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才读完的书,是一本读完之后搁置了很久才动笔写点什么的书,可是下笔之时,却发现时间之河涌动,所有的蛛丝马迹,都早已镶嵌的天衣无缝。这是人为的趋势,还是天意的轮回?
一.秦孝公+商鞅
1.“只要有一个人没有讲话,秦孝公就不会讲出自己的想法,他要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决策建立在臣下主张的基础之上,如果臣下阐述充分,他自己宁可不说而全盘采纳。”为人君主,能有如此胸襟而非不能成事。
2.“我应凭自己的真才实学立足于天地之间,而不能以先生名望立身。我之善恶功过,均应由自己一身担承。”这是还在魏国的卫鞅。
3.《商君书》
初读《大秦帝国》,为秦孝公与商鞅这一对强君权臣基友燃到了,一个垂垂危矣的国家,是怎样的魄力,怎样的力量,怎样的远见,可以为此后百年奠基的呢?
二.苏秦+张仪
苏秦合纵,张仪连横,四大公子,屈原子之。这六个人便几乎是第二部的全部了,苏秦张仪主角,四大公子配角,屈原嗟叹,子之疑惑,在这个战国中期上演了精彩绝伦的相互交手却又惺惺相惜的情谊。
三.秦昭王+白起
第三部范雎是秦国丞相,在我看来虽是治国有功,但终究缺乏大智大勇,恩怨之心太重,执念过甚,虽有其才而无其智。
长平大战是这部最精彩的对决。很为赵括感到不甘心,若是在长平大战之前有机会历练一两场大战硬战,赵括也是极有可能成为一代名将的,有眼光,有基础,有沉淀,而缺历练,着实可惜。
四.吕不韦
这个时期的秦国,首重经济,所以计然之学开始成为显学。吕不韦从一开始的投资到最后的坚持,步步凶险。
1.谋划之才贵在奇变,料人之不能料,测人之未可测,慧眼卓实而叛逆常规,方得有奇略长策。任事之才则贵在平实,不弃琐细,不厌繁剧,不羡奇诡,不越长理,方能圆通处事,化解纠葛,使上下同心而成事。
2.吕氏新政,以法为基而并不是单纯的王道,或者说更像后世的董仲舒的学说。
五.嬴政
这个时期的秦国,才是真正的雄主强臣名将。这本书的第五部,确是谁也无法否认,这个千古一帝——嬴政,才是真正的唯一的主角。灭六国而一统,修直道修长城等,过往的秦王做其中的一件以足以称职,可嬴政竟然全都做了。
只是物极必反,操之过急呵。
六.乱世
灭六国者,六国也。灭秦者,秦也。
第六部最看重的,不是项羽的残暴,也不是刘邦的投机,更不是张良的谋略,而是赵佗奉秦始皇之命关闭南下直道,避免中原战火殃及岭南而造成岭南地区再次分裂出去。
很道理来说,第五部的贤臣名将们会是这一部的主角,可是很可惜,李斯不足以做主角,赵高实在阴险,两人实是狼狈为奸。而大秦帝国的蒙括扶苏们,在赵高后期就应该直接先南下靖庙堂,而后才挥师出赵。昔年六国都不能抗秦,如今一盘散沙,岂够内政重要。始皇帝盛极而衰,可惜!
说到秦始皇,在明知身体撑不了多久的时候,就算让蒙毅回咸阳,也应该同步让扶苏回咸阳。赵高此人忠心几十年,可毕竟是因为嬴政才可以HOLD得住他,而嬴政一去,赵高变会是最大的定时炸弹。李斯将贬未贬,但是用人不疑,此种作法太过隐患。
后世看来,确实是有很多种“假如”可以避免大秦帝国的倒下,而大秦并非推崇苛政,只是后期乱政而已。如果有假如,说不定又可以出现一个文明的巅峰呢?
只是,这是历史。
这本书作者写了十六年,而我总共读了六十六个小时。历史的厚重,人类的渺小,生命的恢弘与短暂,时间的无情与爱恨,到最后的传诵,到后来者不断的追思。
这这长达六部跨越百余年的历史里,我发现了三点很有意思的连接点:
1.传承。六部里悉数登场的人物,不是家的传承,就是师的传承。这说明,在那样一个年代里,家和师,可能还有友,是“势”的最大来源。
2.时势。量你才华横溢,没有在合适的时机出现或者施展,实质上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比如蔡泽,比如甘茂等,毕竟大才者少,而二三流的多。
3.识人用人。无论是秦孝公与商鞅,还是吕不韦与嬴异人,都是相知相识,进而相互共赢的。
我想写出读完《大秦帝国》的所思所想,没想到搁置之后却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描述出那种感觉。
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的文明存在了五千多年,这是文明的优势,也是文明的劣势,可是就算是三七开,优势还是大于劣势的。
古今风韵,何尝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