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游记》之一 中国人来了

图片说明:2013年12月16日,一个游学英国的中国女生在泰晤士河上的游船上拍The Shard。张玉洪摄。

  “你住英国哪儿?”

  “我住XXX,有温泉,离希思罗机场40分钟车程,是很著名的景点。在英国的应该都知道。”


  “我住爱丁堡,到伦敦后还要转机”。



  “我老公会到机场接我回家”。



  2013年12月12日,临近中午,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E13登机口,众人正在等待CA937(北京-伦敦)登机。同为五十左右的女人,一个略带南方口音,一个浓重的东北口音,各自在免税店购买了白酒或国画,开始交流起来。



  两个女人一交流发现,原来都是英国媳妇,而且都只到英国定居才四五年。东北女人说:“你老公退休了,我老公还没有:他是政府官员”。



  事实上,在我乘坐的这趟国航航班上,三百来人中,大多数是中国人,有去看望儿女的,也有旅游的,亦有短期工作的。



  一到希思罗机场的边检处,排队者队,英方引领员是个黑肤色女性,居然会对人普通话:“过来”。同样,几天后我在伦敦桥附近的Overseas Visitors Records Office(外国访客登记办),工作人员说的普通话“你好”是很标准的。



  到机场接我的司机说,他1990年代去过中国,印象很好。“Iphone是中国生产的”,他说,其时他正是这手机进行导航。在路上,这个二十年前从斯里兰卡来英的男子会突然说:“你看,前面那个车的白色尾灯是中国生产的”。



  事实上,你到伦敦后,就会发现,处处有中国的痕迹。我住在西北的哈罗。房东家的不少东西都是中国造。比如我屋里有一台东芝多合一电视机,是带DVD光驱的,是中国1999年制造的,在中国却很罕见。又比如家里从宜家购买的家居用品(比如碗和我家的一样),不少都是中国生产的。我到ASDA超市购买微波炉用塑料碗,仍是中国造。而中国的淘大酱油、李锦记老抽,在各大商场并不少见。



  这都不算,在伦敦街头,有不少旅游纪念品卖,比如大本钟、电话亭和皇家警卫的小摆件都产自中国。在服饰与食品零售品牌Marks&Spencer店里,衣服是中国制造也就罢了,连女王像的小胸章也是中国造!





  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呢。在伦敦的最高建筑“碎片大厦”(The Shard)亦是欧洲最高建筑,登楼观光门票价格近30英镑,在楼下的导览图上,“胡同”两字格外显眼。位于33层的这家餐厅,餐厅由Aqua Restaurant Group餐饮集团创办人David Yeo打造,共设130个座位,供应新派中国北方地区佳肴。据说“胡同”的餐饮灵感取材自当年京城的宫中御膳,主打素以海鲜及用醋而闻名的山东省“鲁菜”。





  其官网上的菜单显示,有贵菜名曰:“圣旨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包青天”。亦有便宜的龙抄手10镑、胡同担担面8镑。不知有多少中国人能享受这样的高楼中宴?



  除了产品、文字和餐馆等无声的中国印迹之外,在伦敦,流动并居的中国人则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少的风景。



  如果你去逛街,会发现中餐馆“红满天”的老板说得真对:“这几年,华人太多了。在伦敦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在伦敦市中心的Regent Street(摄政街),一家卖万宝龙笔的商店,汉字提示:“节日快乐”,“此处购物免税”。这或许说明客人中到底是中国人钱多。我看到,某支笔7000镑,合人民币7万元。而在奢侈品牌Burberry的专卖店里,女士箱包外,一个年轻无比的中国帅哥在恭迎贵客,而其它服装店里也偶有中国售货员。





  我到伦敦的第二天,在KENTON的一家超市外拍照,一老外普通话问我:“你会说普通话?”他叫Claus,从德国移居英伦,妻子从波兰来。这对中年夫妇的普通话比我的英文水平高。他们都是基督徒,第一次就赠我中文简体字版的《警醒》小手册,封面专题让我这个学传媒的哑然失笑――“新闻媒体信得过吗?”



  第二次和Claus夫妇在咖啡馆见面,他们的两个千金也来一聚,都二十来岁。我才发现,Claus 总是随身带一本中文简体版的《圣经》,且熟稔至极;而她的大女儿随身带一张中国地图,普通话水平堪称一甲。我问她:学了多长时间英文,为什么学?她的回答很意外:“学了七八年。这儿有很多少台湾人。我要和他们分享教义,用中文当然更好”。



  在我访学的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中至少四分之一以上来自中国(我的一个学生今年上研一),这和该学院有一个中国传媒研究中心或许有一点关系。但在英国其它大学,求学的中国学子亦不少。



  12月23日下午,我到大英博物馆参观,发现无论是一楼大厅还是中国馆,中国人的密度让人咋舌。因日本馆在展春画,据我观察,其时中国人在所有花7镑入场的参观者中至少占到一半。一女生对另一女生说:“这样的展览在中国不可能吧”。



  更传奇的是,在一楼大厅,我居然遇到了今年刚毕业的本科学生琦,她是今年七月从北京到英国一座城市读研,圣诞前和同来自中国的两个同学坐两小时车到伦敦游玩。没有预约就突然遭遇,极小概率事件,这只能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了!



  据2013年3月英国《华商报》报道, 3月1日,英国官方公布去年中国大陆华人赴英签证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2年英国在中国的各使领馆共签发491,130个签证,比2011年的459,000个增加了7%。其中旅游签证(包括商务旅游)在2012年达到216,240个,比2011年增加6%。2012年赴英的外国学生人数有大幅下降,从2011年的239,000跌到197,000人,跌幅达21%。



  中国的货物来了,中国的人们来了――前者走进了英国的千家万户,后者则有意无意与当地人进行了交集,在伦敦则成为33%的外来人中的一部份。可问题来了,中国人来了,他们留下了什么?



  在圣诞节那天,房东Wini请我们三位中国租客吃饭,随后聊天。我问她对中国是什么印象?“以前是种大米、戴帽子的农民、贫穷。”她的丈夫Jimmy接着补充,“现在中国发展了”。我说中国人读书时都知道英国工业革命,对英国历史较了解,然后问他们中小学时是否学过中国相关的历史。Wini说,“我们学世界历史时,主要是欧洲史;印度史和朝鲜史也会有一些”。



  事实上,就Wini家来看,电视的频道里是没有CCTV的(英国常见词,却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半岛电视台却在。当然,这只是一个伦敦家庭,但或是一个典型的缩影。从他们日常的收视看,本土的喜剧是看得更多的。在超市和书店售卖的图书里,你会发现中国题材的书要么没有,要么在极不方便购买的角落里(比如Kenton 镇中心的Waterstones书店两层就没有中国题材书籍;在查令路的Foyles书店有110年历史,四层有中国主题专柜)。



  在短暂的观察中,我发现伦敦的媒体还是多持批评中国或防范中国的论调。最典型的是12月16日《每日邮报》封面头条《Why Are We Giving China ?27m In Aid?》(我们为何要给予中国2700万英镑援助?),批评英国首相卡梅伦向中国示好,理由是中国刚把火箭发身到月球且是一个经济强国。另一个例子是SKY  TV 12月17日的头条新闻是关于中国宗教信仰的报道。







  所以,我们不要在路边看到别墅的当家人在门前挂上写有福字的红灯笼时就过多联想,一如我们看到贝克汉姆在身上的纹身居然有中国古谚“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以为中国文化怎样怎样大英帝国了。





  还是王洛宾唱得好: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中国与英国之间,何止一江水,现代化的飞机直飞,也得11个小时,从格林尼治时间到北京时间,整整八个时区。



  (说明:图片除电视和报纸报道翻拍外,均来自网络)



  Dec.13-26 2013,Kenton Lane,HARROW,LONDON


`

你可能感兴趣的:(《英游记》之一 中国人来了)