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写作的奥秘:如何一周写完一本书

文/米衙

最近我在创业,其实就是一个写手团队,我的写手团队可以在一周之内写完一本200页的书。

用的是什么技巧呢?其实就是工厂化的写作。

这种写作方法刷新了大部分人对写作的认识,其实这种方法也是在我之前的说明书理念之上进行标准化组合的。

2015年的时候,我为一些企业提供培商业写作培训服务,提出了说明书类型的写作方式,这种写作特点就是客观描述事实,不产生主观意识,具体的例子可以参考各种产品的各种说明书。

2016年末,我给一个企业做品牌讲座,其中讲到了内容营销与文化输出。文化输出就是写一本公司理念的书。京东、腾讯、海尔、谷歌都写过这样的书来传递自己的企业理念,提升品牌价值。企业主问我,最快写一本书需要用多久时间。我说,大概3个月。他说,能不能更快,比如采用麦当劳那种快餐思路来写作。

这个问题启发了我,于是,我在我的说明书理念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提出了工厂化的写作思路。于是工厂化的写作方法横空出世。

运用了工厂化的写作方法,可以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分割成几部分,同时给不同的人写。每个人写一部分。每个部件都采用相同的字词拼接方式,没有任何主观倾向,因此多人合作完成的文章,也完全看不出来是不同的人写成的,这种方式就叫做工厂化写作。

说白了,工厂化的写作方式就是去个性,去风格,就是多人以任务机制,用说明书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部分,最终组装成完整的作品。

这个作品丝毫看不出拼凑的痕迹。因为每个写手都通过培训学会了用相同的字词拼接方式去写,所以风格相同,不论多少人同时写,都和一个人写的一样。

过去,写作大部分都是一个人来完成。个别的会有两个作者一起写。但是同时20个人来写,这种情况以往是没有的。

作家都有强烈的风格,文如其人。这个特点就是因为作家排列组合子词的习惯不同,主观倾向不同。

所以如果保留个人风格,那么一本书同时多人写,很明显就能看出拼凑的痕迹。

而工厂化写作,就算是200个人同时写,写完的作品也看不出拼凑的痕迹,这就是工厂化写作的高明之处。

当然,工厂化写作也存在弊端,比如不适合写意识流的作品。但是对于常规文体来讲,是完全没问题的。

最后,我讲一下,为什么我会公开我的写作方法?难道这种技巧不该自己偷着掖着藏着闷声发大财么?

其实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未来我们这些人类作家马上就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实际上很多专栏作家正在被机器人替代。比如财经专栏,人工智能写出来的财经类文章,专业程度完全可以媲美人类。

目前,情感类的文章智能机器人还写不出来,而其余类别的文章,机器人都能很轻松写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给读者带来启迪。

最后,我知道我的写手团队很快就要解散了,因为人工智能机器人,马上就要替代我了。

但愿本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启迪。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厂化写作的奥秘:如何一周写完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