建设。**通证的激励应该围绕经济体的生态建设,现在许多项目方其实并没有深入去思考这个问题,只是表面上照着大家的白皮书惯例,划分个比例完事。但是实施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是促使通证经济体内的所有成员共同达成终极目标。而现在都停留在营销层面,为的是拉人头,扩用户,最终拉来大堆无效用户羊毛党。

##何为区块链内容平台建设思路?##

是什么造成了上述现象?大家都忽略了区块链或者说通证经济的真正意义,激励是手段,如前文提过的,其目的是改变协作关系,去中心化。否则一切所谓的激励,都是打着区块链的旗号耍流氓,不是不可以做,而是中心化的平台一样可以做,甚至比你做得更好。(这里补充一点,如果是个传统中心化平台将积分系统进行通证化改造,也能产生很大的价值,但这不是我心目中的区块链内容平台。)

从这点上看,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社区”这个核心做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社区目标用户是什么人,他们的诉求是什么?**

**社区共识是什么,发展目标是什么?**

**怎么聚拢拥有这些共识的人群?**

**用什么组织形态来管理,协作产生内容?**

**达成这个社区生态需要什么资源?**

**如何设计通证模式获取这些资源?达成社区共识?**

**社区的决策机制是什么?**

只有真正地去做社群,发展社区生态,才能发挥区块链的能量,走向一片新天地。这条实践路径或许是先有社群再有产品,看看鼻祖比特比,那是加密朋克社区奋斗了多少年后才出现的产品。

对既有的内容平台我认为都得反思一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目前的用户是否认同这个价值观,并且是否在用行为践行这个共识。如果没有,那得好好反思,甚至有必要停下脚步。对刚起步的平台,得加强价值观和社区共识的宣传,找到认同价值观的社区种子用户,然后共同架构生态的基础设施,这非常关键。产品也有复利思维,就是找准点,找对方法,不断迭代,最终就会量变到质变。所有的机制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都是在迭代中不断打磨的。那么如何打磨?谁来打磨?在这里一个有明确共识,自律,坚定信念的社群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回头看豆瓣,知乎,发展初期都是非常慢的,知乎采用邀请注册整整三年时间才开放。首批用户为知乎打磨出了坚实的基础,为产品赋予了性格。这些用户在没有物质激励的情况下产生了最优质的内容,这是后来者都要好好学习的。 通证经济的能量强大,用好了是后起之秀弯道超车的有力武器,但不要过度依赖,还是要回归产品本质,回归区块链精神,才能真正走到最后。

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谁沉下心来,好好做事,真正地解决问题,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证经济实践探索】我心中的区块链内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