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名字超级叼毛的书,叫《学习之道》。作者是个天才,小时候去公园看别人下国际象棋,看着看着居然学会了,把公园的人都虐了一遍以后,觉得没意思了,就从国际象棋全国比赛的少年组一直虐到全国冠军然后虐到国际冠军。后来不下棋了,跑去学太极拳,又把全国练太极的人虐一遍,拿了全国太极拳推手冠军。(作者是外国佬,这里的国指的是美国)。
看这本书像看小说一样好玩。作者后来总结出了,不管是学习象棋还是太极拳,还是其他知识,其实都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学习之道。
看完以后我顿悟了,感觉得到了天才的才思。观察生活以后也总结出来了一件事:其实写软件和写博客也是相通的,都是一个字:累。
以上内容和本文主题无关。
开发一个Web应用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简单地分为前端工程师和后端工程师(注: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系统中,前端可以细分为外观和逻辑,后端可以分为CGI和Server)。前端工程师负责浏览器端用户交互界面和逻辑等,后端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存储等。前后端的关系可以浅显地概括为:后端提供数据,前端负责显示数据。
在这种前后端的分工下,会经常有一些疑惑:既然前端数据是由后端提供,那么后端数据接口还没有完成,前端是否就无法进行编码?怎么样才能做到前后端独立开发?
考虑这么一个场景:Alex和Bob是一对好基友,他们有个可以颠覆世界的idea,准备把它实现出来,但是他们不需要程序员,因为他们就是程序员。说干就干,两个就干上了。Alex写前端,Bob写后端。
Alex和Bob都经过良好的训练,按部就班地把产品的主要功能设计,交互原型,视觉设计做好了,然后他们根据产品功能和交互制定了一堆叼炸天的前后端交互的API,这套API就类似于一套前后端开发的“协议”,Alex和Bob开发的时候都需要遵守。例如其中一个发表评论的功能:
// API: Create New Comment v2
// Ajax, JSON, RESTful
url: /comments
type: POST
request: {content: “comment content.”, userId: 123456}
response:
- status: 200
data: {result: "SUCCESS", msg: "The comment has been created."}
- status: 404
data: {result: "failed", msg: "User is not found."}
Alex的前端需要向/comments这个url以POST的方式发送类似于{content: “comment content.”, userId: 123456}这样的JSON请求数据;Bob的服务端识别后以后,操作成功则返回200状态和上面的JSON的数据,不同的操作状态有不同的响应数据(为了简单起见只列出了两种,200和404)。
API制定完以后,Alex和Bob就开始编码了。Alex把评论都外观和交互写完了,但是写到发表评论功能就纳闷了:Alex现在需要发Ajax过去,但是只能把Ajax代码写好,因为是本地服务器,却无法获取到数据:
```python
// jQuery Ajax
$.ajax({ // 这个ajax直接报错,因为这个是Alex的前端服务器,请求无法获取数据;
url: “/comments”,
type: “POST”,
data: {content: content, userId: userId},
success: funtion(data) {
// 这里不会被执行
}
})
相比起来Bob就没有这个烦恼,因为后端是基于测试驱动开发,且后端可以轻易地模拟前端发送请求,可以对前端没有依赖地进行开发和测试。
Alex把这种情况和Bob说了,Bob就说,要不我们把代码弄到你本地前后端连接一下,这不就可以测试了吗。Alex觉得Bob简直是天才。
他们把前后端代码代码都部署到Alex的本地服务器以后,经过一系列的测试,调试,终于把这个API连接成功了。但是他们发现这个方法简直不科学:难道每写一个API都要把前后端链接测试一遍吗?而且,Alex的如果需要测试某个API,而Bob的这个API还没写好,Alex这个功能模块的进度就“阻塞”了。
后面还有168个API需要写,不能这么做。Alex和Bob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场景下,前后端是有比较强的数据依赖的关系,后端依赖前端的请求,前端依赖后端的响应。而后端可以轻松模拟前端请求(基本上能写后端的语言都可以直接发送HTTP请求),前端没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方案来可以做到模拟响应,所以这里的需要解决的点就是:如何给前端模拟的响应数据。
先来一句非常形而上的话:如果两个对象具有强耦合的关系,我们一般只要引入第三个对象就可以打破这种强耦合的关系。
在我们上述开发的过程中,前后端的耦合性太强了,我们需要借助额外的东西来打破它们的耦合性。所以,在前后端接口定下来以后,我们根据接口构建另外一个Server,这个Server会一一响应前端的请求,并且根据接口返回数据。当然这些数据都是假数据。我们把这个Server叫做Mock Server,而Bob真正在开发的Server叫做Real Server。
Mock Server是根据API实现的,但是是没有数据逻辑的,只是非常简单地返回数据。例如上面Alex和Bob的发表评论的接口在Mock Server上是这样的
python // Mock Server // Create New Comment API route.post("/comments", function(req, res) { res.send(200, {result: "Success"}); }) Alex在开发的时候向Mock Server发出请求,而不是向Bob的服务器发出请求:python
// Sending Request to Mock Server
// jQuery Ajax
$.ajax({
url: config.HOST + “/comments”,
type: “POST”,
data: {content: content, userId: userId},
success: funtion(data) {
// OK
}
})
注意上面的config.HOST,我们把服务器配置放在一个全局共用的模块当中:
python // Front-end Configuration Module var config = modules.exports; config.HOST = “http://192.169.10.20” // Mock Server IP 那么上面我们其实是向IP为http://192.169.10.20的Mock Server发出请求http://192.169.10.20/comments发出POST的请求。 当Alex和Bob都代码写好了以后,需要连接调试了,Alex只要简单地改一下配置文件即可把所有的请求都转向Bob所开发的Real Server:python
// Front-end Configuration Module
var config = module.exports;
// config.HOST = “http://192.169.10.20“ // Mock Server IP
config.HOST = “http://changing-world-app.com“ // Real Server Domain
然后Alex和Bob就可以愉快地分离独立开发,而最后只需要联合调试就可以了。
总结一下基本上前后端分离开发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Mock Server具体应该如何构建?应该存放在哪里?应该怎么维护?
前后端是不同的两个工程,它们各自占用一个仓库。Mock Server应该和它们分离出来,独立进行开发和维护,也就是说会有三个仓库,Mock Server是一个单独的工程。
Mock Server可以部署在本地,也可以部署到远程服务器,两者之间各有优劣。
Mock Server工程一般可以由后端开发人员来维护。因为在开发的过程中,后端因为各种原因可能需要修改API,后端人员是最熟悉请求的响应数据和格式的人,可以同步维护Mock Server和Real Server,更好保证数据的一致。Mock Server维护起来并不复杂,对于比较大多工程来说,这样的前期准备和过程的维护是非常值得的。
最后
所以要点就是:根据API构建可以模拟服务器响应的Mock Server,用于前端请求模拟数据进行测试。
再重复总结一下前后端分离开发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当开发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更喜欢后端独立开发,开发前端的时候开个Real Server来做响应。又爽又快。其实如果团队的人是full-stack的话,完全可以按照功能模块来划分任务,而不是分为前端工程师和后端工程师。
但一般来说还是会选择前后端职能划分,对于这种情况下的多人开发的工程来说,前后端分离开发的方式确实需要考虑和构建的,可以更好帮助我们构建一个高效,规范化,流程化的开发流程。
还是那句话,没有银弹,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构建独特的流程。
戴嘉华 created on NOV 15, 14 last updated on NOV 15, 14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