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下午外出回来,路上下起了雨,没有带伞,于是趁着细雨回到了住处,忽然想起了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里的一句。

苏轼的词向以豁达、豪放著称,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除了《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外,能体现他词风的还有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_第1张图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小序中交代了写词的由来,词人和友人在沙湖道上游玩的时候遇到下雨,因为雨具之前被带走了,所以同行的友人都被雨淋得狼狈不堪,唯独词人不觉得狼狈,淡然处之,直到天晴。

上阙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说明下雨之大之急,所以同行的人会觉得狼狈,然而“莫听”二字说明词人并没有将下雨放在心上,但是不能就这样淋着吧,这也显示不出词人的与众不同来,接下来就在第二句中说了“何妨吟啸且徐行”,我们不妨一边“吟啸”一边“徐行”,享受这雨,一般人在下雨来临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词人不一样,在这个时候反而激起了他的诗兴,还借这个机会做了一首词。“何妨”,意为不妨,还不如,写出了词人坦然面对困境的心态。

“竹杖芒鞋轻胜马”,词人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轻装简行,比骑马快意多了,所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里会在乎些许小雨,平生一披蓑衣就足矣。“谁怕?”和“任”两处说明词人并无畏惧,任凭烟雨,我自不怕。

苏轼一生从“乌台诗案”历经挫折,最后甚至被贬到了天涯海角的海南岛上,那时的海南岛远不是现在的旅游胜地,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比韩愈的“夕贬潮阳路八千”还要远,境遇之差,可想而知,然而词人不幸诗家幸,这些挫折反而成就了苏轼的豪放派词宗的地位,而促成他词风转变的正是他在屡次被贬后还能淡然处之的“哪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心态。

我们再来看词的下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词人和同伴是饮酒游玩的,这时候的天气还有些寒意,所以“料峭春风”一吹,就把酒吹醒了,“料峭”与“微冷”说明气候还没变暖,然而“山头斜照却相迎”,山头斜斜照过来的阳光还是能够让人感觉到一点暖意的,一冷一暖,冲突却不矛盾,冷是吹在身上的,暖是远处阳光的照射,结合写词的背景,冷是词人当前面临的处境,暖是他对未来抱有的希望,即使料峭的春风吹在身上是冷的,但是有了远处的阳光,我依旧会感觉到一丝暖意,豁达之态,跃然纸上。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过之后,回头看看刚才被风吹雨打的树林,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所有的风雨、天晴都无非过眼,对作者来说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既不需因风雨而狼狈,也不必为晴天而欢欣,一切淡然处之,此处既是写景,也是写人生。

全词由景入情,从小见大,首句“莫听”二字我自由之,末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淡然处之,遥相呼应,读来回味无穷,引人深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