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汕尾蚝不知汕尾味,天下数不清食客慕名而来。

汕尾蚝今年夏天,汕尾的美食登上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节目。然后陆轰菌才知道这件汕尾美食!

不吃汕尾蚝不知汕尾味,天下数不清食客慕名而来。_第1张图片

吃过汕尾蚝,才知海滋味!

汕尾蚝

是汕尾的美食招牌之一。汕尾的蚝,历来以鲜美肥大而闻名远近,来汕尾,怎么能错过它。

不吃汕尾蚝不知汕尾味,天下数不清食客慕名而来。_第2张图片

蚝,又称牡蛎,产于咸淡水交界处,以食浮游生物为生。汉朝就有“插竹养蛎”的记载。唐代时蚝已是海中珍馐,李白有“天上地下,牡蛎独尊”的诗句。在海陆丰它有一个植物般的名字:“水菜”。

不吃汕尾蚝不知汕尾味,天下数不清食客慕名而来。_第3张图片

曾以产蚝闻名的广东,如今能生长出15厘米大蚝的地方已经难觅踪影,当工业污染使广东沿海著名的沙井蚝、阳江蚝、湛江蚝陷入困局时,大自然却垂慕于汕尾红草的辰洲村,海丰的黄江、龙津河、大液河在此相汇入海,丰沛的三江水带来大量的浮游生物,得益于优良的自然环境,在此生长的蚝个个都肥硕壮大。

不吃汕尾蚝不知汕尾味,天下数不清食客慕名而来。_第4张图片

蚝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养蚝的历史当不晚于明代。长沙湾过去称“谢道山溪”,自古为海丰产蚝最出名的地方,民国时达到全盛。抗日战争前的1932年,海丰年产蚝达到一万两千担,这些美味来自同为江河出海口的长沙湾、高螺湾、九龙湾,这个产量也成了后来不可企及的峰尖。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修水利,水库、水坝就像一把把铁手扼住了河流,把住了海潮上溯的可能。随之而来的围海造田,如同毁容大大削弱了海湾吐纳的功力,失去大径流的交汇,海湾终于淤积、沉寂。随着海陆丰第一大河——螺河的人为改道,不再绕道东溪,“三河归一”直奔乌坎,早于辰洲蚝成名,地处东溪口的“高螺蚝”终于息影、隐退。在河道的变迁中,我们又看到了时空的转换,看到了河流如同人一样命运的流转。

不吃汕尾蚝不知汕尾味,天下数不清食客慕名而来。_第5张图片

养蚝的历史悠久,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负责沉重体力劳动的蚝工,还有拿着特制开蚝铁镐的当地妇女们构成了蚝民的生活风景。

不吃汕尾蚝不知汕尾味,天下数不清食客慕名而来。_第6张图片

蚝工们只能有几分寂寞地望着蚝田,当蚝肉成桶成桶地拉到他们面前时,他们再用网兜住蚝肉在海水里清洗杂质。因为用海水清洗可以确保蚝肉的盐度平衡,鲜味不会在清洗中析出流失。

不吃汕尾蚝不知汕尾味,天下数不清食客慕名而来。_第7张图片

一只只小桶装着的蚝肉经过称量之后倒入大水桶,随后便运往晒蚝场,经过洗蚝步骤,进行晾晒。如果用淡水来洗蚝,再停留一段时间,蚝就会缩水,肉质变得橡皮筋那样,少了分天然的紧绷度。因此在晒蚝场用来洗蚝的也是海水。洗好的蚝被倒在晒网上,经过冬日晴朗阳光的晾晒,最后成为最受食客喜爱的金蚝。

不吃汕尾蚝不知汕尾味,天下数不清食客慕名而来。_第8张图片

汕尾辰洲蚝以“肥、嫩、酥、甜”著称,大者可以生啖,可以姜葱炒之、可以锡纸焗之、可以咸菜尾煮之,小者如珍珠可以做蚝烙,可以腌制。正宗的辰洲蚝吃起来没有一点腥涩味,正如本地人所说的“酥甜无粕”。辰洲蚝因其肥嫩鲜美而受到食货们的赞誉,许多食客慕名而来。

—THE END—

添加微信公众号(yq_usw,长按可复制) 关注更多汕尾人文,风俗、趣事...传播家乡正能量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

腾途旅游网,一家专注深度旅游的旅游网站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吃汕尾蚝不知汕尾味,天下数不清食客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