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师父亲的检讨

作为一名教师,虽然很多人桃李满天下,满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但教育起自己的孩子来同样会遇到很多难题。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教师父亲,他有一个学习成绩糟糕的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经常耗到很晚才做完,成绩不优秀,不爱学习,回到家就爱看电视玩手机……

因为从事教育工作,这位父亲重视这些问题,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在一场家长会上对自己做了一番“检讨”。以下就是这位父亲的“检讨书”:

各位家长们,大家好!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也是个孩子父亲,有满脑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所以我自信的认为,能管理好几十人的班级,也能教育好我的孩子。

我本着对孩子的学习不干预,抱定多观察、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相信自己的教育,结果,我看到的却是:孩子的磨磨蹭蹭,长时间愣神,作业经常耗到晚上十到十一点;下了课回家第一件事不是进房间,而是书包随手一丢,坐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而我却因为工作忙碌,时常失职陪伴他左右,孩子妈妈也对他束手无策。

于是,我终于放弃原来的理念,开始花更多的时间来督促孩子做作业、辅导孩子学习,可这样的无效陪伴并没有让孩子成绩变得更优秀,反而让家里充满了着呵斥、不满和哭泣。

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做老师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学不会,就怕你没有一个紧凑、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失败的情绪容易转化为易躁,黔驴技穷的我有时也打孩子。

每当打过孩子,我的心情坏到极点,看到这个平时那么漂亮可爱的孩子,而他无论在体力和智力都远远不能和我对抗,仅仅因为学习,就要承受心理和肉体的摧残,而这个他是我的宝贝,自己的唯一,此时怜惜、悔恨、心疼、难以明说。

相信在座的家长,一定有部分和我一样,曾在气急败坏的时候打过孩子,却又自责悔恨,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家长成长的一个过程,是一次错误的教育,好在我没有将这样的错误持续下去。

在这样的事情过后,我给孩子写了一封信,把我心底的话用文字的语言说了出来,那封信里的内容有着我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也有我作为父亲失职的悔恨,更有我对孩子无数的期盼和展望。孩子看到信后也惭愧的哭了。在某个晚上,我们父子俩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对话,孩子跟我在那个晚上说,他不仅懂得了我作为父亲的期待,也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并希望我能改变教育方式,能和我一起改变,孩子能有这样的想法,我真的非常的欣慰与开心。

那个夜晚过后,我和孩子都改变了很多......

我花更多的时间在孩子的陪伴上,而不是一味的“督促”;我把教学生的耐性拿出来与孩子一起检查学习成果:挑选错题、分析错题原因.....

回想起这段教育经历,我认为我的坚持和永不放弃的改变与反思是正确的。

在演讲的后半部分,这位父亲根据亲身经历,提出了以下几个教育观点——

1

接受我们的孩子的现在,无论怎么样的现在和将来,但你总要按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不是优秀的父母就一定有优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样可能有与众不同的孩子,要不这个人类社会也太不公平了,这个社会的结构也太不稳定了。

不是所有的好习惯都是父母给的,要不为什么同一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别。

也不是所有的坏毛病都是因为父母教育不当,我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

老天爷给了你什么你只能有什么,抱怨一生,你就痛苦一生。

既然这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只能最爱他(她),给他你能够给他的最好的教育。

2

别把可能的幸福相互折磨成痛苦。

也许有这样两种情况都可能是幸福。

如果你的孩子聪明、漂亮、有好习惯、善于自我控制,学习从不让你操心,老师夸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你的确很幸福。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况。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同伴只能在本村读初中,全村只有我一人考到县里的中学,我的父亲骄傲死了,可是,只有我的妈妈感觉到了她可能的不幸福。当我每周背上煎饼要离开家的时候,她都那样的不舍,抚着我的背说,孩子你学习好,有出息,将来可是要在天边工作,妈见你的时候就少了 。

妈妈的这句话不幸一语成谶,妈妈去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她的身边,这不是一种诅咒,这是一种可能。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么优秀,你要教育,你要反复教育,你要耳鬓厮磨,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说的话多,我认为所有的天伦就在于在一起,这不是幸福么?孩子成人之后,彼此亲近的机会就少了,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比对别人多一点的时间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也许就是幸福,千万别像我先前那样,让呵斥和哭泣成为主流声音,把可能的幸福变成彼此的折磨。

世界上只有最亲近的人,能给最亲近的人伤害,而且长久。

3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说的是各个方面,孩子做不到有时不是态度,是能力。

没有谁因为孩子身高比不上别人,天天打孩子;没有谁因为孩子跑不过刘翔,天天骂孩子,因为外表的差异看得见。我们承认,升学率与这些无关,学校也不因为这个歧视孩子。但偏偏因为学习你咽不下这口气,你不肯放过你的孩子,你又何苦呢?

看不见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要不我们怎么没成了爱因斯坦呢?为孩子的未来努力是应该的,别为孩子的未来太担心,大树可以参天,小草也能成绿。为什么会丢三落四?为什么这样磨蹭?为什么就是记不住?说了千百遍,打了好几场,他还是他,怎么就是不听呢?

家长朋友们,孩子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不是因为态度,就像长不高、跑不快一样,我们只有帮助他进行时间管理,和他一起进行学习生活规划,用表格、用小结帮他,而没有办法怪他。

4

问题不是定性,解决事情;道理不要多讲,孩子需要具体帮助;不要空谈方法,一切技巧都在于做一个个具体的事情,做具体的题目的过程和积累中。

这一点,其实大家都知道,孩子已经知道太多,并不是他不认可这些道理,只是他做不到,道理已经没有震撼和说服力,只能转化为反感,其实他们需要具体的帮助,就像我前边做的那样。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方法适应所有的孩子。

5

教育立竿见影是神话,我宁愿相信的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我做好了进展缓慢的准备,做好了一直不见效的准备,没有办法,就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

当父亲越久,当老师越久,越觉得教育我几乎没有入门,这根本就不是谦虚,真是这样。

尽管我准备好了坚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见效,也许我努力的时候见不到效,也许某一时刻我没有准备的时候孩子忽然成长,即使他成长了,我也不能贪天之功,感觉是自己的成功,影响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谁能说得清呢?

但,我要坚持,就像人的身高一样发育有早晚,说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对老人,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遗憾。

对孩子,如果我轻言放弃,那么万一将来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会内疚和后悔,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我没有帮助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教师父亲的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