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谱系圈以后,除了“干预”这个词被我们天天提到外,还有个词也分分钟被我们憧憬着、念叨着,那就是——“融合”!孩子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融合?该选怎样的机构融合?融合前要做好哪些准备?融合后要注意哪些事项?真是问题多的说也说不完啊!
让我们北京爱莲幼稚集团教育总监,北京市海淀区现代艺术幼儿园执行园长,北京市海淀区学前教育督导员,北京妇女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应用行为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残联精协孤独症委员会副秘书长,世中联儿童保键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赵琦赵园长为我们解读融合教育必须。
赵园长除了身兼我们在人物介绍中提到的那么多重要的社会职务外,还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职务”在身——多重身份的妈妈:她不仅是一个16岁自闭症少年的妈妈,一个9岁普通男孩的妈妈,还是一个有着1000多个宝宝的园长妈妈。
一、融合教育的基础,从了解儿童开始
1. 特殊不是错,每个儿童本来就是独特的
当我们的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我们往往会把他们的很多表现都跟发育发展障碍联系在一起,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和普通儿童差别太大,没法去参照比较。
No,no,no,事实上,无论特殊儿童还是普通儿童,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即使同卵双胞胎也会有非常大的差别。孩子们之间的个体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所以啊,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儿童割裂开来看待,而忽略了儿童本身的发展特点。
简而言之,要帮助孩子,就要先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他们、了解他们,才能更加客观地教养好他们。
2. 特殊儿童的发展同样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尽管我们的星儿与NT相比差异会更大一些,但首先,他们也是儿童,他们的身心发展还是遵循着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共性其实要远远大于差异性。
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共性主要体现在5大领域:发展历程模式的相似、生命组织结构的相似、心理需求要素的相似、人格结构发展的相似,以及社会适应内容的相似等方面。▼
而特殊儿童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在以下这3个方面他们的差异性更大了一些。▼
3.掌握儿童发展规律才能打好融合的根基
目前的各种儿童发展测评工具,像ALSOLIFE、VB-MAPP、韦氏等,数据都来自于普通儿童。我们的孩子做完测评后,报告里显示的 “相当于n岁的发展水平”,不也是在跟普通儿童进行比对嘛!
同时呢,其实多数特教机构的老师对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了解的并不多,他们在给孩子做计划、做训练的时候常常会体现出形而上的思路。
因此,作为特殊儿童的家长,我们就要自己武装自己了,至少基本的儿童心理发展知识是我们一定要懂的。普通儿童怎么玩儿、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学、怎么成长,和成人不同的地方,这些都是我们要关心的议题。
0-3 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特点
0到3岁的小宝宝们有着独特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学习途径,以及发展水平和速度。▼
如果我们在测评中发现,自家孩子在某个领域只相当于一两岁儿童的发展水平,那么我们就应该及时作出调整,用一两岁儿童感兴趣的、能理解的方式去跟他互动,带他们学习。
更加适合0-3岁儿童的教养原则,是支持他们发展主动学习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下图的4大原则来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合适的支持性环境。▼
概念解析:促进性材料
促进性材料也叫低结构材料、低结构玩具,比如积木、黏土等。这类玩具更能适合孩子的发展。
比如我们给孩子买一辆小汽车,孩子可以发展出来的玩法会很少;但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是乐高积木,孩子的发挥空间就会增大很多。
3-6 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特点
3到6岁的孩子,是一群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在游戏中学、在交往中学,同时他们之间也开始表现出更明显的个体差异。▼
通常孩子到了3岁就可以去上幼儿园了,这是因为实际发展年龄到了3岁的孩子需要在更广泛的社交、更丰富的游戏中来获得体验式的成长,此时爸爸妈妈的怀抱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了,幼儿园却刚好是一个可以促进他们成长的环境。
推荐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不是通过书本或记忆抽象的符号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构建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我国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总纲要。它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以下5大领域,11个子领域。这些领域下的各项标准,就是我们为孩子做融合准备前,先要打好的基础。▼
在每一个领域中,还会有很多小目标。比如在 “身心状况” 子领域中,3岁的孩子要达到3个小目标:有健康的体态、安定愉快的情绪,以及一定的适应能力。3岁刚好对应幼儿园的小班,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照我们的孩子,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达到这3个身心标准。
二、普教理念和特教方法都掌握才能玩转融合
1. 入园前先打听好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
当我们有机会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的,是这所幼儿园主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是什么。
目前国内常见的教育理念有下面图中介绍的这么多种,可别嫌复杂,学会了才能选对了。
现代艺术幼儿园采用的就是“高宽课程”的理论体系。高宽课程又叫“主动学习课程”,它强调儿童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构建中来。
孩子们每天早上会先到各个活动区去转一圈,选择好自己当天的兴趣,并跟老师一起为自己安排好计划,然后就可以去学习区开始一天的游戏学习了。期间,老师会为孩子们提供好所有的材料,构建出能让孩子自主活动的环境。最后,在一天结束后,每一个小朋友都会回来,在老师的带领和辅助提示下,回顾自己一天的体验和收获。
提到主动学习,我们就要多讲一点了。教育真正的内核是儿童的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的环境中,无论孩子的程度好不好,他们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注的事情,从而能够很好地融入集体,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那么,调动孩子学习动机的核心因素又在哪里呢?答案就是:让孩子享受过程,自己掌控自己的兴趣,体验到成功的可能性,拥有能胜任和自信的感觉,这些才是内驱力的动力之源。
回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无论他们的功能高低,我们都想希望通过早期干预来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如果我们的孩子很久都学不会说一句话,我们就要好好地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给了孩子足够的环境来,他们能够感受到这句话的作用;在教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问的太多,没有给孩子一个他们自己能够控制的环境;或者是不是我们等待的太少,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产生自信的感觉。
2. 幼儿园的常规和作息是我们的好参照
优秀的融合幼儿园,比如现代艺术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对所有的儿童做一个评量,根据评量结果,老师可以看到孩子下一步需要什么样的支持,然后据此安排孩子的课程和学习环境,做好师生互动。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会通过幼儿园的每日常规活动全面完成他们的主动学习。
在我们的孩子去幼儿园融合之前,家长一定要做足功课。首先要知道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尤其是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如果作息时间和孩子平时的时间不同,那么我们就要在入园之前提早给孩子调整一下作息时间。
此外,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也是我们可以提前开始让孩子适应的环节。比如吃饭时,值日分餐、独立用餐、收拾餐具,每一个环节都是我们孩子的一个小目标。
对于程度不是太好,无法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其实家长也可以试着按照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来给孩子做一个小小的计划,这样日后孩子去上学的时候,无论是普通学校还是要特殊教育学校,都能够更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
3. 融合之前更要加强特殊教育
对普通教育了解的越多,我们越会打开思路,反思自己对特殊教育的理解,反思自己对家里那位特殊需求的孩子教育的是否得当。
特殊教育到底要关注些什么?是孩子认知和学业的提高,还是他一生的福祉和价值的体现?我们该用什么方式培养孩子?学完了对他们能有什么用处?这些都是赵老师留给我们的充满人生道理的思考题。
做好对孩子的特殊教育,首先要客观地看待孩子的发展。▼
同时,还要清醒地分辨孩子的发展阶段。作为家长,我们得把自己修炼的无比敏感,时刻准备着,去识别和支持孩子新呈现出来的能力,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4. 家长也要练就十八般武艺
赵老师在讲座中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孩子一晃就长大了,儿子转眼就是一个1米9的大小伙子了。”作为一个走过来的妈妈,她用切身的感悟和榜样式的行动,谆谆地告诉我们:为了孩子,多学一些,多做一些,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上图的这些关键点告诉我们,作为家长,我们除了要多学n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要练就一颗强大的心脏。比如,对融合教育,我们就要抱着一种接纳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目前的幼儿园里,普教老师对于特殊儿童的了解并不多,往往在教育中会存在拿捏不好的情形。同时,儿童之前可能也会存在冲突,因此,对于融合的难度,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幸,从在家干预的专业知识方面来讲,现在我们有了ALSOLIFE平台的支持,也是幸运了许多。
三、适不适合融合要从孩子的发展需要出发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会考虑,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适合去融合,该在哪些阶段去融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始终牢记一种教育思想,那就是一切以孩子的需求和发展为中心。
1. 孩子的哪些需求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
关于孩子的发展需求,从近处来看,首先我们要参考的是孩子的个人IEP报告和计划。从长远来看,则要考虑该如何为孩子做一个人生发展的大规划,我们是否能够参考下面这些项目,为他们初步形成一个规划构想呢?▼
特殊儿童也不例外,我们同样要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
2. 达到什么程度才能上幼儿园?
我们都很关心孩子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上幼儿园。其实,答案也可以很简单。我们可以借助测评来观察,当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达到2.5-3岁时,就可以独立地上幼儿园了。
或者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你的孩子能满足这3点:有比较稳定的情绪、有适宜的行为、而且能有效地跟随,就可以达到入园的水平了。
这里我们并没有把语言表达和认知放在前面,而是把情绪放在第一,然后是行为,然后是跟随。为什么这样排序呢?我们去观察普通的3岁孩子入园的情景就可以理解了:如果孩子没有很大的入园焦虑,生活自理比较好,能够跟随一天的班级活动,那么他就基本具备了入园的能力。
3. 小学及之后的融合道路该怎么选择
幼儿园融合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而谈到幼升小,很多家长可能就会更加忐忑了。因为幼升小是我们第一次选择孩子到底是去普通小学融合,还是去特教学校就读的时刻。
融合幼儿园一般都会有一套特殊儿童幼升小适应能力的检测手册,手册里会写明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的目标。比如下图是现代艺术幼儿园的检测手册,里面对学习习惯、口语表达、行为规范、同伴互动等都做了梳理。我们可以对照这些手册内容对孩子进行详细的判断。
简单一些来说,幼升小达到如下这些关键点就问题不大了。
除了幼升小,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能还有很多次类似的关键性选择需要我们帮孩子来做出判断。此时,我们依然要把孩子的能力和需求摆在首位,综合地考虑这个问题。
赵琦园长的大儿子在读普通小学的时候,是有陪读老师的,因此过得很顺利愉快。而到了小升初的时候,孩子被分配到一所普通中学后,就因为压力增大而出现了很大的情绪波动。赵园长当时就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果断地帮他转到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在特教学校里,孩子不仅愉快而放松,还能经常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孩子,并且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孩子在特教学校其实是更大地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他现在青春期也度过的非常平稳。
如果孩子的程度是属于中度以下的话,那么特殊教育的训练是一定不要间断的。比如赵园长的儿子,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小学,基本都是半天上课,半天做训练。直到现在,孩子16岁了,依然在进行着个别化干预。
对于高功能的孩子来说,上了幼儿园和小学后,也需要家长更多地从心理上给予支持,从人交往技能和社会规则方面给予关照,只有这样孩子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不断地进步。
四、学前融合的现状与策略值得深思
1. 融合现状不容乐观但提升空间巨大
由于二胎的影响,目前普通幼儿教育也经常出现“入园难”、“收费高”的现象。比如北京很多幼儿园都需要彻夜排队报名,而最贵的幼儿园则要15000元/月。
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入园的困难可能会更大。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是融合地点、融合支持、转衔安置三大方面。
从学校的选择上来看,目前大多数自闭症孩子都是在民办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就读。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尽量选择那些更加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幼儿园。
从支持环境来看,目前支持融合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环境还是比较少的,现状基本上都是我们家长自己在支持。
从转衔安置来看,目前依靠的也主要是我们家长自己的不断努力。
然而,纵观世界很多国家的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我们都可以发现,特教领域的发展其实都是家长在起到了长期的推动作用。因此,尽管国内的融合现状不容乐观,但也给我们家长留下了很大的努力和发挥空间。
2. 那些值得借鉴的融合模式和思路
对于融合教育的模式,我们也是一直在探索。以现代艺术幼儿园为例,全集团1300多名儿童中,有近100名特殊儿童在进行融合。园内采用的融合模式是个别化教育和融合保教的有机结合,课程包括一对一的个训,小组的抽离式教学,以及在班级当中的自然融合。
之所以现代艺术幼儿园的融合教育能够一直走下去,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内部的专业特教机构——睿智全纳特教机构的支持。从特殊教育的专业技术、师资力量和培训、孩子的个别化教育,再到家长的家庭指导等方面,都是这个特教机构在做着大量的工作。如果没有专业的支持,融合教育的开展真的是非常得困难。▼
从师资配比方面来说,幼儿园采用了普通教育老师、资源教师、特殊教育老师,三种师资结合的教育模式。在现代艺术幼儿园的每个班级或者年级都会有一个资源老师来协助普教老师和特教老师,起到沟通和入班指导的作用。▼
从对孩子的要求和培养方面来说,也是从三个方面来展开的:生活技能的融合、学习技能的提升,以及沟通的技能的培养。▼
总的来说,在早期融合教育中,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两个家长和一个老师,而是期望能有一个团队的支持,团队中包含专家、家长、特教老师、普教老师,以及孩子的成长同伴。在这个团队的支持下,我们采用个别化教育和普通班级学习结合的方式,帮孩子达成生活跟随、活动参与、课程调整这三个目标。
但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这种理想的早期融合环境中体验到最好的教育,得到最佳的发展。
■□■□■□■课堂精彩问答■□■□■□■
Q1:孩子有孤独症,但程度不错,请问入园时要不要和老师沟通,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赵老师解答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孩子目前的能力和普通的小班儿童有没有太大的差距。如果孩子差距不是特别大,也没有明显的情绪行为问题,那么我觉得等到入园之后,如果发生了一些特殊的状况时,我们再去跟老师沟通也为时不晚。
因为我们以为的那些问题,有可能孩子根本不会发生,而我们提前去说了,反而会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孩子有一些小问题,或者当我们跟老师熟悉了之后,再逐渐给老师渗透一些会比较好。
幼儿园的环境一般都比较宽松,给孩子发展的空间也会更大一些。因此只要孩子可以跟随,简单的自理,能处理一些小问题,就非常好了。
Q2:融合在干预初期就要进行吗?
赵老师解答
关于是否要融合,还是要看孩子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VB评估中,除了团体和社交可能稍微弱一些,其他基本上都完成二级的水平了,就要上幼儿园了,因为他未来的三阶能力有很多都要通过融合来完成。
如果还是处在一阶的小朋友,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还刚刚开始,那么这时候如果你把他推到幼儿园去,除了他可以跟随外,对自主的发展不会有太大的帮助,然而会耽误掉密集型训练的时间。孩子只有基础打好了,发展起来才能更有后劲。
Q3:我儿子所在的幼儿园不允许陪读,昨天我去当家长助教才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比较短暂,指令执行的也不好,当老师下了比较复杂的指令后,孩子就没有反应,而老师也并没有很好的辅助。我该跟老师怎么沟通呢?有必要给老师讲一下特教理论吗?
赵老师解答
家长去听课,对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比较关注的。而老师面对全班的同学,就很难细致地提醒到每一个同学。
我们在跟老师沟通的时候其实没必要说得太专业,说复杂了,老师反而会觉得我们很啰嗦。倒不如说:“老师,今天我去看了课,觉得孩子在**方面比以前要好多了,他在幼儿园进步很大,非常感谢您。就是下一次您在提醒孩子拿书或者拿东西,他没有反应的时候,麻烦你再多提醒一次好不好?我们用跟老师商量的口气提一些建议,可能别人听起来了就会觉得好接受一些,这也是我们沟通的一个技巧。
同时,我们在家里也要多练习一下孩子的听者能力,除了妈妈外,多换奶奶、邻居、朋友等各种角色给孩子提出一些指令,以此来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
Q4:能否推荐一些nt孩子的幼儿园教程和课题?
赵老师解答
关于幼儿园的教程,首先我们要先了解的是我们的目标幼儿园采用的是什么教育理念,比如蒙氏幼儿园、双语的幼儿园等用的教材都是不同的。
不过目前北京的幼儿园很多都会用的教程是北师大的《快乐与发展课程》,这套书有很多主题,这些主题恰恰就是我们将来可以让孩子发展的领域。我们可以拿来在教孩子的过程当中,把它当做一个主题来教。
不过总体来说,我们还是要根据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来选择教程,否则学校一套体系,家里又一套体系,就会很乱,可能会影响知识体系的逻辑建构,这一点我们也要有所留意。
Q5:我们女儿刚上普通小学一年级,因为理解力不够,语文数学第一次测验都不及格。我想请问一下赵园长,是要尽量让孩子学业跟上来,还是就这样不追求学习成绩?
赵老师解答
我们首先要客观的看待孩子的程度和能力,以及通过他的努力和家长的努力哈,未来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比如我的大儿子,他的程度不是很好,到5岁时才有语言,语言的发展跟行为、逻辑思维等都是紧密关联,虽说他智商还可以,但是整体的学习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从他上学开始,我们就从来没有强求过他的学习成绩。只要他可以安坐在教室里,可以跟随活动、参与活动,就很好了。
现在的小学一年级课程做了新的改革,比以前更灵活、更放松了,孩子这才是第一次测验,不及格也不用特别的紧张。我们的孩子刚刚上学,他们的适应时间肯定会比普通的孩子要长一些,如果孩子是办了随班就读的,那家长最好给孩子一段时间。如果在融合的过程中去强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家长、老师都会有很大的压力,因此还是要客观的来看待这个问题。
最后,如果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有所提升,绝对不能只依靠课堂和老师,而是要考我们在家里也不断地给孩子开小灶,多加培养,才能让他在学业上不断提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