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自己公司的战略目标吗?

和几个朋友一起去玩飞镖,大家围着看,当飞镖者瞄准时,我总觉得位置有点高,于是上前建议他改善,大家都点头说对,是高了。我在想,之所以大家意见一致,是因为那个靶心显而易见,所以我的建议是有效的,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同,如果把那个靶子换成一张白纸,会有什么结果,可能不光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建议,连投标者本人也不知道该往哪投。

那个所有人都能看得见的靶心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

如果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让所有人不知所云

那就一定是一个失败的战略,甚至会带来灾难

在组织体系中,每个人决定一件事做与不做,都要有一个参考系,那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符合战略目标的就应该做。但是如果战略目标模糊,当出现争执时,往往是手握权力的一方会胜出,这样的组织其实很危险。

真正有意义的战略应该是能被所有人理解的共同语言,这样才能形成人人参与,各尽其责的企业文化。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银行制定的战略是“我们不想当第一,但也绝不当第三”意思就是,他们希望公司能够快速跟从领头羊。他们不做出头鸟,静候急先锋承担未知风险或者享受创新果实。然后他们紧随其后依样画葫芦,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项战略清晰准确,很容易理解战略怎样引导公司上下的行为。营销人员会关注市场涌现的新产品、新动向。人力部门招聘时应当优先雇佣思路好反应快的执行者,而不是创意能力强的开拓者。高层会鼓励员工改良了什么东西,而不是发明了什么东西。

一次行长试图推行手机银行的一项业务创举,他坚信这是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但是,出纳员站出来反对,我们不想当第一,何不等其他竞争对手先试水再说呢?我们可以密切关注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这就是战略清晰的意义,任何人都能为达成战略做出贡献,都能做到主动规范行为。

很多公司喜欢把战略定义的抽象而高尚,完全是领导人个人信仰的浓缩,这就好比50年代的信息传送方式,发送者把信息打包压缩,然后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收到后在找一个工具把它解压缩,才能看到里面的信息。这种沟通方式用在战略上显然是无效的。员工无法理解的战略不可能落实到行动中。

那什么是好的战略?

他首先要具体,能够指导行为,

其次要意外,要能打破常识,与众不同。

我们看几个例子:

迪士尼的战略:使人们过的快活

福特的战略:让汽车进入家庭

星巴克的战略:为客户煮好每一杯咖啡

瓦特公司的战略:我们为工业提供动力,而不是制造机器

IBM的战略:无论一小步还是一大步,都要带动人类的进步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腾讯: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百度: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

再看几个高大上的:

工商银行:工于至诚,行以致远

建设银行:善建者行,成其久远

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

光大银行:共享阳光、创新生活

哈尔滨银行:普惠金融,和谐共富

浦发银行:新思维,心服务

试试在工作中运用战略目标去指导决策吧,如果做不到,请重新思考你的战略。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理解自己公司的战略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