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年2:第2夜*聊读书 年少时读的那些书已融入我的血液

腊月二十四,二十四扫尘日,星期六推掉一切活动,在家和家人一起打扫卫生,用吸尘器把家里地毯吸了一遍,拖地,给地板上蜡……虽然忙碌了一天有点累,但是看着家里更加干净了,心情也是非常舒畅。

简年2:第2夜*聊读书 年少时读的那些书已融入我的血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简年2:第2夜*聊读书 年少时读的那些书已融入我的血液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昨晚“我在过鸡年——万人万字”接力写作活动,第1夜,聊了写作第1夜*聊写作,这一年我在写了18万+:,好多朋友留言鼓励还有打赏,感动……原来还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写作爱好者在一起努力前行。

聊完写作就该聊聊读书了,写作是输出,而读书是输入,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再丰富多彩,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量输入,写出的东西可能也仅仅是“太阳落山真好看呀,天边一只只大鸟飞过啊~”而不是那句流芳千古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说到读书,中意轩很喜欢和认同电影《卡萨布兰卡》里的一句台词——“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弗洛伊德说:“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到他的一生!”这话中意轩不是绝对认同,但是,童年读的那些好书,确实绝对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的。今夜,就来聊聊我从儿时年少读过的那些影响我至今的一些书吧。

说到我在还没上学之前就已经开始读书,真心要感谢自己的父母,在我还没有上小学之前,爸妈便在家里教我认字,现在回想起来,有种类似古代私塾的感觉,挨过训,流过泪,却在上学之前认识了两三百字,有了这些识字量,读普通的书已经是足够了。

相对于其他孩子家里,我家的书算是比较多的,好几大箱子外加一个书架都是书,不过多是一些爸爸妈妈专业方面的书,现在回忆起来没上小学之前我能看懂的好像只有3本小说:《说岳全传》繁体版的《一千零一夜》和一部描写我军骑兵的红色经典小说《连心锁》。

《说岳全传》至今记忆深刻的是开头那段大鹏鸟的化身岳飞到人间,那个时候怎么都看不懂,写这些有什么意思?不如直接写那些挑滑车的精彩战斗场面呢。以至于后来第一次读《红楼梦》觉得那个什么石头幻化人间的开头是在模仿岳飞的大鹏鸟。

简年2:第2夜*聊读书 年少时读的那些书已融入我的血液_第3张图片
01.jpg

《一千零一夜》是繁体字版的,当时的我居然也能磕磕巴巴的看进去,印象就是阿拉伯的国王是喜欢听故事的,会杀女人的,阿拉伯的椰枣好神奇啊……以至于三十年后,当我在负责编辑整理“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内容的时候,当编辑到中东国家的风俗人情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了儿时读的那本繁体的《一千零一夜》。

简年2:第2夜*聊读书 年少时读的那些书已融入我的血液_第4张图片
timg.jpg

《连心锁》算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了,当年的男孩子,哪个又不喜欢这种生动描写现代战斗场景,满满正能量的书呢?这本书应该是我童年里军事武器知识扫盲书,至今为止,我认为除了后来《高山下的花环》可以与其相媲美之外,没有什么描写我军战斗的小说比它更好看。

简年2:第2夜*聊读书 年少时读的那些书已融入我的血液_第5张图片
KK00376408.jpg

再后来,上了小学,最喜欢的便是郑渊洁的《童话大王》了,从最早的6毛钱一本,一直到后来的一块多两块多,买了好多年。
现在想来《童话大王》里的故事真的是影响了中意轩的童年,很多反讽人类贪婪本性的童话故事,比如海湾战争时候的《幻影号》当时就想,如果真的有幻影号该多好,还有后来的《活车》《奔腾印钞机》《五个苹果折腾地球》还有什么每个生肖年写一个生肖故事的《机器猴传奇》《侠胆雄鸡》……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激动。
现在每次在路上遇到大堵车,都会想起《飞马牌汽车》,并感叹,小时候看以为是童话,现在回忆起来简直就是纪实文学啊!
后来看每年的中国作家收入排行榜,郑渊洁好像每年都是前3名,儿时看《童话大王》就感到他版权保护和商业意识非常强,后来看他微博也是,所以感觉郑渊洁是中国大陆作家里最早具有商业意识凭借一己之力运作最成功的作家,没有之一。后来在新浪微博上有段时间和郑渊洁互粉互动,当时还挺激动。

简年2:第2夜*聊读书 年少时读的那些书已融入我的血液_第6张图片
02.jpg

大概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看姐姐以前买的《少年文学》《优秀作文选》,记忆最深刻的是叶圣陶的《瞎子和聋子》读过后感觉人生好悲凉啊~
而《优秀作文选》里很多优秀作文现在回想起来,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比如描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生活改善,去农民亲戚家做客,小表弟不再抢红烧肉吃,因为可以天天吃到,“我”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弄脏了衣服,马上有洗衣机可以洗干净;还有一篇优秀作文,是描写学校的老师们利用周末时间在学校里摆摊卖早点,想来那个时候大概正是总设计师倡导大家下海的时期吧~

再后来,上了初中便是《科幻世界》了, 第一篇震撼我的就是《远古的星辰》,当时想,这要是拍成电影得多宏大的场面啊,将来我要当导演,一定要拍成比当年美国好莱坞《未来水世界》更宏大好看的电影,二十多年过去了,导演梦没有实现,却在微博上偶遇了当年写《远古的星辰》的苏学军!

简年2:第2夜*聊读书 年少时读的那些书已融入我的血液_第7张图片
QQ截图20170121231817.png

印象深刻的有王晋康的《拉格朗日坟场》《生死平衡》,潘海天的《大角快跑》相比国外科幻大师作品,国人自己写的东方科幻,有血有肉,情感丰富,这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早年读的那些《科幻世界》基础让我后来成为了地地道道的《三体》迷。

还有倪匡的小说,神秘主义和部分思维定式,却也是常常在被窝里看到凌晨两三点。《丛林之神》里的那句“穷人的烦恼,全是因没有钱而起的,于是以为有了钱,一定可以没有烦恼了,但是事实上,有钱人的烦恼,一样是说不完,解决不了的!”让我喜欢上了这个有些偏执的香港小老头,周慧敏的公公。

长大后,读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明朝那些事儿》《狼图腾》如果要说,可能会说上很久很久……
不知不觉中已经话唠了这么多,所以,就聊到这里吧。

最后说一说当下孩子们的阅读。
有时候想一想,觉得自己儿时没有互联网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海量信息,可以读到的都是好的读物。
现在的孩子,恐怕更多的时间是沉迷在手机和网络游戏中。年轻人沉迷的修真玄幻的网络小说只是带来了一时间的快感而已。
也许我太过悲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阅读方式,每个时期接收信息学习的方式都会改变。而优秀的内容,是会永恒的流传。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年2:第2夜*聊读书 年少时读的那些书已融入我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