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思——你在磨蹭啥?

每日一思——你在磨蹭啥?_第1张图片

在我们眼中,小孩子是很天真、很幼稚的。因为他们常常遇到不明白的就要刨根问底、想到什么就马上行动,给我们大人带来不少困扰。

于是乎我们总爱以“长大后你就知道了”截住他们的问题并顺便卖弄一下大人世界,遇到不顾一切就马上行动“皮小孩”行为更是频频加以阻止。

我们大人不会随便行动,因为我们是理智的。但是,什么是理智?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一个人用以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

不做某件事情,并不见得、甚至很多时候并不是理智的决定,而只是我们丧失了行动能力的一个表象。

我们会有很多的想法,比如今年要出国旅游一次、想去参加一个读书会、想开始锻炼身体、想学一门外语、想提升一下自己的演讲能力……

然后,停留在想啊想的阶段,就再也没有然后了。想法或者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迟迟未能行动?原因还是得从我们自身来寻找。

一、信念障碍:我们的世界有了“不可能”。

小孩子的眼里往往充满的是“我能”的思想,而大人们头脑中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可能”。除了客观世界既定的不可能,有更多的不可能却是我们强加给自己的束缚。

我们的生活中这养的例子很常见。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不可能学会游泳、不可能掌握英语、不可能通过某一项考试等等,当然这些不可能给我的造成的后果无非就是不会这些而已,不会没关系,我们照样生活得很好。

但如果有人形成了一种认知,即认为自己是不可能成功的,这种信念的破坏力就大了。特别是在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的同时,又时时想着做这件事,那么就算真的开始了,也注定要失败。

每日一思——你在磨蹭啥?_第2张图片
相信自己不是简单说说

李中莹老师在《重塑心灵》中说,“如果你想去广州,但同时相信你正在走的路不会到达广州,你的感觉会多糟糕?”这种糟糕的感觉正是干扰我们行动的大障碍,它使我们过分关注不能成功的部分,导致我们就算行动了,也不会尽全力,只能浪费时间,陷入自证预言的恶性循环。

《精进》的作者采铜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打破僵局的方法:

①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②识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

③思考可能的选项,尝试更新思维。

这其实也就是改变自己信念的办法。更笨一点的办法,就连续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问着问着我们就能够发现自己思维中的漏洞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进而修订自己的信念,使自己打破“不可能“的束缚,开始行动。

二、缺乏价值:行动的动力不足

如果一件事情缺乏我们想获得的价值,或者即使有也是目前并不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就没有足够的动力马上展开行动,就像吃完饭后洗碗一样。试想,假如洗碗有100块钱的奖励,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行动了?

同理,脑子里想着去旅游,却迟迟未能行动,因为这个事情的价值不太明显,须得亲身经历、人在其中才能真正体味到回报。

想锻炼身体,但目前的身体并未出什么状况,似乎也没多大必要,就继续搁置,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开始。

想改善工作情况,但一想到就算提升了工作效率,工资也不会变,就将想法抛之脑后……

怎么破?既然事情缺乏价值,我们就赋予其价值,从而使自己行动。李笑来老师学英语就是很成功的例子,他在背单词时,将新东方教书的薪酬均算到每一个单词上,每天背多少单词,就是赚了多少钱,最终他高分考过GRE成为了新东方的老师。

李笑来老师坚信,靠坚持是不可能成事的,与其坚持不如放弃。自己必须有足够的动力,而不是靠意志力,才能真正日积月累,获得成功。我认为,这个动力,就源自自己想要的价值。

三、逃避恐惧:为了不失去而避免尝试

恐惧让我们望而却步。一些事情我们没有去做,因为害怕失去。例如参加一次演讲比赛、负责一个大项目等等,我们害怕得到不好的结果,影响我们在领导心中的印象、我们在同事和朋友心中的印象等等,从而失去了苦心构建的好形象。

另一些时候,我们只是害怕被拒绝。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在我们祖先时代,恐惧这种情绪保护着我们的祖先免于受到伤害,提高生存几率,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但这里指的,并非是保护我们不受外界侵害的恐惧,而是阻碍我们前进的恐惧。

我们都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当中,而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某一个行动可能会带给自己伤害、让自己失去某些东西的时候,其实并不见得。比如,这阵子我们工作很忙,且我有个很严肃的领导,我想修个长假,但又怕被拒绝且被领导批评而迟迟不敢提出。后来时间上拖不下去了,不得已我向领导提了出来,结果领导出乎意料爽快的答应了,她说:“最近工作太忙,大家轮流休休假调整一下吧。”

看,其实世界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如果因为自己加诸给自己恐惧占了上风,我们很可能会丧失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机会。

如果害怕做某件事情,试试《拆掉思维里的墙》兜底原则:

①找出自己恐惧的原因:害怕失去什么?

②设想一下,做了这件事情之后,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③假如最坏的结果出现了,我将如何处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想好了处理对策,或者说我们发现最坏的结果其实我们也能接受的时候,再去回头看看这件事情,我们会发现其实它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四、不切“实际”:没有将概念具体化。

有一些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也会拖着不做,比如去大超市买些日用品、去看看牙医、去爬一次山?

当这些想法在我们脑子里形成时,并不具备马上行动的条件,因为我们没有明确时间和步骤。《Get Things Done》一书告诉我们分解任务的重要性。例如做一顿饭。什么时间做?要做什么菜?需要哪些食材?何时去超市或者菜市场买回来?厨具是否齐全?等等。准备好这些,做饭在我们脑中就变成了一个可以执行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毫无头绪的任务。

因此,有些日常的小事我们只需要多往后想一两步,将模糊的想法具体化、将一个任务分解成多个步骤,并给它一个启动的时间,这事情就能开始执行了,去做,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吗?

五、所以,你还磨蹭啥?

我很怀念以前小时候玩游戏的时间,重复,专注,不厌其烦。长大了,很少有事情能像小时候的游戏一样让我投入、沉迷。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能顾再拥有它。

所以,我们还磨蹭啥呢?做了才能投入,做了才能知道结果,做了才会不留遗憾。借用耐克的宣言:“JUST DO IT。”

每日一思——你在磨蹭啥?_第3张图片
行动起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一思——你在磨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