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爱,有时也讲条件

父亲的爱,有时也讲条件_第1张图片

01

以前老爸是每天都要给她打好几个电话的。

那时候她在一家号称行业巨头的互联网公司实习,每天上班刚一打开电脑、准备整理当天的工作思路的时候,老爸的电话就会打过来:“你上班了吧,今天忙不忙啊,不要搞得太累了。”

其实前一天晚上她刚跟他抱怨过,工作节奏有多么紧张,领导订的OKR有多么变态,她有多么身心俱惫。

每天如此,后来她觉得彼此都有点例行公事。有时候听到那一句“忙不忙”,她甚至想直接挂掉电话。她不明白,说过一百遍、明知道答案的对话,为什么还要再进行一次?

可毕竟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的关心,即便有时鸡肋,也聊胜于无。

她想,是工作让她产生了更高的情感需求,但同时,她也有些“矜功恃宠”了。

累是一种底气,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功臣,周围的人都应该给你来场慰问演出。

实际上她知道老爸像绝多数的中国父母一样,在情感表达上讷于言辞,久而久之,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便会掉进温和的陷阱里,越来越缺乏生气。

那个时候,她觉得自己像是每天有很多工要赶的片场女主角,老爸的电话就是见缝插针的小花絮。有繁忙的工作给自己撑腰,她可以潦草地应付这份关心。

02

当所有人都满心以为她要在北京高大上的写字楼里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整日忙碌但高姿高态也能拿着不错薪水的时候,命运的笔锋一转,疾风骤雨的变化连她自己都来不及回味。

北京户口。

这四个字有千斤重,压碎了她自在逐梦的决心。整日的患得患失里,她也像周围的同学一样,投身到那一纸代表着身份、安全感和其他言说不清的现实益处的户口中去了。

天降狗屎运,竟然中了。

因为有着好几家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经历,因此在应聘现在的新媒体职位的时候,还算是比较得心应手,结果也不出意外的通过了。

本来是一件值得欢呼雀跃广而告之的大好事,但是身在十八线小县城的父亲怎么懂得北京户口所承载的重量,他不明白,为了这张纸放弃薪水丰厚的工作有什么值得?成为一个“北京人”有什么必要?

特别是,女儿在电话里敝帚自珍的是一个刚开始月薪只有三千块的工作。

在北京,三千块。他直接在电话里说:“这不是磕碜人吗?”

做了点小生意的父亲有着自己的草根思维:有钱才会有支配生活的自由。在那个小县城里,大家都是靠朴素的劳动安身立命,钱牵扯着大大小小的悲喜。父母之间最多攀比的是孩子,除了“考上什么大学”,剩下的就是“一个月赚多少钱”了。

她知道,以后别人问起这个问题,老爸只能支支吾吾地回答了。实际上,在把决定告诉老爸的那个瞬间,她就察觉出他极力掩饰的失落了。

即便你的大脑已经被成熟理性的成人思维方式所武装,坚信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主宰,可是得不到父母发自肺腑的认同和骄傲,也总会生出巨大的遗憾来。

她陷入了间歇性的自我肯定和持续性的自我怀疑中。

03

简单回溯一下她的成长经历,就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在乎老爸态度的冷热。

至少在七大姑八大姨和街坊邻居组成的小天地里,她是顶顶出色的那一个。学习成绩自然是从小到大都优秀的,在父母的熟人圈子里上着最好的大学,拿着靠成绩死磕出来的国家奖学金,后来又被保送到更知名的高校里读研。

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毫无波澜的优等生的故事罢了,可是再自律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被叛逆所吸引,被石破天惊的言论所击中,成长遭遇到的冲突给她光亮的内心世界突覆上了一层幽暗湿滑的青苔,险些好几次把她绊倒。

支撑她小心翼翼行走,笔笔直直不敢懈怠的,是父母的目光。

在看起来顺遂的成长道路旁,父母好像一直举着一块牌子,她每到一站,就要去那个牌子上打钩签到。父母随之会高高兴兴地将牌子举高,傲然地向众人展示她新添的这一笔。

她觉得这不是压迫,相反,一直甘之如饴地做着被戏谑的“别人家的孩子”。

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她进入越来越优秀的环境,个人受瞩目的程度被大大地稀释了。周围都是才智卓越、能力超群的人,脱颖而出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而一个在掌声中成长的孩子,是不甘于孤芳自赏、泯然众人矣的。

老师的赞许少了,同学的钦佩也凋零了,只剩下父母还在爱里脚踏原地,为她鼓掌。

这有些盲目的偏爱,是她自信生活的凭恃,她离不开。

04

但现在是真的有些孤立无援了。

老爸主动打电话的频次越来越低,近来有快两个礼拜手机都是空空寂寂的。她真想打电话过去嗔怪一下,但是又甚觉幼稚,便只是简单问候二三,得到老爸不咸不淡地回应后,也没有了继续聊下去的心思。

在老爸突然丧失的热情面前,她有些无力。

她最初也粗笨地尝试着为自己争取一些理解,比如把那篇刷爆全网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不找外地人,有北京户口残疾也行》发给老爸,试图让他在震撼之余接受这个“共识”;

告诉老爸跟她同时进单位的都是最顶尖大学的毕业生,试图用一群“优秀的人”的判断来佐证自己的判断。

最后还有一个杀手锏,告诉老爸这一张纸可以“折算”的市场价格,当然是道听途说的,但是总归是一个可以与之前的选项相抗衡的数字。她试图用这种非常实用和功利的方法去撼动老爸的认知。

老爸的反应只能用这一句来形容:“该配合你演出的我视而不见。”

有些可笑的洗脑运动宣告失败。

05

可是选择是板上钉钉的了,老爸也只能勉力接受。

每个人都有捍卫自己的本能,像她之前在语言上不断地向老爸力证自己的选择有多么正确一样,在行动上,她也是一副铿铿锵锵的样子: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工位,认真不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在工作群里发言活跃,还提了一些与单位工作风格相差很大的有些矫枉过正的意见……总之干什么都有些用力。

好处是有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这让她多了些能量去抵消无法在老爸那里获得认同的受挫和无力,也让她懂得了平衡生活的法则——当你在外部世界里碰壁,不妨转过头来建设自己的精神内里。

学会接受。接受每个人都有从自己经验出发的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接受人生的大考题总是只有二选一的背道相驰的选项,接受自己抓耳挠腮瞻前顾后挣扎许久后做过的决定。

没有学会接受之前,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别人身上,期待他们的认同,期待他们进入跟自己相同的认知轨道,仿佛这样就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是没有错的。但这种做法通常徒劳无果,任何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价值标准,非要把自己的三观生拉硬套在别人头上,不仅丢了姿态,也很难获得别人从心底里的认可。

学会接受之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才会懂得,只有自己认可自己,才能终止内心的惶惑不安,才能忽视掉那些否定的声音对我们的羁绊,才能认真从容地开启自己的自由人生。

虽然老爸带着遗憾接受了她的选择,但她最终安然地接受了老爸内心的遗憾。

06

之前费力去证明自己的举动,只是习惯了掌声之后的无所适从。短暂停的那一下,让她明白,即便是父女之间的爱,有时也是要讲一些条件的。

正如她也需要父母从不缺席的引以为傲一样,这是生命库存的力量,有了它,我们才能昂扬地与生活过招。

不要忘了,我们跟父母之间,除了爱,还有互相索取。

这不代表爱不纯粹,而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张底牌。我们跟父母,互为底牌。

时光越长,你走得越远,世界越大。但父母的岁月越深,日子越小,他们的世界里,最后差不多都是你。所以会对你有要求,有期待,你走到哪里,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想象就止在那里。你走的有多远,他们的底牌就有多大。

父母对你也是一样。你可以在二十岁的时候去闯天涯,三十岁的时候经历失败挣扎,四十岁的时候还可以回到家。有他们在,你不怕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没有退路。他们的底牌有多大,你的勇气和丈量的世界就有多大。

可以的话,便好好成全彼此吧。

她想,不管电话以后什么时候响起,谈的是什么,要让老爸知道,虽然我没有沿着你最初的期待走下去,但是在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上,我在努力走得更远一点,让你的骄傲更大一点。

她也希望,老爸以后还能在电话里常说起这句:“忙不忙啊,不要搞得太累了。”

那代表的意思是说:你做得很棒了,我晓得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的爱,有时也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