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和解

拥有一个人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从理解父母开始。

阅读《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的2个月里,从文字的晦涩焦虑,到阅读中伴随着的痛哭,再到读完一篇课程后内心的平静。虽还在挖掘自我的劣根,但在与亲人、自我做和解的过程中,开始带着感恩、乐观的心态。

为什么要与父母和解?

我们一直以为,父母爱我们,所以我们也是必然爱着父母的。更何况,中华两千年的孝顺文化,我们怎么可能承认自己可能也“恨”着父母呢?

在性格即关系,性格即命运这几节课狠狠揭开自己的痂痕,然后倒上药粉,当下的鲜血淋漓,现在的健康坚硬。但为什么鲜血淋漓?

害怕成为第一个发言的人。这也许是因为从小,你制造了某些“不算好”的事件,没有得到父母更好的、更宽容的引导和抚慰,而是承受着严厉的教育、惩罚,甚至是一顿鞭子。也或者,你的父母总是夸着别人家的孩子来告诫你努力,甚至以自己的意愿加于你来实现所谓的望子成龙。这些都使得,你的自信心有了一定残缺,你害怕成为“众矢之的”。

总是在寻求关注,总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夸赞,在意他人的评价。我一直觉得人类是极其脆弱但又很坚韧的生物。当我们还是婴儿时,一切细微的触碰,都可能产生巨大的伤害;而当我们累积了更多的认知意识后,大多数人又都能承受住压力努力活着。但我们再坚韧,还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而将一些渴望隐藏在深处,在潜意识里发酵。于是,在朋友圈晒存在感的人,总是乐此不疲的。作为我们童年里最重要的养育角色,父母对我们的认可与关注程度基本决定了未来这种渴望心态。

抱持性环境:当你做好事,认可你;当你受挫时,支持你。

不会细嚼慢咽,不饿却总是吃着各种食物。老师的课程中有两节课程都提到了“吃”、“口欲”背后的隐喻,其实这也隐含着深切的不安全感,而我在吃的隐喻这节课的留言下哭得稀里哗啦,从这里开始,我开始愿意接受自己的种种“劣根”。

与母亲的关系决定了,我们与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质量。这句话轻飘飘的来,却沉沉而落。我对母亲有着深深的眷恋,从小我也感受着母亲的关怀,但为什么我却在这里真正释放了自己?

我确实有着严重的“口欲”,基本难以控制,即使已经很饱,却还是想要不断往嘴里塞进事物;也总是狼吞虎咽,吃饭速度极快,而且喜欢大量的大米;我不喜欢别人分享我的食物,也不喜欢吃别人碗里的食物,这像是一个领界。小时候,我与母亲并不亲近,甚至畏惧她;从来不敢与母亲要过零花钱,她的“命令”绝对服从;家里来了客人,我与母亲一起饿着肚子等着客人吃完饭才能上桌;最重要的是,我从未喝过母亲的母乳,在我0-1岁的口欲期,错过了。

在阅读课程前,我就在某些地方归咎于父母。当时,我多么想要一对学识渊博,给我人生指引的睿智父母啊。而我现在的糟糕,都是取决于原生家庭啊。于是,除了爱父母,同时也隐藏着“恨”。其实,从我义无反顾远离家乡的举动中就可见那种隐藏的情绪。

如何与父母和解?

当我阅读到越多,与自己贴合的“痛苦”行为的根源,我就愈加原谅自己的那些“不安全感”需求。当自我开始和解时,我愿意去同感父母。

我那么渴望得到父母的抱持,可曾想过我的父母又曾经获得过怎么样的童年呢?其实,随便一想,就知道大多数50年代的父母过得多么的贫苦,更别提什么良好的家庭教育了。我的父亲作为长子,热爱读书的他却被迫在10岁开始打工。即使如今他已经长出白发,却依然本能地痛诉着这悲哀的童年,这耽误的大半辈子。但这样的父亲,却给了我深切的宠爱,这纯粹的父爱啊,这敦敦的关怀啊,何不能抵上原生家庭那普遍的“盲点”?

而作为子女的我们,是否想过,当我们有一天成为了父母,我们能比自己的父母做得好多少呢?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真的做到了所谓的孝顺了吗?

我之前买了一部触屏手机给父亲,但听老妈说过很多次,我爸压根不会用,也不用。我当时只觉得我爸怎么接触新事物的能力这么差,还不如我妈呢!但现在想来,我有没有认真、反复教他使用,并不断鼓励他呢?并没有,他的自卑让他不愿意触碰自己掌控不了的新事物啊!而我以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良好抱持者时,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真正内化这个词。

与父母和解的方法实在太简单,但又极其考验自我的和解程度。当一切以爱为出发点,以“我”与“你”的关系出发,而不是“我”与“它”,“你”与“它”的关系出现时,当我们真正知道了如何感恩,才能真正做到感受别人的感受,才能真正知道抱持的意义。而国庆归家陪伴父母,耐心的教会他们使用手机,与他们静静坐着,这也许就深深慰藉了他们吧。

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应是先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际遇,感恩自己,才能更好的过好这一生。


与父母,和解_第1张图片
父母亲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父母,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